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携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携隐小教室 之 Q&A Banking篇

[精华] [复制链接]
551#
发表于 2010-3-12 16:11:30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我不喜欢banking的地方。

他们选人,完全就看networking。所有的活动必须去参加,还有一堆informational。说句实话,这行turn over rate高的吓人(本身就说明其实也没什么commitment),选人又是按照谁会搞关系,谁会装样子这个标准。纯朴实在的人很难进。也可以想象未来同事都是些什么人。。。我这人比较像下文说的B,交朋友喜欢讲真心话和实在话,不太会装,所以自认决不适合投行。我的朋友也没什么人要做投行的。一听投行都是说,don't be a banker...

我们finance的教授,发明option定价那种泰斗级人物,也说很多年前的MBA,实在不行才去投行,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地方很boring和通宵达旦...几乎可以说是against大多数人的人性。我们几乎所有finance教授都会在上课的时候鄙视投行。有的说,我下面直接把那些无聊的valuation number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回家验证,我不是那些banker,they have the whole night to figure out..

还有,有几个人对某个单一投行非常专一的。那些去DB活动的,难道不去goldman的活动?不去Morgan的活动?我们学校最后进banking的人,哪个不是申请一堆bank的,所以对某单一投行专一都是扯淡。

投行的面试,也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一般准备个两三天足矣。所以想进投行的同学们,去搞关系,去约banker出来喝咖啡吃饭,时不时打打电话,就跟泡妞一样。。。然后要装的非常自信和professional,就差不多了。

投行那些东西,从valuation到pitch book,真的没啥技术含量,做几个就觉得more than enough了。在深深的黑夜,检查你excel model有没有问题,检查pitch book的标点符号们是否真确一直到天亮。这就是我们chase的dream吗?无非就是人力苦窑而已。

牺牲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一个个黑夜到天亮,为了一点点钱(其实去掉税真的没多少)。我观察我们同学中拼命要进投行的,几乎对钱看得都是相当重的。呵呵。

MBA读了后发现,有意义的工作,有奔头的工作,很多很多。不要随大流,要看清自己的喜好和优势。人,只活一辈子,只是一种经历而已。就像我们去magic kingdom玩一圈,最终都要出来。不要为了那个别人眼中的光环,跑到一个黑黑的城堡里面去搞那些excel和pitch book。。。三思吧。






mm你问的问题都很有代表性,很多在你这个位子这个年纪的人都有相同的问题,好不容易出来了,是找工作呢还是继续读书呢,是留下来呢还是回去呢,是读MBA呢还是读master呢,是找相关的小公司呢还是找不相关的大公司呢。。。我尽量答吧,但是人生的决定最终还是要由你自己来做,因为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局面和所掌握的机会。

1. 我们很少看本科生的简历,正如你所说,本科生能有多少经历,这些经历对我们挑选banking的candidate又能有多少帮助(当然如果社团活动很丰富很出挑,都是主席之类还是会很有帮助)。所以挑analyst,我们主要看人,看平时的接触,看大家的谈吐和准备。international相对来说当然有劣势,因为在各种event中,国际学生比较shy,比较不太说话,不太会到处交际,也不太容易谈笑风生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但你可以凭你的努力来弥补。其实招聘的关键还是你的态度(假设大家能力都差不多),态度和努力到了,你的机会其实并不比别人小。
我可以给你举两个例子,都是我09年回Michigan招聘的时候的BBA candidates,简称他们A和B好了。两个都是亚裔,A是ABC,就是那种典型的投行喜欢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又很乖,很明显的好学生的模范。他summer就通过学校的directory找到我的名字,到纽约来约我喝咖啡。开学之后他帮忙组织DB在学校的活动。DB每次去学校做活动,他每次都出席,而且都很早到,到了就和所有的banker挨个聊天。其实他聊天的内容不见得有多impressive,但是他的礼貌,他对DB的decicated,他的积极准备和他的professioal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前两轮活动结束,大部分人都记住了他,最后interview名单上自然也有他的名字。B在summer也找过我,说实话并没有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国际学生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当他们遇到比较nice的另外一个国际学生前辈的时候,他们就放松了,就会说一些暴露自己弱点的话。我能理解这种心情,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自己人,自然的就会把自己的concern都说出来,觉得自己哪里弱呀哪里不行呀怎么办之类的,我自己本人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但是不要忘记即使是自己人,他/她同时也还是recruiter,出来见你在帮忙之外也同时要履行recruiting的职责。之后在学校也遇见过好几次,他也每次活动都来参加,但是说话,manners等等就没有A那么自信和专业,总有点小孩子气的感觉。但是最后,B也在interview的名单上,原因是什么?他非常的dedicated,每个人也都记住了他。最后他被DB waitlisted,接了其他offer,但是如果他不接那个offer,他就会进DB,因为他是WL第一位,而我们发出去的offer不可能每个人都accept。
还有一个人C,他和A一样也是ABC,他给人的印象也不错,聪明,好学生,谈吐什么都很得体,但是他到DB的第二次还是第三次校园活动才出现,看样子也不是准备得很充分,也没有给人非常非常想做banking的感觉,整个就是"我还没有想好",最后连interview都没有拿到。
举这三个例子是想说,A的条件很好,但是他也必须和其他人一样努力,每一步都好好去做,好好准备,才会有最后的成功。B是国际学生,有很多劣势,但是他和A一样,兢兢业业,努力勤奋,每次活动都很尽力,很早就开始准备,所以最后也得到了相应的机会。C和A的条件不相上下,但是没有在准备上下苦功,自然就会无功而返。所以你是国际学生你和别人不一样这个念头,完全没有必要。最后大家看的是你的态度和努力,不是你的英文和出处。

有活,剩下的问题等有空再回来答。
-- by 会员 携隐 (2010/3/2 0:51:10)
[/quote]
-- by 会员 robottiger (2010/3/12 15:30:40)
[/quote]
robottiger, 能不能帮忙举个有意义有奔头的工作呢?(纯疑问句)
552#
发表于 2010-3-12 17:52:57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我不喜欢banking的地方。

他们选人,完全就看networking。所有的活动必须去参加,还有一堆informational。说句实话,这行turn over rate高的吓人(本身就说明其实也没什么commitment),选人又是按照谁会搞关系,谁会装样子这个标准。纯朴实在的人很难进。也可以想象未来同事都是些什么人。。。我这人比较像下文说的B,交朋友喜欢讲真心话和实在话,不太会装,所以自认决不适合投行。我的朋友也没什么人要做投行的。一听投行都是说,don't be a banker...

我们finance的教授,发明option定价那种泰斗级人物,也说很多年前的MBA,实在不行才去投行,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地方很boring和通宵达旦...几乎可以说是against大多数人的人性。我们几乎所有finance教授都会在上课的时候鄙视投行。有的说,我下面直接把那些无聊的valuation number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回家验证,我不是那些banker,they have the whole night to figure out..

还有,有几个人对某个单一投行非常专一的。那些去DB活动的,难道不去goldman的活动?不去Morgan的活动?我们学校最后进banking的人,哪个不是申请一堆bank的,所以对某单一投行专一都是扯淡。

投行的面试,也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一般准备个两三天足矣。所以想进投行的同学们,去搞关系,去约banker出来喝咖啡吃饭,时不时打打电话,就跟泡妞一样。。。然后要装的非常自信和professional,就差不多了。

投行那些东西,从valuation到pitch book,真的没啥技术含量,做几个就觉得more than enough了。在深深的黑夜,检查你excel model有没有问题,检查pitch book的标点符号们是否真确一直到天亮。这就是我们chase的dream吗?无非就是人力苦窑而已。

牺牲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一个个黑夜到天亮,为了一点点钱(其实去掉税真的没多少)。我观察我们同学中拼命要进投行的,几乎对钱看得都是相当重的。呵呵。

MBA读了后发现,有意义的工作,有奔头的工作,很多很多。不要随大流,要看清自己的喜好和优势。人,只活一辈子,只是一种经历而已。就像我们去magic kingdom玩一圈,最终都要出来。不要为了那个别人眼中的光环,跑到一个黑黑的城堡里面去搞那些excel和pitch book。。。三思吧。

-- by 会员 robottiger (2010/3/12 15:30:40)
首先声明,我是反对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投行跑的,投行收入高,但付出也同样大,纯粹是个职业选择而已,没必要过于神化。。
但是,我觉得投行的招聘过程有它的合理性。。
因为投行从MBA这里找的Associate和从本科找的Analyst有本质的不同,Associate更加business focus,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筛选能够培养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MD..

投行做到最后是啥?
就是建立客户关系,建立关系网,成为掌握各种市场信息能够为各方牵头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Rain Maker, 如果你连个最基本的,送上门的给你networking的机会都把握不住, 你将来如何培养和客户的关系?
不要以为"交朋友喜欢讲真心话和实在话"是啥优点,这在商业上是缺点!

商业上而言,就是要让别人把你当朋友,让别人以为你和他讲真心话/实在话。。。哪怕你心里其实很讨厌他, 这不是虚伪,而是在商言商。。

对于某个投行专一也是如此,这是商业最基本的技能,哪怕你同时和10个不同的客户谈, 但你就是要做到让每一个客户都认为你是真心想和他做生意,不然你怎么混?不然谁会和你做生意?

去搞关系也好,去约banker出来喝咖啡吃饭,时不时打打电话,让双方增加了解,让对方记住你的名字也好,不要说这不是技能,这也是种技能,只不过这是很多人忽视但却在商界极端重要的软技能,或者说情商。。。

所以说,投行, 或者说经商, 并不适合每个人, 很多人特别是很多中国人,由于从小教育环境的关系,更加倾向于hard science, hard skill, 而不注重这种商业上的软技能。甚至看不起soft skill.....
我只能说,这是你的选择,但并不代表各种商业技能就不重要了。。。

投行找人难,甚至愿意设计如此一个耗时耗力的招聘过程,经过层层筛选来挑人,其实就是一种判断你软技能的方式。。我觉得还是很科学的。。
很多Finance的教授都是走学院派路线出来的,所以注重hard skill很正常。。。
但很可惜,我并不是为了他们来读商学院的。。如果纯粹是为了些公式为了些算法,我amazon上面100来刀买本书自学就好了,我花那么大精力来商学院干吗?我来商学院,特别是好的商学院,就是要从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商界精英身上学东西的,而学的这些知识,不论是宏观视野,还是战略分析,还是更小的如何sale如何pitch如何面对客户如何marketing 自己,都是soft skill....只有这些soft skill才是需要言传身教才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你付了那么多学费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学这些soft skill, 而不是那些书本上自学就可以掌握的hard skill....
所以哪怕那些Finance 教授再自负也没用,他们并不是商学院中的明星。。。
553#
发表于 2010-3-12 20:45:24 | 只看该作者
做商业就是这样 说装B也行  装B是为了让对方舒服

大众有时候也乐于被欺骗 有时候并不愿意接受真相  乐于生活在非真相之中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而要从大众哪里获取利益 就让他们活在舒服中 而不是真相中  

这就是我不喜欢banking的地方。

他们选人,完全就看networking。所有的活动必须去参加,还有一堆informational。说句实话,这行turn over rate高的吓人(本身就说明其实也没什么commitment),选人又是按照谁会搞关系,谁会装样子这个标准。纯朴实在的人很难进。也可以想象未来同事都是些什么人。。。我这人比较像下文说的B,交朋友喜欢讲真心话和实在话,不太会装,所以自认决不适合投行。我的朋友也没什么人要做投行的。一听投行都是说,don't be a banker...

我们finance的教授,发明option定价那种泰斗级人物,也说很多年前的MBA,实在不行才去投行,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地方很boring和通宵达旦...几乎可以说是against大多数人的人性。我们几乎所有finance教授都会在上课的时候鄙视投行。有的说,我下面直接把那些无聊的valuation number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回家验证,我不是那些banker,they have the whole night to figure out..

还有,有几个人对某个单一投行非常专一的。那些去DB活动的,难道不去goldman的活动?不去Morgan的活动?我们学校最后进banking的人,哪个不是申请一堆bank的,所以对某单一投行专一都是扯淡。

投行的面试,也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一般准备个两三天足矣。所以想进投行的同学们,去搞关系,去约banker出来喝咖啡吃饭,时不时打打电话,就跟泡妞一样。。。然后要装的非常自信和professional,就差不多了。

投行那些东西,从valuation到pitch book,真的没啥技术含量,做几个就觉得more than enough了。在深深的黑夜,检查你excel model有没有问题,检查pitch book的标点符号们是否真确一直到天亮。这就是我们chase的dream吗?无非就是人力苦窑而已。

牺牲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一个个黑夜到天亮,为了一点点钱(其实去掉税真的没多少)。我观察我们同学中拼命要进投行的,几乎对钱看得都是相当重的。呵呵。

MBA读了后发现,有意义的工作,有奔头的工作,很多很多。不要随大流,要看清自己的喜好和优势。人,只活一辈子,只是一种经历而已。就像我们去magic kingdom玩一圈,最终都要出来。不要为了那个别人眼中的光环,跑到一个黑黑的城堡里面去搞那些excel和pitch book。。。三思吧。

-- by 会员 robottiger (2010/3/12 15:30:40)
首先声明,我是反对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投行跑的,投行收入高,但付出也同样大,纯粹是个职业选择而已,没必要过于神化。。
但是,我觉得投行的招聘过程有它的合理性。。
因为投行从MBA这里找的Associate和从本科找的Analyst有本质的不同,Associate更加business focus,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筛选能够培养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MD..

投行做到最后是啥?
就是建立客户关系,建立关系网,成为掌握各种市场信息能够为各方牵头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Rain Maker, 如果你连个最基本的,送上门的给你networking的机会都把握不住, 你将来如何培养和客户的关系?
不要以为"交朋友喜欢讲真心话和实在话"是啥优点,这在商业上是缺点!

商业上而言,就是要让别人把你当朋友,让别人以为你和他讲真心话/实在话。。。哪怕你心里其实很讨厌他, 这不是虚伪,而是在商言商。。

对于某个投行专一也是如此,这是商业最基本的技能,哪怕你同时和10个不同的客户谈, 但你就是要做到让每一个客户都认为你是真心想和他做生意,不然你怎么混?不然谁会和你做生意?

去搞关系也好,去约banker出来喝咖啡吃饭,时不时打打电话,让双方增加了解,让对方记住你的名字也好,不要说这不是技能,这也是种技能,只不过这是很多人忽视但却在商界极端重要的软技能,或者说情商。。。

所以说,投行, 或者说经商, 并不适合每个人, 很多人特别是很多中国人,由于从小教育环境的关系,更加倾向于hard science, hard skill, 而不注重这种商业上的软技能。甚至看不起soft skill.....
我只能说,这是你的选择,但并不代表各种商业技能就不重要了。。。

投行找人难,甚至愿意设计如此一个耗时耗力的招聘过程,经过层层筛选来挑人,其实就是一种判断你软技能的方式。。我觉得还是很科学的。。
很多Finance的教授都是走学院派路线出来的,所以注重hard skill很正常。。。
但很可惜,我并不是为了他们来读商学院的。。如果纯粹是为了些公式为了些算法,我amazon上面100来刀买本书自学就好了,我花那么大精力来商学院干吗?我来商学院,特别是好的商学院,就是要从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商界精英身上学东西的,而学的这些知识,不论是宏观视野,还是战略分析,还是更小的如何sale如何pitch如何面对客户如何marketing 自己,都是soft skill....只有这些soft skill才是需要言传身教才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你付了那么多学费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学这些soft skill, 而不是那些书本上自学就可以掌握的hard skill....
所以哪怕那些Finance 教授再自负也没用,他们并不是商学院中的明星。。。
-- by 会员 stq (2010/3/12 17:52:57)
554#
发表于 2010-3-13 00:59:12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我不喜欢banking的地方。

他们选人,完全就看networking。所有的活动必须去参加,还有一堆informational。说句实话,这行turn over rate高的吓人(本身就说明其实也没什么commitment),选人又是按照谁会搞关系,谁会装样子这个标准。纯朴实在的人很难进。也可以想象未来同事都是些什么人。。。我这人比较像下文说的B,交朋友喜欢讲真心话和实在话,不太会装,所以自认决不适合投行。我的朋友也没什么人要做投行的。一听投行都是说,don't be a banker...

我们finance的教授,发明option定价那种泰斗级人物,也说很多年前的MBA,实在不行才去投行,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地方很boring和通宵达旦...几乎可以说是against大多数人的人性。我们几乎所有finance教授都会在上课的时候鄙视投行。有的说,我下面直接把那些无聊的valuation number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回家验证,我不是那些banker,they have the whole night to figure out..

还有,有几个人对某个单一投行非常专一的。那些去DB活动的,难道不去goldman的活动?不去Morgan的活动?我们学校最后进banking的人,哪个不是申请一堆bank的,所以对某单一投行专一都是扯淡。

投行的面试,也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一般准备个两三天足矣。所以想进投行的同学们,去搞关系,去约banker出来喝咖啡吃饭,时不时打打电话,就跟泡妞一样。。。然后要装的非常自信和professional,就差不多了。

投行那些东西,从valuation到pitch book,真的没啥技术含量,做几个就觉得more than enough了。在深深的黑夜,检查你excel model有没有问题,检查pitch book的标点符号们是否真确一直到天亮。这就是我们chase的dream吗?无非就是人力苦窑而已。

牺牲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一个个黑夜到天亮,为了一点点钱(其实去掉税真的没多少)。我观察我们同学中拼命要进投行的,几乎对钱看得都是相当重的。呵呵。

MBA读了后发现,有意义的工作,有奔头的工作,很多很多。不要随大流,要看清自己的喜好和优势。人,只活一辈子,只是一种经历而已。就像我们去magic kingdom玩一圈,最终都要出来。不要为了那个别人眼中的光环,跑到一个黑黑的城堡里面去搞那些excel和pitch book。。。三思吧。

-- by 会员 robottiger (2010/3/12 15:30:40)
首先声明,我是反对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投行跑的,投行收入高,但付出也同样大,纯粹是个职业选择而已,没必要过于神化。。
但是,我觉得投行的招聘过程有它的合理性。。
因为投行从MBA这里找的Associate和从本科找的Analyst有本质的不同,Associate更加business focus,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筛选能够培养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MD..

投行做到最后是啥?
就是建立客户关系,建立关系网,成为掌握各种市场信息能够为各方牵头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Rain Maker, 如果你连个最基本的,送上门的给你networking的机会都把握不住, 你将来如何培养和客户的关系?
不要以为"交朋友喜欢讲真心话和实在话"是啥优点,这在商业上是缺点!

商业上而言,就是要让别人把你当朋友,让别人以为你和他讲真心话/实在话。。。哪怕你心里其实很讨厌他, 这不是虚伪,而是在商言商。。

对于某个投行专一也是如此,这是商业最基本的技能,哪怕你同时和10个不同的客户谈, 但你就是要做到让每一个客户都认为你是真心想和他做生意,不然你怎么混?不然谁会和你做生意?

去搞关系也好,去约banker出来喝咖啡吃饭,时不时打打电话,让双方增加了解,让对方记住你的名字也好,不要说这不是技能,这也是种技能,只不过这是很多人忽视但却在商界极端重要的软技能,或者说情商。。。

所以说,投行, 或者说经商, 并不适合每个人, 很多人特别是很多中国人,由于从小教育环境的关系,更加倾向于hard science, hard skill, 而不注重这种商业上的软技能。甚至看不起soft skill.....
我只能说,这是你的选择,但并不代表各种商业技能就不重要了。。。

投行找人难,甚至愿意设计如此一个耗时耗力的招聘过程,经过层层筛选来挑人,其实就是一种判断你软技能的方式。。我觉得还是很科学的。。
很多Finance的教授都是走学院派路线出来的,所以注重hard skill很正常。。。
但很可惜,我并不是为了他们来读商学院的。。如果纯粹是为了些公式为了些算法,我amazon上面100来刀买本书自学就好了,我花那么大精力来商学院干吗?我来商学院,特别是好的商学院,就是要从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商界精英身上学东西的,而学的这些知识,不论是宏观视野,还是战略分析,还是更小的如何sale如何pitch如何面对客户如何marketing 自己,都是soft skill....只有这些soft skill才是需要言传身教才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你付了那么多学费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学这些soft skill, 而不是那些书本上自学就可以掌握的hard skill....
所以哪怕那些Finance 教授再自负也没用,他们并不是商学院中的明星。。。
-- by 会员 stq (2010/3/12 17:52:57)


很赞同stq的观点.  在公司看到很多技术大牛就是因为soft skill不好过的很郁闷(缺你不行的技术大拿真没几个),也有仅仅因为soft skill好就青云直上的。不是说那个就好,不过没必要看低对方。
555#
发表于 2010-3-13 02:17:31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556#
发表于 2010-3-13 13:15:3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不要认为banking=商业。banking充其量只是服务业的一角。我们面试也面了一堆了。

各大企业的MBA leadership program不是商业吗 亦或是marketing,sales,operations,不是商业吗?
hedge fund mutual fund PE VC不是商业吗?

甚至于,同样是服务业的consulting,也是商业吧。

以上这些工作,没有一个像I-banking这么选人的!这些公司的面试,都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看hard 也看soft 也看creativity 也看 insight,还是蛮综合的。

I-banking选人,不是看你的soft skills,其实看的是你的kiss-ass 是不是kiss的专业而已。consulting也是服务业,可好歹还有个case,来看看你有没有真本事,那可不是三两天可以准备出来的。banking的东西呢,背两天,谁都可以去面试。

banking的面试是所有面试最早的,最没技术含量的,因为之前kiss ass,搞关系的过程中基本选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厌烦这种选人模式。与商业不商业,soft不soft无关。对了,这种network选人模式一般只是华尔街用,香港和大陆的bank,还是不怎么用的。



做商业就是这样 说装B也行  装B是为了让对方舒服

大众有时候也乐于被欺骗 有时候并不愿意接受真相  乐于生活在非真相之中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而要从大众哪里获取利益 就让他们活在舒服中 而不是真相中  

这就是我不喜欢banking的地方。

他们选人,完全就看networking。所有的活动必须去参加,还有一堆informational。说句实话,这行turn over rate高的吓人(本身就说明其实也没什么commitment),选人又是按照谁会搞关系,谁会装样子这个标准。纯朴实在的人很难进。也可以想象未来同事都是些什么人。。。我这人比较像下文说的B,交朋友喜欢讲真心话和实在话,不太会装,所以自认决不适合投行。我的朋友也没什么人要做投行的。一听投行都是说,don't be a banker...

我们finance的教授,发明option定价那种泰斗级人物,也说很多年前的MBA,实在不行才去投行,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地方很boring和通宵达旦...几乎可以说是against大多数人的人性。我们几乎所有finance教授都会在上课的时候鄙视投行。有的说,我下面直接把那些无聊的valuation number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回家验证,我不是那些banker,they have the whole night to figure out..

还有,有几个人对某个单一投行非常专一的。那些去DB活动的,难道不去goldman的活动?不去Morgan的活动?我们学校最后进banking的人,哪个不是申请一堆bank的,所以对某单一投行专一都是扯淡。

投行的面试,也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一般准备个两三天足矣。所以想进投行的同学们,去搞关系,去约banker出来喝咖啡吃饭,时不时打打电话,就跟泡妞一样。。。然后要装的非常自信和professional,就差不多了。

投行那些东西,从valuation到pitch book,真的没啥技术含量,做几个就觉得more than enough了。在深深的黑夜,检查你excel model有没有问题,检查pitch book的标点符号们是否真确一直到天亮。这就是我们chase的dream吗?无非就是人力苦窑而已。

牺牲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一个个黑夜到天亮,为了一点点钱(其实去掉税真的没多少)。我观察我们同学中拼命要进投行的,几乎对钱看得都是相当重的。呵呵。

MBA读了后发现,有意义的工作,有奔头的工作,很多很多。不要随大流,要看清自己的喜好和优势。人,只活一辈子,只是一种经历而已。就像我们去magic kingdom玩一圈,最终都要出来。不要为了那个别人眼中的光环,跑到一个黑黑的城堡里面去搞那些excel和pitch book。。。三思吧。

-- by 会员 robottiger (2010/3/12 15:30:40)
首先声明,我是反对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投行跑的,投行收入高,但付出也同样大,纯粹是个职业选择而已,没必要过于神化。。
但是,我觉得投行的招聘过程有它的合理性。。
因为投行从MBA这里找的Associate和从本科找的Analyst有本质的不同,Associate更加business focus,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筛选能够培养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MD..

投行做到最后是啥?
就是建立客户关系,建立关系网,成为掌握各种市场信息能够为各方牵头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Rain Maker, 如果你连个最基本的,送上门的给你networking的机会都把握不住, 你将来如何培养和客户的关系?
不要以为"交朋友喜欢讲真心话和实在话"是啥优点,这在商业上是缺点!

商业上而言,就是要让别人把你当朋友,让别人以为你和他讲真心话/实在话。。。哪怕你心里其实很讨厌他, 这不是虚伪,而是在商言商。。

对于某个投行专一也是如此,这是商业最基本的技能,哪怕你同时和10个不同的客户谈, 但你就是要做到让每一个客户都认为你是真心想和他做生意,不然你怎么混?不然谁会和你做生意?

去搞关系也好,去约banker出来喝咖啡吃饭,时不时打打电话,让双方增加了解,让对方记住你的名字也好,不要说这不是技能,这也是种技能,只不过这是很多人忽视但却在商界极端重要的软技能,或者说情商。。。

所以说,投行, 或者说经商, 并不适合每个人, 很多人特别是很多中国人,由于从小教育环境的关系,更加倾向于hard science, hard skill, 而不注重这种商业上的软技能。甚至看不起soft skill.....
我只能说,这是你的选择,但并不代表各种商业技能就不重要了。。。

投行找人难,甚至愿意设计如此一个耗时耗力的招聘过程,经过层层筛选来挑人,其实就是一种判断你软技能的方式。。我觉得还是很科学的。。
很多Finance的教授都是走学院派路线出来的,所以注重hard skill很正常。。。
但很可惜,我并不是为了他们来读商学院的。。如果纯粹是为了些公式为了些算法,我amazon上面100来刀买本书自学就好了,我花那么大精力来商学院干吗?我来商学院,特别是好的商学院,就是要从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商界精英身上学东西的,而学的这些知识,不论是宏观视野,还是战略分析,还是更小的如何sale如何pitch如何面对客户如何marketing 自己,都是soft skill....只有这些soft skill才是需要言传身教才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你付了那么多学费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学这些soft skill, 而不是那些书本上自学就可以掌握的hard skill....
所以哪怕那些Finance 教授再自负也没用,他们并不是商学院中的明星。。。
-- by 会员 stq (2010/3/12 17:52:57)
-- by 会员 NeilJ (2010/3/12 20:45:24)
557#
发表于 2010-3-13 18:39:3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不要认为banking=商业。banking充其量只是服务业的一角。我们面试也面了一堆了。

各大企业的MBA leadership program不是商业吗 亦或是marketing,sales,operations,不是商业吗?
hedge fund mutual fund PE VC不是商业吗?

甚至于,同样是服务业的consulting,也是商业吧。

以上这些工作,没有一个像I-banking这么选人的!这些公司的面试,都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看hard 也看soft 也看creativity 也看 insight,还是蛮综合的。

I-banking选人,不是看你的soft skills,其实看的是你的kiss-ass 是不是kiss的专业而已。consulting也是服务业,可好歹还有个case,来看看你有没有真本事,那可不是三两天可以准备出来的。banking的东西呢,背两天,谁都可以去面试。

banking的面试是所有面试最早的,最没技术含量的,因为之前kiss ass,搞关系的过程中基本选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厌烦这种选人模式。与商业不商业,soft不soft无关。对了,这种network选人模式一般只是华尔街用,香港和大陆的bank,还是不怎么用的。


-- by 会员 robottiger (2010/3/13 13:15:39)


商业技能有很多种,不同的职业侧重点不同,这点很难理解么?

Sales/Marketing/Operation这种都是所谓的functional role, 和投行这种直接和大型跨国公司顶层领导层接触交流的工作,自然要求也不同。hedge fund mutual fund PE VC么,前两者更多是投资,和客人接触少, PE一般是做了投行几年以后再转过去,VC真正做的好的本身都是成功的创业者。。每个工作的要求都不同,自然找的人也不同。。

或许你觉得你的技能/性格不适合做投行,这也很正常,这本来就不适合每个人做。。但因此就说这个工作如何如何,就没啥必要了。。

你嘴里的kiss-ass,其实就是sales,就是relationship building, 这正是所有商业领域最到最后都必需要有的技能。。
而且我觉得投行的招聘已经很照顾你了,一个个的networking event都已经帮你排好,完全不需要你自己去组织,如果就这样下来,你都不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不能说服对方你确实想干这活,那还说啥?

投行面试最早,因为想进投行的人最多,投行对于少数精英学生之间的争夺最激烈,所以恨不得开学第一天就把最好的学生定走,所以才那么早面试,所以面试后结果出来才那么快,所以几乎所有大投行都是同时出结果,就是担心自己看中的人才被其它银行定走。
而学生也喜欢这样,因为这样一来,哪怕应聘投行失败,依然有时间回头继续找其它的工作,不会耽误了,这不是很好么?

亚洲?赫赫。。亚洲其实还不如美国呢。。
美国招聘如此麻烦,因为美国这边是真心想培养那些有潜力的Associate将来成为独当一面的MD.....

香港/大陆这里从MBA招人纯粹就是为了干活而已,因为真正拉单子的活有那些太子党在做,银行根本就不指望你做这个。。 所以你去香港/大陆的投行,可以看见内部的所谓relationship hire非常多,都是极有背景的人,都不用走正规招聘渠道,莫名其妙就都招进来。 既然那些人找叔叔阿姨出来吃个饭就能搞定单子,投行自然不会太在意你本身的soft skill能力如何,你能力再强能强过别人背景?
你竟然觉得这种模式是优点? 明明是市场发展不成熟才导致的好不好?
558#
发表于 2010-3-13 18:56:40 | 只看该作者
投行的招聘并不是不看重hard skill,

虽然面试也会问你那些finance/accounting的问题,但更多只是从这方面来考察考察你对投行这个工作的兴趣罢了,倒并不是真的看你这方面懂多少。 因为投行招人的背景五花八门,一个四大作审计出来的,Accounting能力肯定比一个之前做工程师的人要强,虽然前者未必将来就是个更好的banker.

而且投行的面试开始的极早,很多人根本还没开始上多少课,学多少知识,所以问太深也是对学生的不公平。

但最最关键的还是。。
投行都有target school, 他对每个学校学生毕业时候的大致水平都有个底。。所以他根本不担心你会因为hard skill的问题而无法胜任工作。。能进top MBA的本来就都不是笨人,如果读的又是Wharton/Chicago/Stern/CBS这种金融强校的话,不管你之前背景是啥,毕业的时候金融知识都会很不错。

既然这样,那么招聘过程中更加关注的就是你的软技能,就是你对投行业务本身的兴趣,对于经济/金融本身的兴趣。。这样的模式不是很科学么?
559#
发表于 2010-3-14 13:26:46 | 只看该作者
stq前辈,你说招associates进去是为了培养未来的MD, 可是真正的associates能够最后成为MD的有多少?

再说了,如果associate有这么大的责任,那为什么要promote 3rd year analysts做associates? 直接把他们赶去读MBA不就完了,也跟consulting一样sponsor你两年的学费,出来还给你工作。

我觉得投行招聘那一套都是虚的,到最后他们还是凭简历挑人,什么network不够kiss ass不够那是借口。比如说大家一个team讨论今年招谁进来做associates, 几个candidates都差不多,除非team里面有人特别大力推荐某人,否则最后还是看谁的resume强,谁能够给team干活不需要太多的training花时间。
560#
发表于 2010-3-14 19:06:07 | 只看该作者
stq前辈,你说招associates进去是为了培养未来的MD, 可是真正的associates能够最后成为MD的有多少?

再说了,如果associate有这么大的责任,那为什么要promote 3rd year analysts做associates? 直接把他们赶去读MBA不就完了,也跟consulting一样sponsor你两年的学费,出来还给你工作。

我觉得投行招聘那一套都是虚的,到最后他们还是凭简历挑人,什么network不够kiss ass不够那是借口。比如说大家一个team讨论今年招谁进来做associates, 几个candidates都差不多,除非team里面有人特别大力推荐某人,否则最后还是看谁的resume强,谁能够给team干活不需要太多的training花时间。
-- by 会员 Cova (2010/3/14 13:26:46)

1 你是以培养下一代MD的标准招的Associate, 但这并不表明每个Associate最终都会成为MD, 这两者不矛盾吧?
2 所以Analyst直接升为Associate是千难万难啊。。。绝大多数Analyst都是两年就走人了,少数人会被邀请回来做第三年,其中又只有一小部分会最终升为Associate
3 你要知道,北美投行招聘的话,一开始那些networking event,那些close list events,除了一次informational 以外,其它那些活动是根本不看你resume的。。只有你经过层层筛选,竟入最后的close list,然后才开始正式填申请表格,开始递交resume....
你如果networking能力不强,根本还没到你递交resume那步,你就已经被干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6 00:0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