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GMAT需要速战速决,可是全职工作的属性让我不断地出差加班,因此只能鏖战啦。前后鏖战了8+5=13个月,靠着前期8个月的积累和后期5个月的冲刺,取得比较满意的分数。所以在此将"经验"献给所有在职鏖战中的cd战友,希望你们能稳扎稳打,靠着积累完成你们的dream! 以下是我的复习阶段review: 第一阶段,从新东方的GMAT单词+杨鹏长难句+陈向东数学&逻辑+白勇语法开始起步,单词不必当重点(虽然我背了5-6遍,但权作公车上的消遣),陈向东逻辑和Lawyer逻辑做思路分类,白勇语法作入门,杨鹏长难句解决阅读速度。起步很困难,GMAT的思路和国内英语教学完全两样。彻底完成这个阶段后,我才报了名。报名的目的是让自己有紧张感和时限感,有利于下几个阶段的复习
第二阶段,撤退,撤到OG12的怀抱里。OG12的材料相当新,也最为基础,起码过两遍(数学可以跳过):第一遍慢慢做,单项突破SC、RC、CR,或者做个组合每天15道SC+10道CR+1-2篇RC, 然后隔几天总结一次,阅读尤其注意,要做逻辑简图与分类,每一篇都做;第二遍要一口气做(我的一师妹教我的,丫考了710):第一天做完SC,第二天做完CR,做个几十道以后中间可以休息一下,只要保证一天内完成。然后再次总结,这个时候,你对整个Verbal会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即使你错了很多(尤其是SC会错的比较离谱)。有兴趣的话此时可用Prep3模考一下
第三阶段,花4-7天彻底搞定SC,方法是把Prep SC破解打印出来,第1天看Part 1,第2天看Part 2,第3天把答案遮起来看Part 1,第4天把答案答案遮起来看Part 2,第5-6天把错题记在本本上。同时,做几套大全的逻辑,保持住对逻辑的感觉,同时认识一下诡异的逻辑题倒底有多诡异。这个时候你离胜利不远了,开始装弹药吧,弹药就是GWD。
第四阶段,也就是大概离考试还有1个月的时候,向GWD发起总攻。一定要在电脑上直接做,因为纸面上做题的感觉(譬如使用酒红色封皮OG12)和屏幕上做题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选取的是GWD-TN24套,只做了前12套,因为时间太赶——临时被项目经理调去吉林出差2周,我很艰难地在吉林利用空余时间起步做了GWD1-5套,其中后面两套才开始掐时间做。一开始不必掐时间,因为1)我们的练习从来都是单项演进,混合在一起需要时间适应;2)GWD的题目风格和OG、prep很不同,我觉得几乎是不讲理的不同。譬如你在名门正派派跟师父师母练了剑法(OG),然后到了江湖上碰到一群混迹江湖已久的高手(GWD),很容易一被打击就退隐江湖了,所以要慢慢来,第1~3套适应一下,速度慢、错误率高都不要紧,毕竟咱们是名门正派出身的,适应以后也是江湖高手。这就是信心。
GWD第3/4套以后开始掐时间练Pace,我将41道VERBAL题平均分成4部分,每10题一部分,20-20-20-15(mins);当然,经常做着做着就变成20-20-18-17(mins) ,考试的时候我就是按照这样的pace进行。 做完一套对答案,然后上CD找讨论帖,将讨论帖以"word批注"的形式添加进入文档。到了后期我为了加强强度(也为赶进度),每天做两套。 然后总结{我没做这一步,因为时间太赶}。每做5套GWD可以到PP3模考一下,我第一次(考前8天)模考680,第二次(考前3天)模考750,最后GMAT成绩700,在这样的区间当中。当然,GMAT的真实考试比模考难得多的多,让我完全喘不上气来,这个后边说。
考前记得看看JJ,CD上整理JJ的人真的很辛勤很无私,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数学有基础的话看上1遍+疑问题就可以了,概念比较少的多看1遍,再做OG 20-50道,适应一下英文环境出题的模式;阅读和逻辑、作文JJ也要看,SC的就算了。
最后说实战。上战场要调整好心态,做好"这次考不好还有下一次"的准备,都说第一次上不了700很正常,我给自己的定位是630~680。GMAT考的是情商,不要纠结于题目;假设自己是个经理人,那么拿出经理人的气魄,做出恰当的选择,必要时相信感觉不要拖泥带水,在一道题上耽延过久不一定导致该题无误,却一定降低后边题目正确的概率。整个考试让我喘不上起来,题目都相当的诡异,比之GWD有过之无不及,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有道SC完全没有符合语法规整的选项,我犹豫了好久,才咬着牙凭感觉选了按Next。 虽然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因为题目突然简单就认为已经掉入低分题库,看到画短线的语法题还是会忍不住担心;做到第20题左右的时候已经开始绝望,因为似乎SC划线变短的趋势很明显。后来出现了长篇的阅读,才稍微安了心,再后来前面的情况再次出现。 我似乎已经看到500+向我招手。许多人这个时候也许就放弃了,一刹那间我也闪过这样的念头。我想着,在挫折面前咬着牙坚持下去,或许还能590-600+,至不济二战,这才是每个manager应当具备的情商。于是我祷告了下,平静下来做余下的题,遇到纠结的题目缩小范围后果断选择按Next。最后3题留给自己10分钟,刚刚好最后三秒做完,没有瞎猜。
在考试以及漫长的填取申请资料过程结束后,我深吸一口气,按下了next,满心等待那个500+的判决,不料却是700(M51, V33). 霎时记忆涌上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想起了2008年8月和前女朋友的分手,伤心了3个多月,茶不思饭不想;我想起了2008年9月底出差去成都,那是我这二十多年最幽暗的日子,成都的太阳一年到头都不露脸,吃的东西也不习惯,我憋得实在难受,飞机回程时恨不得自己从10000米高空掉下去见上帝好了。后来到底走了出来。我想起了2009年审,再到IPO预审,再到2009年中审,在厦门、成都、深圳、长沙、上海、北京、吉林的候机厅和酒店走廊里、机舱里准备GMAT的场景。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上帝的带领
And it's over now,everything returns to its peace. ========== Notice: 1、不要喝咖啡或者红牛提神,因为考试本身就很提神了,再用咖啡恐怕就只能听到自己心脏咚咚乱跳的声音。咱们需要的是体力的维持。小范提醒我喝运动饮料再买点吃的,于是我买了佳得乐和麦当劳,很有用!运动饮料相对于咖啡/红牛,能让我保持冷静,同时保持我的体力不透支。
2、新东方只能入门用,第二阶段就要抛弃新东方了——新东方的东西比较僵化,而GMAT很灵活并且狡猾。GWD才是破解终极。
3、练习GWD错很多也不必太纠结,我掐表做GWD的时候,几乎都要错16个以上,有回错25个。但是那又怎么样?我们需要的是自信和坚持,胜不骄败不馁:既然前期已用OG打好基础,现在只要把GWD错题弄清楚,相信会有质的变化。GWD的难度和实战的题库接近,当然,我觉得实战更难些,GMAC那群牲口越来越狡猾:)
4、GMAT的复习时间可长可短,我的复习时间相当长,尤其是第一阶段从2008年初到2008年11月,第二阶段从2009年5月才开始。中间间隔了6个月多月,因事务所派遣出差,连续一两个月都在中国大地飞来飞出,年审期间更是天天加班。我经常在候机室、酒店走廊上做题,就这样做完OG11、OG12共4本,旧版的prep语法破解、新版prep语法破解,并做了4本笔记。GMAT几乎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学习过程里其实比较享受的。以至于考完后还想再做做题目。我想说的是,积累最重要,尤其当我们还年轻。
向大家推荐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一本讲方法论的书。书中讲到:人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积累,这个社会太浮躁,我们也浮躁了起来,急于改变现状、迷信速成的东西(比如成功学),却不屑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很棒,思考得很深入;但是它再棒,也比不上另一本讲方法论的书——<圣经>。
我成为一个基督徒,是大二的事情了,这里族繁不及备载;我要说的是,圣经是一本很神奇的书,神通过它让我获得一个全新而整全的世界观,找到属于自己合宜的位置;纵然普世教会都有它们各自的软弱和缺乏,基督耶稣依然是一切力量的来源和归向。也许此时受了10余年无神论教育的您,可能对信仰不屑甚至于反感、斥之迷信,但是有些东西必须明白:人是很有限的东西,理性也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5 12:41:2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