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复习GMAT接近2个月,从托福70多分到弱不禁风,抗过了GMAC的百般摧残,拿到了我自己满意的750的成绩。希望我的一点经验,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如果用武功来形象化我们在面对GMAT时的实力,那么我想说,对考试本身的了解是参加这场比武的入场券,解题的技巧是招式,阅读的能力是内功,JJ则是我们的独门暗器。
在准备这场比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经过3个阶段
一、首先,是获得入场券,即全面的了解这个考试,这个部分,在这里的人都拥有最快捷的方式和最先新的资源,好好利用CD,比XDF的信息,有用多了。有些问我问题的G友,还有不到10天就要考试了,但是居然连考试的基本信息都还不甚了解,让人倍感诧异和为其担忧。
二、然后,关于厚积:
1. 关于厚积的误区。曾上过XDF的GMAT班,接受的信息是,大部分题目不用读的很懂,发现考点就可得出答案,或者用非常少的信息就可以凭借技巧得出答案。我的理解是XDF属于典型的剑宗(详见笑傲江湖by金庸),但是这个世界上却没有独孤九剑这种只凭招式便可一击破敌的神技。那些老师能够风生笑谈,挥洒自如,是因为他们本身具备非常深厚的内功,用内功在表演他们的招式。当我们用不过平平的内功来演练这些所谓的妙招之时,总是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我觉得,自己稳扎稳打的从基础做起,提升内功(即阅读能力)才是王道。
另有一说,说中国人在GMAT上赢在数学,输在逻辑和思维并不能跟上西方出题人的思维。
对这1点我不完全认同。或许有一部分战友的思维和西方人的是有所出入,但是这并不是影响我们V部分成绩普遍低于他们的原因。试让其他战友,将1套GWD,翻译成全中文,然后我们来做,我估计,低于700的国人,可能很少很少。这说明了主因并非思维和逻辑,或许逻辑是影响了我们的判断速度,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的内功---阅读能力。我们是在非常紧张的阅读中,掌握了不全的信息,并在不充裕的时间下做出判断。而美国人是在母语的支持下,好整以暇的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了思考。他们甚至完全有时间每个题目都打草稿。
2. 关于厚积的具体方法。大部分人并不相信阅读能力这项内功可以成于短期。很多人用“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成果,现在时间不够”这样幼稚可笑的借口来掩饰其内心的软弱和懈怠。人性总是避艰就易。我只想问,没有试过,何以言否?觉得阅读不可能在1个月内的战友们,绝大多数并未尝试。但是,我尝试了,答案是内功是可以速成的。阅读的速度在90%的程度上决定了做题的速度。1个月可以让我从做PREP都要剩8,9题的弱小内力,增长到做GWD-TN可以提前1分钟如此雄厚。虽然这个速度比起很多人,望尘莫及,但是在比武当中,已经够用了。
我的内功修炼过程如下:1个月内,虽然在职,但是用零星琐碎的时间看英文的东西,这些零星的阅读每天不低于4小时;其次每天4篇阅读没断过;最后,为了每天1小时杨鹏难句,即使工作到半夜2点,我也会在3点再睡。早晨依然6点起来做1个小时的阅读。
所以,短期提升内功(阅读能力)并非不现实。不要以在职或事情多或今天休息一天为藉口,选择了面对GMAT,就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坚持的决心。因此,不情愿是无法提升内功的原因,决心是解决内功问题的唯一法门。
在厚积的过程中,内功是最重要的一环,当然并非唯一的一环。还有3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就是语法的整理总结---沉淀---领悟。这个过程必须在自己的总结中才能有所斩获,虽然中文博大精深,但是有些理解是很难看到字面意思的表述就能透彻的。关于语法的总结,很多大牛已经提供了修炼功法,我也是按照先辈的足迹,从OG--OG第2遍---总结---第三遍---PREP破解---总结,这样过来的。
不过有1点我想稍做补充,现在的SC,感觉更像是RC。不读懂,基本上都有2个选项无法排除(送分题除外)。句子意思决定了句子的结构,比如哪个短语是并哪个的?这件事到底主语是谁?这个成分到底是1个同位语补充说明,还是独立主格伴随主句的意思?
所以,在做SC的时间,个人建议,不要找所谓的考点,靠语法点、考点就可完全解决问题的题目甚少。这样就意味着你需要做至少2次的阅读来比较剩下的你看不出来破绽或者你觉得都有破绽的选项。
反之,把重心放在读懂它的意思,那么选项自然就只剩2,3个了,这2,3个中再用语法点来排除,那只看选项就可以解决,反而会快很多。
至于逻辑,很多战友做了很多的题目,我个人感觉意义不大。OG12,足矣,OA是关键,他的解释标明了GMAC的想法,这个我们需要去顺应。CR可以不做总结,但是心中一定要有那种所谓的感觉。对的答案可以在看到的第一眼没反应过来,但是无关的必然要在第一时间排除掉。然后剩下那个,用所谓的感觉一套----取非削弱,排除他因,有果无因等等等等---make sense。
说穿了,逻辑还是在考我们的阅读,迅速读懂了,就好解决了。
阅读部分,当然考察的是阅读能力,传说中的不读文章直接秒杀题目的神功,我无缘得见,深感遗憾。在厚积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1点,就是培养能在繁杂的信息中抓出要点的能力。不仅读懂了,而且抓住了重点,那么阅读自然不成问题了。在考试中阅读我的时间分配是,大量的时间读文章,做题基本上30到40秒1个,很少有题回原文定了位,因为文章我已经看的很清楚了。
3. 误区。个人觉得现在很多战友的误区有2个。其一,很多战友在根基不牢之时,盲目前进。连OG的总结都没有完成就开始GWD的真题磨砺。根基不稳就练习实战之法,我觉得效率和收获都是非常有限的。以我自己为例,我在临考前第14天才开始接触真题,连做了11套,并详细分析完毕,就上了考场。我觉得,题目不在于多,在于精。根基牢固以后,有10来套练习战技和运用,并模拟考场环境和抓PACE,足已。其二,不少战友的时间分配。在根基已经打牢甚至没打牢的情况下,参考前辈大牛的题海战术,大量的时间给了题目。不停的做题+分析。这对于内功深厚的人来说,当然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是,对于真正问题出在内功(阅读能力)上的战友来说,不练内功,反抓招式,无异于缘木求鱼。我的感觉,大部分不能逾越700的战友的问题,都出在内功上,我们大可不必将大把的时间投入到性价比不高的招式上。如果我们把中前期投入大比重的时间到阅读能力的提高上,或许结果会大不相同。我个人的感觉,阅读能力是700+的保证,没有深厚内功,700+遥不可及。并且,诚如前面所举的翻译成中文卷子的例子所示,如果阅读能力达到超级深厚的地步,已经足以将大部分人保送到700+的行列,几乎不需要任何的招式和技巧。但是,另一方面,招式的加成让我们不用将内功练到顶峰(也没有多少国人可以将英文读的像母语一样顺畅),也可以突破750。 所以,在内功必须达到某个必要的水平上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分配用在内功和招式上的时间,是因人而异,且值得我们去深究和规划的。
三、最后,就是练技的阶段。
我觉得这个阶段我们的任务有2个。1.把厚积的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运用纯熟。
选择GWD,或者PREP9套,或者其他真题,反复的练习,检验你的弱项以弥补+查缺补漏+检测自己的厚积成果+测定和规划自己的PACE 等等。总之,就是一个每天做题,然后花大力气总结的阶段。每天的题目数量不要贪多,一定要能分析的完,但是也不能过少。我给自己的标准是,最少20个SC,10个CR,3篇阅读。
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总结出很多自己的招式,有些非常有效,最重要的,其实并非这些招式本身,而是这些招式给我们带来的那种感觉。那种感觉是我们在战场上发挥稳定的保证。当这种感觉来临的时候,回味,琢磨他,比题目本身重要的多。2.让自己调整好一切状态和心态,在心里和生理上为实战做好200%的充分准备。这个甚至比我们的实际功力都还要重要。要知道,瘦死的骆驼其实并不一定比马大。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后的实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模拟实战的一切细节都是必要的。我甚至从厚积阶段开始,就佩戴跟考场完全一样的耳塞,并且对自己进行自我催眠,告诉我自己,这就是实战。
我在这个部分用的剑谱是GWD-TN。我觉得这本剑谱很好,不仅少有重复,而且字体,字间距都和实战一样。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提前适应考试的字体,脸离屏幕的距离,等等一切细节,精准模拟,充分准备,无极限。
如果说考试的时候,总分的来源是10成,那么实力占5成,寂静占2成,心态和发挥占3成。
四、说下被我誉为暗器的寂静。
暗器往往能收到奇效,在绝望之时一招毙敌,给我们抢回宝贵的喘息时间对付后面的敌人。
但是,暗器并不能让我们产生质变。仅凭暗器的投机取巧,在GMAC的张牙舞爪面前,迟早会露出破绽败下阵来。
并且,暗器用的如果不恰当又或许会自伤其身。在遇到寂静时,或过于兴奋,或过于执着对比寂静和原文,或过于依赖错误寂静,均可能适得其反。
我有一同事,模考没下过770(均用的无重复的新题)。但是因为JJ乱他的阵脚,考场分数不甚理想。
至于V部分寂静的用法,我曾经做过1个确认版寂静,我觉得这个是个办法,把大家反复确认的选出来,就看这些,遇到了等15秒直接选,其他的反正也不确定,靠自己拼吧。
总之,在这场我们毅然面对,且决心赢下的比武中,内功,招式,装备,心态,缺一不可。雄厚的内功+华丽的招式+稳定的心态+孔雀翎般的暗器-----------------------------------------------
祝所有的CDer,都成为笑傲江湖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