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foev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人文系列课程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几天没来,这个帖子引起了这么多争议。几年来各种难听的话都听过,包括谩骂。事实说话吧,明年很多情况会更明朗,长江今年进步非常大,新开了几个项目,9月还会在纽约开一门有关中国的课程,人文课程是长江的一个创举,在纽约的这个课程估计也是先例(这个课是开给跨国公司老总的)。

说到就业,全球都不太好,这个每个人都知道,说来说去没意思,前边有人解释过,我在其他帖子上也提过,长江20几个交换学生,年底年初刚回来,找工作时间也不长。

最近还有几位教授加盟,有两个是老外,长江在教授上开始注意多元化了。顺便说一下,访问教授也算长江的教授,看国外知名商学院也是把访问教授写上的,而且教授自己也在自己的简历上写的。美国全职教授是9个月的工作,其他3个月教授可以自己选择,不是长江独创来宣扬自己。很多教授也是先做访问教授后来转为常驻教授,这样例子长江已经不少了。

詹姆士 A. 欧森  JAMES A. OHLSON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 长江商学院会计学访问教授

  •     
长江商学院
教授简介
詹姆士 A. 欧森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时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现在任教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NYU)。他具有丰富的任教经验,多年来主要教授金融会计课程,曾经就职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等。在这两所学校期间也曾担任多个管理职务,包括会计系主任,博士项目主任等。
菲利浦 H. 迪维格  Philip H. Dybvig
  • 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
  •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访问教授
长江商学院
教授简介
菲利浦 H. 迪维格博士现任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Olin School of Business, 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银行与金融学教授。戴蒙德-迪布维格银行挤兑模型(The Diamond-Dybvig model)是他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迪布维格博士曾经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并担任多个顶级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2002年至2003年他曾担任西方金融协会主席。
薛梅  Mei XUE
  •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
  • 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学者
  • 波士顿学院副教授
长江商学院
教授简介

薛梅博士为美国波士顿学院卡罗尔管理学院运营与战略管理系运营管理专业副教授(终身教职)。自1999年起任由美国沃顿商学院和斯隆基金会合建的沃顿金融机构中心 (WFIC) 研究员;并在2001年被任命为沃顿商学院沃顿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WeBi) 研究员。目前是斯隆基金会斯隆企业研究项目,美国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协会(INFORMS),制造和服务运营管理协会(MSOM),生产和运营管理协会(POMS),决策科学协会(DSI)及营销科学协会(MSI)成员。2007年参与创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海外华人学者协会(OCSAMSE)并担任其秘书职位至今。现任美国生产和运营管理协会的旗舰学术杂志《生产与运营管理》(美国)的编委员会委员,以及《生产与运营管理》》(美国)杂志 “中国运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特刊特邀主编之一。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管理科学及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学位及运营和信息管理的硕士学位。此外还拥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及应用科学学院系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以及天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和科技英语双学士学位,并曾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学专业硕士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9 19:33:52编辑过]
32#
发表于 2009-3-18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还有美女教授,以后没事去蹭课听

还有,这次我主动出击一次,估计有人看到长江又进步了,更加气急败坏,哈哈哈。。

33#
发表于 2009-3-18 20:26:00 | 只看该作者

太棒了!长江正沿着“轨道”顺利进行!!

34#
发表于 2009-3-18 22: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henzq55在2009-3-18 20:50:00的发言:

太棒了,yeah

长江万岁!

哈哈哈,连 chenzq55 都投诚了。。。生怕你过后再给编辑了,我就直接引用了哈。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还是很欢迎你的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8 22:10:58编辑过]
35#
发表于 2009-3-19 00: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oogle2008在2009-3-18 11:26:00的发言:

非常高兴能看到长江教授的更新信息和进步,也很赞同google2008关于MBA的观点。

现实一点来说,其实MBA的学校只是一个平台,能够提供一些机会,有一点很重要,学校是否有能力提供这样的机会,或者学校能否尽其全力去开发机会为学生服务?

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是否能够抓住机会,还是个人的事情:是否能够利用好学校这个平台?

36#
发表于 2009-3-19 01: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ongFeng在2009-3-18 12:55:00的发言:

Google2008,退一步讲,如果国内连长江中欧都像你所说,那么其他商学院完全可以直接关门了。。

还有市场上有700多万大学生在待业,是不是所有的大学学府都应该被炸掉算了,既然都有就业问题,还留它何用,你说对吧。。。

本科教育和MBA这种职业教育是不一样的,MBA可有可无,顶多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本科教育却能改变人的一生,决定国民素质水平,把MBA放到和大学基本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可笑的。另外,花大钱来读上学院本来就指望能出来有个好工作,至少比原来要强吧,达不到的话自然会被人抱怨了。
这么说不是要针对任何一家商学院,客观而言,在这里受到关注的商学院本身已经代表了国内商学院的最高水平,大家自然对其要求也会高了,其他学校都懒得发帖问。

37#
发表于 2009-3-19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henzq55在2009-3-19 1:06:00的发言:

长江超越哈佛,我估计最多也就三年

哪个不服我抽他

别这样口气大啊!投诚了也不必表现的像太监一样啊...

只能谦虚得说:我们长江商学院在努力三年,就可以跻身世界前10!而且要向中欧等国内商学院老大哥学习...

你小样,这么嚣张的喷,别人还以为你是长江的代表,其实也就是个马甲 - 乱起哄!!

38#
发表于 2009-3-19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To: derivatives

首先,明显看的出我说的是反话,不就是为了与chenzq55同志交流一下而已;

第二,MBA可有可无并不在理,本科是相对普及化的教育,MBA是相对高端的,这个社会必须要有差异化,也需要给一部分人提供向上走的平台;

第三,花钱为了以后找个更好的工作也是在情理,但是这要看整体或大部分,谁也不敢保证所有人都能充分的利用这个平台。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一所大学中都有那些高中时代的优秀生后来变成差生的例子,但这毕竟是小部分。如果仅仅老是拿小概率事件来以偏概全,那就没有说服力了。

第四,你的最后一句话我赞同,就是受关注的相对还算好的商学院,大家对其期望值也高。不过,从我本人的经历来看,进入这个带有光环的圈子前也是把它想的完美或要求苛刻,但实际上也就是个学习交友的地方,这里的也都是普通人而不是神。要求高是好事,大家不也看到长江在进步么,但总得一来吧。再说,什么事物的发展没有一些波折,没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都非常正常。

第五,回到我说的话,那就是有一部分人就拼命咬住这些看起来不完美的地方穷追猛打,巴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就是严重的心理失衡了。。。

最后,不管是读过商学院、期待进入商学院的人或是旁观者,商学院是一个相对更高的平台,但是这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华丽转身和顺利起飞,因为它仅仅是平台,而不是你本身的翅膀。如果你期待过高,或自己的翅膀(你原有的背景、你的职业规划的清晰度、你对平台的利用能力)不够坚实,你起飞的那一刻,会发现自己摔的更彻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B-School生涯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30 13:3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