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oriteg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被中欧录取却没办法贷到款。。。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08-9-7 19: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itebird在2008-9-6 21:32:00的发言:

楼主现在贷款问题解决了吗?

我也是刚被长江录取,正为24万学费头痛呢。

因为一直不在上海,不知道贷款问题能否解决。

还有,3年内有能力把贷款还清吗?感觉就业形式不怎么样,再加上经济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款读长江的,一般都是本身对钱不敏感的富人.

112#
发表于 2008-9-7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8-9-7 19:34:00的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款读长江的,一般都是本身对钱不敏感的富人.

very much correct. 这是一个类似高球会藉的东西。

113#
发表于 2008-9-8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8-9-7 19:34:00的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款读长江的,一般都是本身对钱不敏感的富人.

说的我好像走错世界了。

其实只要能还上贷款,前面几年苦一点没什么。

我觉得学到的东西总是自己的。

不过,就是对自己毕业后的还贷能力不是很有把握。

这里好像很不看好。10、12万的话那我真的不用活了……

114#
发表于 2008-9-8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关键是对自己和对自己的选择有没有信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付出得多未必会收获多,付出的少未必收获少,但是这是Case By Case的。

一般总体来说,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至于长江MBA和中欧MBA是否只有富人读得起,穷人只能去清华、北大、交大和复旦,在下持保留态度。

至于持是否是高球俱乐部之类言论的,请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嘴,舌头不要跑没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8 11:38:59编辑过]
115#
发表于 2008-9-8 12: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ukangxin在2008-9-8 11:33:00的发言:

其实,关键是对自己和对自己的选择有没有信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付出得多未必会收获多,付出的少未必收获少,但是这是Case By Case的。

一般总体来说,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至于长江MBA和中欧MBA是否只有富人读得起,穷人只能去清华、北大、交大和复旦,在下持保留态度。

至于持是否是高球俱乐部之类言论的,请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嘴,舌头不要跑没了。


无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16#
发表于 2008-9-8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将五十个名额,加大到五千个花不了多少,老兄在基金会说得上话可以美言几句。

此实为中华之福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8 12:22:18编辑过]
117#
发表于 2008-9-8 12: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ukangxin在2008-8-18 13:09:00的发言:
提醒一下下,绝大多数EMBA学不到LZ希望的东东,EMBA往往是人际关系Club,而非真正的管理实务的学堂。
建议LZ选择一些EDP课程比较好,如中欧的,长江的应该都有。
118#
发表于 2008-9-8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ukangxin在2008-8-18 22:49:00的发言:

感谢LZ的经历分享,有可能会和LZ成为校友,我的经历和LZ非常类似,不过和LZ相比,申请MBA过程中又似乎有太多的命运偶然,

现在还不太适合和CD们分享,向LZ学习,等到9月份的时候,给各位一个中欧\长江MBA申请的个人总结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有工作经验的\年长的MBA同学.

务请老兄开坛发功,指点指点上海攻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8 12:52:32编辑过]
119#
发表于 2008-9-8 12:5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ukangxin在2008-7-26 8:26:00的发言:

其实感觉中欧在商学院的设计和发展上还是很有策略的,

首先,看准的是国内金融市场;国内金融市场是非常活跃的,

其次,金融市场的人员素质较低,许多现在位于重要职位的人基本素质是中专,

时间久了,熬到了一定的位置,熬的过程中通过本科、研究生镀镀金。

看看今年的中国金融市场、并购等国际惨败就知道了。

再则,即使中欧金融教育实力再差,总比国内的那些所谓的金融教授和教师强吧,

至少国际教授了解国外纷繁复杂的金融产品要比国内的多吧

其次,进入中欧的学生本身素质就挺高的。

另外,中欧的名气也是挺不错的。

急需的人才市场+良好的生源+中欧的牌子造就了去年的成绩,这个结果是显然的。

不过,中欧给它的学生开了一个好头,但是至于中欧学生的将来道路,还是需要他们自己来走。

随着中欧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大,良莠不齐的现象也是肯定的。

中欧学生在著名公司试用一年因为能力问题被开除的,也时有耳闻。

120#
发表于 2008-9-8 12:5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ukangxin在2008-7-30 10:37:00的发言:

呵呵,中欧的标杆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商学院的标杆,并不等于商学院学生的标杆;

只是希望所有的中欧学生不要辜负了商学院给你创造的良好机遇、和前辈们的努力而已;

我们更希望看到中欧学生替中欧争光,也替中国争光。

因为目前中欧的学生代表的是中国MBA学生,当一个国际企业对某中欧学生嗤之以鼻的时候,

后面的一句就是“所谓中国最好的MBA学校出来的也不过如此嘛!"

那么打击的将是所有中国MBA学校和中国所有MBA的学生,

你们认为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7 08: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