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IBanalyst在2008-7-11 18:22:00的发言:欧洲的大学体制比较僵化,政府拨款,所以管的很紧,不大可能出现有市场导向的商学院,于是著名大学的商学院都发展不起来,像牛津剑桥等商学院都不行,相反,独立商学院自负盈亏,有了自己的土壤,于是LBS,INSEAD就串起了。中国的情况跟欧洲类似,于是有CEIBS等的发展。这种体制下,大学对商学院不是正资产,反而是负资产! 美国的情况又相反,著名大学大部分是私立的,有大学背景依托,跨学科研究能力更强,发展更好! 政府拨款???太搞笑了,你到底了不了解情况,就再这里忽悠人? 著名大学的商学院不行么?没有市场导向的商学院?其他不说,oxford cambridge的商学院之所以现在在世界上还算不上顶尖的商学院,主要是因为起步晚,成立时间短,另外,oxbridge开始非常抵触在本校设立商学院,这和美国大学的重商思想有着根本不同。不过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大学做后盾,SBS和JBS能招到最优秀的老师(据我所知很多就是从本校的经济系过来的)和全世界出色的学生。假以时日,其发展不可估量。 LBS其实是属于伦敦城市大学系统的,同样情况的还有LSE。 美国的商学院大多数都有悠久历史,HBS至少有半个世纪了吧,这就决定了和世界其他商学院的差距!当然美国作为经济超级大国的因素也很重要。 中国和欧洲商学院确实类似,那就是还太年轻,但是有一点根本差别,那就中国商学院是在所谓“体制内”,比如商学院里通常还有所谓党委书记(长江除外),从长远看,个人更看好长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