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zhukangxin在2008-7-28 12:50:00的发言:其实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就不要相信任何不确定的理由和回复。 了解一个商学院的挑选喜好,了解商学院的前几届学生,了解学生水平和发展趋势,了解竞争者的水平,再考虑取舍问题,可能比单纯去相信中欧的评价要有效得多。 因为你的录取与否,并不取决于你的绝对能力,而是取决于同一批中你的相对位置,和你与商学院发展策略之间的博弈。 例如任何一个商学院的最后一批竞争永远是最激烈的,所以试着争取前几批次的面试,做一个矮子中的大高个可能比高个中挑矮个的滋味要好一些吧。 例如当你在Essay中和面试中表现出来的你的发展方向,与该商学院重点发展方向相契合的时候,那么是不是你就比其他人更有机会一点呢? 例如任何一个商学院都会考虑到多样性的问题,如果你具有某一冷僻领域、而对商学院排名等有较大较好影响的特点,那么是否就有更多的机会呢? 例如你每次都参加某个商学院的Info Session,除了观察商学院的Admission Officers和商学院的学生外,还格外留意会后留下提问的同学的特征特点以及从业背景,是不是就会比其他人更多地整理出你竞争对手的大致情况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呢? 有时候,细节决定了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