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m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较一下这两个PE基金,那个该投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4-28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imbasl在2008-4-28 9:25:00的发言:

私人是可以投资的,只要金额达到足够的规模。

貌似好点的PE,私人投资要求一般在个人资产2000万美金,单笔投资200万美金以上, lock up 3年以上。。真有这水平的人还跑这板上来干嘛?

即使把美金换成人民币,能满足这条件的人也不多吧?

12#
发表于 2008-4-28 18:25:00 | 只看该作者

IRR和插值法我都快忘了,呵呵

但是,请LZ注意了,有种情况:

第一年亏掉你资金的99%,第二,三年尽管获得数倍的收益率,尽管平均收益率和内部收益率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投资者还是亏钱了.

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是很能说明问题.

LZ注意宣传资料的误导哦

13#
发表于 2008-4-28 20:28:00 | 只看该作者

Hedge,你所说这种情形的是HF,不适用于PE

PE的钱不是一次性投入的,比如说,一个10亿的PE基金,投资者不是在募集完成时就把所有的钱打到帐户上的,而是只有一小部分作为启动的运营资金;假设这个10亿的基金分5年投完(一般最少也得有个3年吧),也就意味着这10亿是在5年内陆续打入帐户的。PE基金一般都有投资规模限制,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不会超过基金总量的一定比例(比如说25-30%)

14#
发表于 2008-4-28 20:28:00 | 只看该作者

Hedge,你所说这种情形的是HF,不适用于PE

PE的钱不是一次性投入的,比如说,一个10亿的PE基金,投资者不是在募集完成时就把所有的钱打到帐户上的,而是只有一小部分作为启动的运营资金;假设这个10亿的基金分5年投完(一般最少也得有个3年吧),也就意味着这10亿是在5年内陆续打入帐户的。PE基金一般都有投资规模限制,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不会超过基金总量的一定比例(比如说25-30%)

15#
发表于 2008-4-28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PE 的钱在committed period之内打入,相当于给一个call option, 需要capital时inject new capital as required

16#
发表于 2008-4-30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imbasl在2008-4-28 20:28:00的发言:

Hedge,你所说这种情形的是HF,不适用于PE

PE的钱不是一次性投入的,比如说,一个10亿的PE基金,投资者不是在募集完成时就把所有的钱打到帐户上的,而是只有一小部分作为启动的运营资金;假设这个10亿的基金分5年投完(一般最少也得有个3年吧),也就意味着这10亿是在5年内陆续打入帐户的。PE基金一般都有投资规模限制,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不会超过基金总量的一定比例(比如说25-30%)

有道理,很多PE就是这样分期打给所投资的企业的.这是PE对所投资的公司来说的

楼主问PE是否值得投,很显然,是指他个人投资于某某PE是否划算. 这是个人投资对所投资的PE来说的

就某个投资项目是否可行而言, 投资年化收益率还是IRR,   PE or HF一样的适用

另外,不要太迷信美国 "定向募集要求高以保护低风险的投资者"的鬼话, 说实话,美国对注册投资管理公司的门槛比国内更底,只要10万美圆都能搞,基本没什么门槛.华尔街每年由此而起的官司连绵不断.

同时这也提醒刚入门的投资者和 这里对IB类公司向往得不得了的CD朋友, 要提高警惕啊, 外国人忽悠起来水平那也是相当了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30 21:55:30编辑过]
17#
发表于 2008-4-30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或许我错了,也许楼主说的"该投哪个"是指 "该向哪家PE投简历",因为这里来问工作的更多,问投资的很少

汗~~~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您太幽默了,哈哈。。。我是指投资啦。哎,只可惜金融方面学的不够好,面对两个基金,就不懂投哪个好了,内部收益IRR35%的是家华尔街海归们在国内创办的基金,说每年翻一倍的是深圳达晨,他们在网上招募资金呢。
现在觉得这两家都有点怪,按道理私募至少也是投一赚十的啊,而且我看达晨过去投的同洲电子之类的都获得了40倍左右的现金收益。是不是他们都说的保守了些?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hedge)或许我错了,也许楼主说的"该投哪个"是...

您太幽默了,哈哈。。。我是指投资啦。哎,只可惜金融方面学的不够好,面对两个基金,就不懂投哪个好了,内部收益IRR35%的是家华尔街海归们在国内创办的基金,说每年翻一倍的是深圳达晨,他们在网上招募资金呢。
现在觉得这两家都有点怪,按道理私募至少也是投一赚十的啊,而且我看达晨过去投的同洲电子之类的都获得了40倍左右的现金收益。是不是他们都说的保守了些?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2: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stq)以下是引用simbasl在2008-4-28 9:25:00的...

stq,你说的是海外的PE,现在国内的PE良莠不齐,投资的门槛也很低,一般个人最少500万就够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15 12: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