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携隐在2006-4-16 18:19:00的发言:
1.遇到120行的长文章该怎么办?首先你应该狂喜:哇哈哈哈这代表我进入高分区啦!然后沉住气,平时怎么做的,考试还怎么做呗。谁说长文章你就不行了?平时复习到位,什么样的文章都不用怕啊。 长文章,我个人觉得,跟普通文章没有什么区别的。信息量不见得会多多少。GMAT还是比较公平的,一共就那么点时间,不会特意出过分长的文章,长文章则一定有简单之处。就算没有,也多不了多少信息量。你掌握架构就行了。阅读文章的架构一共就那么几个,我前面的分析指出过,作者要阐明他的观点,一定就是遵循那么一些架构。你平时做多了就知道了,不需要特意练什么长文章。关键是看到长文章不要慌就是了。 小安的说法,我就不太清楚了。我个人没有这种感觉。 2.阅读速度看个人。你觉得读慢点对正确率有利,就读慢点好了。掌握在2分钟一题就行了。你练习多了,速度还会上升的。 3.读过等于没读,就是说你还没有熟练掌握active reading的方法。读的时候,就要在心里构造一个文章骨架,细节就是骨架上的这些血肉。就好比你刚认识一个女孩子,你从头到脚看了这个女孩子,然后让你向别人形容这个女孩子,你一般会先说:这个女孩子大概一米六左右,有点胖,然后你才会开始形容其他部分,其中,你会特别注意脸部(文章的开头),然后,才注意其他的细节,而每个部分的细节,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手是手,脚是脚,对不对?文章也是一样,你掌握骨架,细节自然会在脑中再现。 文章读的有轻有重,不是说就要故意略掉一部分内容不读,或草草读过,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重的部分,是帮助你掌握文章骨架的部分,你要用来构造整个架构的,轻的部分,就是血肉,但是连在哪部分骨架上,怎么连的,你一样也是要记住的。 回读这个习惯不好,要硬掰回来。
携隐JJ说的很对,现在就是比较缺乏对阅读的信心,更别说长文章了。不过通过这两天的练习,速度有缓慢上升的趋势,高兴啊!说的太形象了“读的时候,就要在心里构造一个文章骨架,细节就是骨架上的这些血肉。就好比你刚认识一个女孩子,你从头到脚看了这个女孩子,然后让你向别人形容这个女孩子,你一般会先说:这个女孩子大概一米六左右,有点胖,然后你才会开始形容其他部分,其中,你会特别注意脸部(文章的开头),然后,才注意其他的细节,而每个部分的细节,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手是手,脚是脚,对不对?文章也是一样,你掌握骨架,细节自然会在脑中再现。”
不过还是有三点疑惑:
1.携隐JJ指的不回读,是指文章总体上吧,不包括细节题吧?还是细节题也不能回读?看到JJ的Og第一篇文章分析中:
2. According so Snyder et al, caffeine differs from adenosine in that caffeine
题目分析:对比题,小A和C的关系出现在第一段。他们的关系是:结构相似,但是C反作用于小A。找符合这个关系的答案。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解题方法,叫做文字对应法。文字对应法的意思就是说,一般来讲,GMAT阅读中的名词题(也就是说关于小A这个名词,以下哪个是对的),那么:1. 答案一般出现在该名词在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的地方;2. 答案基本不可能出现在该名词第一次出现的该段以外的地方,也就是说,小A在第一段出现,答案不可能在其他段出现。
文字对应法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则,是有理可循的。GMAT文章逻辑非常严密,一段就说一段的意思,不可能夹缠不清,所以文字对应法在GMAT文章中是可行的。
下面我根据文字对应法来解这个题目:根据文字对应法,出现在第一段以外的内容全部都是错的。答案肯定是出现在第一段的内容。
(A) stimulates behavior in the mouse and in humans, whereas adenosine stimulates behavior in humans only 第三段实验内容,错
(B) has mixed effects in the brain, whereas adenosine has only a stimulatory effect 第四段例外内容,错
(C) increases cyclic AMP concentrations in target neurons, whereas adenosine decreases such concentrations 第二段内容,错
(D) permits release of neurotransmitters when it is bound to adenosine receptors, whereas adenosine inhibits such release 这些词全部都在第一段出现过,肯定对
(E) inhibits both neuron firing and the production of phosphodiesterase when there is a suffici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brain, whereas adenosine inhibits only neuron firing 新名词PH,在第二段出现,错
难道JJ这些都是读了一遍后也不回读,直接就记住了这么多细节并且能分辨出他们都在第几段的?it is unbelievable!文字对应法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知道哪段大概说了哪些细节,但是记不了这么清楚啊!
2.active阅读法没搜到啊,麻烦JJ看看是这个么?
阅读. 自从1998年ETS改机考后, 阅读题在题型的比重上有所变化. 原来一篇文章8-9个问题, 可能有一道主题题, 一道态度题或结构题, 其它是细节题. 很多人在阅读时都争取一遍读下来就记住大量的细节, 以便应付比重很高的细节题. 机考后, 文章的长度变化感觉不大, 但每篇文章的题目减少到3-5题. 主题题或态度题几乎还是每篇一道, 但是细节题的比重减小. 所以阅读方式也要随之变化. 大家都知道第一段和每一段第一句话的重要性. 在机考中更为重要. 平时练习中, 要做到随看随想. 比如说, 读了第一段, 应该知道作者说了什么, 是提出一种现象并解释, 还是提出一个观点并举例说明,说明还是提出流行观点然后质疑,并提出新观点. 如果是反驳, 反驳的是理论还是支持此理论的事例或实验? 作者对所提出的这些观点抱什么态度. 读懂并记住每段第一句话(或前两句)帮助你明白每一段的中心思想. 在看完第二句和第散句后, 就应该知道此段的结构, 比如是举例说明作者观点, 还是分别驳斥作者反对的理论或是观点. 继续读的过程中, 要很快的读细节, 能做到读完知道细节是什么, 是一个实验, 一个人的观点, 此人是谁等等. 但是细节不需要记忆. 因为细节题只有2-4道, 很多细节没有考题, 努力记忆太多细节对做题没有帮助. 最后一段很重要. 一般都是总结性观点. 包括作者的态度变化, 新理论的提出, 和作者补充很多在最后一段. 要读懂内容. 找关键词. 在阅读时, 要注意对关键词的挑选. 表示观点态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理论观点中的关键名词等. 做题时, 细节题要回到段落中找. 无论什么题型, 答案都在关键词附近. 所以对关键词的印象很重要. Mindfree GMAT 790
这里也有: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34&ID=2923
3.还是关于细节题的,这么处理如何?
记住关键字(用于定位),记住作用。内容先不记
细节题主要围绕文章主题,应用相关/不相关原则和一致/不一致原则快速排除,节约时间。
又问了这么多,谢谢携隐JJ
![](/static/legacy-emoticon/Dvbbs/em04.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6 23:43: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