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hipmun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尔街走来的女主播--随性曾子墨的完美履历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5-7 00:14:00 | 只看该作者

上面那楼说的是真的吗?英文这么滥。。。我这下可是彻底倒了,AMACO的team看来真的是“很喜欢”她了。

Ibra...,“因为想家调到香港也不是没可能。。。。。。虽然原因未必是想家。”我想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22#
发表于 2007-5-7 01: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essicaf在2007-5-7 0:14:00的发言:

上面那楼说的是真的吗?英文这么滥。。。我这下可是彻底倒了,AMACO的team看来真的是“很喜欢”她了。

Ibra...,“因为想家调到香港也不是没可能。。。。。。虽然原因未必是想家。”我想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耳听为虚。您还是自己下载一段《朝鲜之旅》听听她是怎么跟朝鲜小学生对话的吧。还有她追着屁股反复问人家工资多少,极其没有新闻专业素养。朝鲜的贫困我们中国又不是没有经历过,不会将心比心呀?鄙视。

23#
发表于 2007-5-7 01:26: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比较孤陋寡闻,还不是很清楚她是谁,就是有朋友在那行做,知道主播可不是好做的。然后看了第一楼的文章,觉得实在荒谬,这个我可是行里面人,知道真假。

我也不费那个心去下载了,听你说的就觉得这个人心理有点阴暗,怎么会盯着人家问收入呢。朝鲜的百姓也是没有办法的,这种贫困他们没有办法去改变,而且要是电视上露脸,将来不要有什么政治问题哦。

24#
发表于 2007-5-7 02: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essicaf在2007-5-6 9:09:00的发言:

别人什么经历,是不是比她好,上面那楼的还不知道呢。但是是不是吹,行业里面人都知道。别说纽约华尔街2年为啥因为突然太想家调到香港,就是上面那段,里面可疑地方就够多了。举个例子,达特茅斯与哈佛、耶鲁齐名?Analyst大家都知道是最低level了,但是你知道经理在投行里面是个什么职位?摩根斯坦利香港有这个职位吗?分析师职别里惟一一个中国人被所有美国人都接受和喜欢,这个imply啥意思?难道其他中国人都不被喜欢?纽约这里大家哪里管你是中国人还是不是中国人,看了这个文章简直昏倒。

其实MS这样的公司里面 有不少大陆人在街上作2年就回到HK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一般MS这样的公司招大陆人,本就是打算把其中部分(甚至是大部分) 在2年之后送回HK,作亚洲业务的。也有一直留在街上作的,但是需要你表现非常好,同时个人也愿意留在美国。HK的收入所得税 (16%)和美国有很大差距, 不能否认有些人因为这个愿意回到HK作,更何况是“税低+离家人父母近”? 如果你认识芝大近一两年毕业的中国同学,你就会知道他们很多拿到投行OFFER的人,其实就是选择了直接回HK,收入和税收是下决定的原因之一。

同时,留在街上的话,in terms of career,你的technical skills会很好,但是真正作execution的机会,往往不如回到HK来多,这个和自己一直以来的大陆背景,亚洲背景,都有关系。当然和种族歧视是没有关系的。毕竟语言上,culture上,有本地root的人更适合作本地的deals了。因为上述种种原因,不管是子墨还是别的大陆人才,愿意在街上工作两年之内回到HK,有那么难以理解吗?一定是由于某种“可疑“的原因吗?

达特茅斯 (Dartmouth),是美国的常青藤七之一 (可去google或者baidu)。从这个意义上说,”达特茅斯与哈佛、耶鲁齐名“,也不能说是错误的说法。这个学校历史很悠久,金融领域校友繁多,就职于著名投资银行的MD级别的人也不在少数。每年的毕业生(本科)去著名投行的不少 (具体也可以去看人家undergrad的job placement 情况)。子墨那个年龄在那个时候的达特茅斯,是为数很少的中国大陆学生之一,19岁的年龄,从中国考上美国这样的学校,还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觉得我们现在了解美国以及世界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就没有必要使劲抱着哈佛,耶鲁不放了,毕竟那是常青藤七, 不是常青藤二, 哈哈。

”分析师职别里惟一一个中国人被所有美国人都接受和喜欢“, 其实这个句子的理解是说,她当时在那个team里面,是the only chinese in the team AND was well accepted and liked by her team mates. 而不是self claim 说: i am the only chinese WHO were well accepted and liked by my team mates. 建议大家可以对照书上的原话,再读一下。

QUOTE: "Analyst大家都知道是最低level了,但是你知道经理在投行里面是个什么职位?摩根斯坦利香港有这个职位吗?" :

这个”经理“指的是投行里面的一个title, 叫做associate,是比analyst高一级的一个职位。 这个是投行通用的职位,而且,他们的中文名片上印的就是"投资经理"。 所以不用置疑摩根或者其他行,是否有”经理“这一职位了。;-)

Analyst的确是投行的entry level职位,那么上升到associate,有两个渠道, 1。 从analyst 直接升上去,这个比例一般占到整个analyst人数的25%左右甚至更少(起码子墨当年的情形是这样)2。analyst 出去读了MBA回来rejoin这个行业,或者是其他读书前没有投行背景MBA毕业生进入投行,最开始也是作associate. 

其他的不必说了,但是子墨当初是属于第1类,就是没有去读书,直接被promote成associate了,这个是无法作假的,而且如果真的是有疑问或者兴趣或者有时间精力,托个朋友去MS查查,都是可以查到的。这个应该可以作为她作analyst的performance的一个参照吧。

子墨当初转去作凤凰,是发生在她被提拔成ASSCIATE不久,所以因为所谓”混不下去“才走,应该不是很可能。至于她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剧烈的转变,那只有她自己知道。但是我只能说,投行每年都有不同level的professional (小到analyst, associate, VP, 大到MD)都有可能有很unique,或者说interesting,或者说surprising的所谓职业或者行业转变。子墨并不是唯一一个。有些人的转变比她的更dramatic,比如去开了餐馆,去拉小提琴,回到学校(不是去读MBA degree)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同事,老板都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反而一定就被扣上”混不下去“的帽子?这不是什么多么可疑的事情啊。

那位开餐馆的,很成功了现在,那个拉小提琴的,也很happy,携英俊男友 (现在应该是老公了),过得很幸福, 那个回到学校的,后来又觉得投行还是比较适合自己,所以又回到投行了。所以这些都是personal choices。个人认为,勇于尝试,追寻自己喜欢的职业甚至是兴趣,值得欣赏。

说了这么多,我并无意为子墨高唱赞歌, 只是觉得还是要以尊重事实为主,最好不要见到某个句子或者说法,和自己的assumption或者人生经验或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很快的下一个结论,而且这个结论还是用不那么nice的方式说出来。何必呢,是吧,各位看官  ;+) 而且名人出书,夸张和溢美之辞泛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读者,只需择取对我们有用的,我们认为合理的就行了,至于其他“水分”,一笑置之而已了。

子墨再怎样,起码也是Dartmouth + Morgan Stanley (同时还是表现top 25%的analyst, 被直接promote成associate)的,反观我们CD上很多人,坐在这里指点江山,挑这个的不是,挑那个的错误,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自己作出来给子墨 以及其他有”自我吹嘘“嫌疑的人看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并低调。在IBD工作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也没有必要把这个当作一个资本去轻易地点评别人。

相信这里参与参与讨论得,没有一个是正在IB作得,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里八卦甚至抬杠; 不然怎么会不知道MS, GS, ML, CS的associate的名片的中文面,是不是赫然印着"投资经理”, 或者“经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7 15:46:37编辑过]
25#
发表于 2007-5-7 02:59: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象上面苞米说的,就是见仁见智了。

“芝大近一两年毕业的中国同学,你就会知道他们很多拿到投行OFFER的人,其实就是选择了直接回HK,收入和税收是下决定的原因之一。”我想问一下,大陆直接去芝大的中国同学,有多少是有Street上投行full-time offer, 但是毕业时候仍然“选择”回HK投行的?大家都是过来人,事实最说明问题。

Darmouth能否于H/Y并列在本科方面,自有公论,“他们学校历史很悠久,金融领域校友繁多。每年的毕业生(本科)去著名投行的不在少数 (具体也可以去看人家undergrad的job placement 情况)”,影响不了公论,我母校也是藤上的,可我从来没有认为本科和H/Y齐名。

我记得香港MS的名片上似乎没有给associate经理这个翻译吧,manager在street上面是只有欧洲投行里面才有的,是和associate一样level或者是senior associate.

这里有人认识MS HK的,说会去查一下的,我们还等回音呢,哈哈。

“也不一定都是因为所谓”混不下去“”,基于您并不认识她,您也承认“混不下去”也是可能的一个理由,是不是?

上面表述一概以事实为主。还请楼主告知大家,我想这里无数人有兴趣知道的,就是芝大中国同学“选择”问题。

26#
发表于 2007-5-7 03:13:00 | 只看该作者

我并不想为难上面MM Smoky, 我想你应该是一年级的MBA吧,估计也是chicago的,你其实最好再多呆一年,就会对“事实”理解更加透彻了。

再说明,你写得很好,我并没有为难你的意思。这里没有人说曾子墨不成功,我们不过就是说她那个传记有很多行业里面人见笑的地方而已。

27#
发表于 2007-5-7 03:15:00 | 只看该作者

刚才我机器有点问题,分裂开来发帖子了,对不住大家

“相信这里参与参与讨论得,没有一个是正在IB作得,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里八卦甚至抬杠; 不然怎么会不知道MS, GS, ML, CS的associate的名片的中文面,是不是赫然印着"投资经理”, 或者“经理". ”,你这句话说得有点过分,你想想,怎么可能人家是“没有一个在IB做的”。。。IB有很多分工,很多领域估计您老人家还没听说过。如果是chicago, 应该也知道,大部分ex-ibd banker是不会在读过MBA以后回去做IBD asscoiate的,很多其他高端finance领域可以做。不是所有赚大钱行业,都需要天天不睡觉的。

不知道“赫然印着"投资经理”, 或者“经理". '只能说明,俺们倒真没有怎么注意香港那边名片的印法,这边MS都没有title的,要么是到MD leve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7 3:24:09编辑过]
28#
发表于 2007-5-7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mocky在2007-5-7 2:37:00的发言:

其实MS这样的公司里面 有不少大陆人在街上作2年就回到HK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一般MS这样的公司招大陆人,本就是打算把其中部分(甚至是大部分) 在2年之后送回HK,作亚洲业务的。也有一直留在街上作的,但是需要你表现非常好,同时个人也愿意留在美国。HK的收入所得税 (16%)和美国有很大差距, 不能否认有些人因为这个愿意回到HK作,更何况是“税低+离家人父母近”? 如果你认识芝大近一两年毕业的中国同学,你就会知道他们很多拿到投行OFFER的人,其实就是选择了直接回HK,收入和税收是下决定的原因之一。

同时,留在街上的话,in terms of career,你的technical skills会很好,但是真正作execution的机会,往往不如回到HK来多,这个和自己一直以来的大陆背景,亚洲背景,都有关系。当然和种族歧视是没有关系的。毕竟语言上,culture上,有本地root的人更适合作本地的deals了。因为上述种种原因,不管是子墨还是别的大陆人才,愿意在街上工作两年之内回到HK,有那么难以理解吗?一定是由于某种“可疑“的原因吗?

达特茅斯 (Dartmouth),是美国的常青藤七之一 (可去google或者baidu)。从这个意义上说,”达特茅斯与哈佛、耶鲁齐名“,也不能说是错误的说法。这个学校历史很悠久,金融领域校友繁多,就职于著名投资银行的MD级别的人也不在少数。每年的毕业生(本科)去著名投行的不少 (具体也可以去看人家undergrad的job placement 情况)。子墨那个年龄在那个时候的达特茅斯,是为数很少的中国大陆学生之一,19岁的年龄,从中国考上美国这样的学校,还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觉得我们现在了解美国以及世界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就没有必要使劲抱着哈佛,耶鲁不放了,毕竟那是常青藤七, 不是常青藤二, 哈哈。

”分析师职别里惟一一个中国人被所有美国人都接受和喜欢“, 其实这个句子的理解是说,她当时在那个team里面,是the only chinese in the team AND was well accepted and liked by her team mates. 而不是self claim 说: i am the only chinese WHO were well accepted and liked by my team mates. 建议大家可以对照书上的原话,再读一下。

QUOTE: "Analyst大家都知道是最低level了,但是你知道经理在投行里面是个什么职位?摩根斯坦利香港有这个职位吗?" :

这个”经理“指的是投行里面的一个title, 叫做associate,是比analyst高一级的一个职位。 这个是投行通用的职位,而且,他们的中文名片上印的就是"投资经理"。 所以不用置疑摩根或者其他行,是否有”经理“这一职位了。;-)

Analyst的确是投行的entry level职位,那么上升到associate,有两个渠道, 1。 从analyst 直接升上去,这个比例一般占到整个analyst人数的25%左右甚至更少(起码子墨当年的情形是这样)2。analyst 出去读了MBA回来rejoin这个行业,或者是其他读书前没有投行背景MBA毕业生进入投行,最开始也是作associate. 

其他的不必说了,但是子墨当初是属于第1类,就是没有去读书,直接被promote成associate了,这个是无法作假的,而且如果真的是有疑问或者兴趣或者有时间精力,托个朋友去MS查查,都是可以查到的。这个应该可以作为她作analyst的performance的一个参照吧。

子墨当初转去作凤凰,是发生在她被提拔成ASSCIATE不久,所以因为所谓”混不下去“才走,应该不是很可能。至于她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剧烈的转变,那只有她自己知道。但是我只能说,投行每年都有不同level的professional (小到analyst, associate, VP, 大到MD)都有可能有很unique,或者说interesting,或者说surprising的所谓职业或者行业转变。子墨并不是唯一一个。有些人的转变比她的更dramatic,比如去开了餐馆,去拉小提琴,回到学校(不是去读MBA degree)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同事,老板都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反而一定就被扣上”混不下去“的帽子?这不是什么多么可疑的事情啊。

那位开餐馆的,很成功了现在,那个拉小提琴的,也很happy,携英俊男友 (现在应该是老公了),过得很幸福, 那个回到学校的,后来又觉得投行还是比较适合自己,所以又回到投行了。所以这些都是personal choices。个人认为,勇于尝试,追寻自己喜欢的职业甚至是兴趣,值得欣赏。

说了这么多,我并无意为子墨高唱赞歌,只是觉得还是要以尊重事实为主,最好不要见到某个句子或者说法,和自己的assumption或者人生经验或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很快的下一个结论,而且这个结论还是用不那么nice的方式说出来。何必呢,是吧,各位看官  ;+)

子墨再怎样,起码也是Dartmouth + Morgan Stanley (同时还是表现top 25%的analyst, 被直接promote成associate)的,反观我们CD上很多人,坐在这里指点江山,挑这个的不是,挑那个的错误,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自己作出来给子墨 以及其他有”自我吹嘘“嫌疑的人看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并低调。

相信这里参与参与讨论得,没有一个是正在IB作得,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里八卦甚至抬杠; 不然怎么会不知道MS, GS, ML, CS的associate的名片的中文面,是不是赫然印着"投资经理”, 或者“经理".


支持,这里有些人就是把自己局限于一些可笑的ASSUMPTION ,做出一个可笑的推断。

我们学校还有个VP OF BANK OF AMERICA,这个感觉BANKER太BORING,跑来搞什么CROSS-CULTURE研究,要是换了中国人更不可理解了。

子木不管怎么样,还是个美女。开个玩笑,书能读的这么好的美女可能这论坛上不多吧,为什么攻讦她的全是女生呢?

29#
发表于 2007-5-7 08: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苞米在2007-5-6 23:48:00的发言:

在北美的人基本都知道这个JOKER。现在通信这么发达还这么肆无忌惮,令人侧目。

还有,听她在《神秘朝鲜之旅》里的英文,实在不敢相信她居然在美国读过本科。我接触的几个国内专科F2转美国普通大学F1本科,三四年大学混下来怎么也不至于说成这样。至于她提问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商,就见仁见智了。

英文问题,老大难了。不是从小在国外长大,英文始终是个问题,不管她在国外呆了多长时间。

你又能比人家好到哪里去呢?很简单的我去上学,我去看病,你能说的好吗?

至于提问,这不是一个主持人能决定的,每个节目其实全是制片和策划设计好的。再说了作为一个中国人,问人家工资多少太正常了,你不问吗?

30#
发表于 2007-5-7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能不能先搞清楚一下,BOA总体属于商业银行范畴,他们有IB,但是规模小,通常没有把他们归入IB类。您那位VP如果是在commercial bank, 做的事情是会比较boring,如果在BOA的IB部门,那么如果deal不多,老做due diligent也会boring.

我是女的,曾长什么样子我也不晓得,主要是看了一楼的文章觉得好笑,今天休息上来聊2句,并不说明我很空,当然我也没有几天不睡觉那种。当然也不是因为她是女的我就特别注意一下,这点和您不太一样。

大家出门读书,过多少年在美国英文提高到什么水平,都是有个基本概念的。所以老美听你英文说得好,会顺带问一下,在这边多久了,是否10年了。这个大家国人心里都有数的。苞米没有瞎掰。我上学就别提了,就是看病,都能说好英文,如果有些不懂,去以前我会查一下金山词霸。在这边也有2年半了,也可以开始和老板开开玩笑了。

作为一个哪里人,问人家工资都是不礼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8 19:4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