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35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适合我的阅读方法兼请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4 18:42:00 | 只看该作者

适合我的阅读方法兼请教

xdf的阅读网络课堂听了讲义和三分之一的文章,决定听前辈的意见,开始og。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觉得没耐心听了:)


我以前考过gmat,对我而言,阅读(我强调读懂)在整个考试中的重要性。


我现在读完了一半多og的阅读文章,没有计时间,从头到尾的读,不作任何笔记,尽量不回读。我对自己要求不高,一天4篇文章。文章太短就5-6篇,压力不大。开始做的时候一篇文章大概要错2-3个/6-7个问题。现在大概能控制在0-2个,不过可能这跟og一半以后的文章普遍比较短小容易读有关系。自己觉得阅读的感觉在一点一点培养起来。其实不奇怪,平时别的素材读的多了也会有提高,只是gmat的文章是浓缩的精华,在结构上堪称精巧,很适合培养阅读的感觉。


体会:


1。难句和单词量是基础。


2。NN们都说阅读的两个关键:结构和细节(主要的出题点)。


对于结构,我是争取一遍读下,“想读”——我发明的词,文章的结构(逻辑关系)不仅要在每段读完的时候总结一下还要在全文读完的时候回想一下(最好是不看原文,这跟暂时记忆能力有关,是可以培养的)。一遍读下来就是有些细节不清楚或者没读懂也没关系。以前没读懂细节我心里会发毛,现在会安慰自己,我们现在看中文的报纸不就是这样吗?读懂大意,可能会忽略一些小细节,但并不影响理解。我想,对英文能读到象读中文一样,不注重词、用法,而注重理解和运用,应该是我们要达到的能力,足以应付以后学习的能力。何况,不是每个小细节都会考到的。呵呵,安慰一下自己。而且,这种对整体的把握,能让我摆脱每道题都回原文定位的毛病,以前不回原文定位就不踏实,而且也是很容易出错,自己都不确定。但现在发现对于主题、态度等抽象一点的题目,完全可以凭理解来作对,甚至有些可以和逻辑题一样直接预测出正确答案。从og的解释中,我发现,其实和xdf老师讲的很不同的一个理念是,xdf的老师常常强调准确定位在一处来答题,而og的解释往往会找到文中的两处三处句子,对他们整体的理解才能答对题。我想,这应该说明,og更注重对文章的理解和全文结构的把握,而非阅读技巧吧。


对于细节,我的感觉进步很慢,我希望达到的是在看文章的同时,能意识到一些细节的出题点。记得我一个考了780的师姐的老教材上总是用笔勾的密密麻麻,都是一些特征比较明显的提示词,看见这些词就意味着可能是一个出题点。网络课堂上也说,开始在书面上作体为什么要用笔把这些词都勾出来呢?就是为了培养感觉,形成习惯。在电脑上作体时就自然而然会有这个敏感度了。而我好像总顾不上。今天看前辈的文章,觉得在第一二遍总结的时候,从题目反过来去找细节的出题点和出题特征,也是一种办法。


3。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到逻辑。我觉得现在看逻辑,至少是题干和题目就很快。语法我还没怎么开始,没有发言权。


4。本来打算把48篇做完了再回头来看,所以做第一遍的时候只针对做错的题看了看og的解释,而且很多解释还不是很理解,就先放下了。但是今天看前辈文章,受到了启发,不如回过头来先把前面做过的文章,好好总结一下,做一篇是一篇,形成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在总结前20多篇的基础上再去做剩下的一半,估计效果会更好些。而且能保持新鲜感。


5。高强度才能形成感觉。长痛不如短痛。


疑惑:


1。81篇是指og48+老教材吗?关于gmat的阅读到底最全的有多少篇?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呵呵,笨呀。不想花时间找了,好心人告诉我吧。


2。大家第一遍都是怎么看og的解释的。是每个选项的解释都看吗?如果看不懂怎么办?我经常是觉得我的解释和og不一样,但是一样能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的。


3。第一遍的总结的目的是什么?要达成哪些目标呢?


谢谢。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开始对着rc分类表格开始做剩下的og文章,一个多小时做了3篇45-55页的新老观点型,其中两片自然科学(我最怵),一篇社会科学。然后对着答案比较仔细的看,大概能想起来答案解释中的一些引用的文字的大概位置,所以没有怎么回原文看。每篇错一个,但是因为没看时间,估计时间是超了的。


希望通过把og48里所有新老观点题做完,总结出点感觉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21:04: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发现,在对文章套路和题材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可以同时总结题型。


问题:


“推导题”从概念上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题上,很难从提干直接与“观点题”进行区分,如果能直接区分,倒是可以更容易出思路。因为推导题是文中没有直接说的,需要推导过程,infer...而观点题是对文中直接陈述的文字的改写。如果能清楚地去分开,针对推导题就可以不要原文定位,直接靠理解。而观点题最好回原文去找到相关文字。


这样理解对吗?


地板
发表于 2005-10-26 21:29:00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坚持坚持


不需要太多理论,真的不需要。 反复研究文章!


FOLLOW YOUR HEART!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8 14:41:00 | 只看该作者

3ks


6#
发表于 2005-10-29 14:10: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看了你的文章也给了我一起启发,希望作题的时候确实能发挥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1 07:2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