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1750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9-8-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 阅读1 Which is the best language?The answer, in the end, is in the ear of the beholder
- 阅读时间3min28s 整理时间14min57s 合计18min25s
- structure
- 1-2:引入-本国人和外国人对同一门语言的同一规则的截然相反的看法(法语和德语中你和您的尊称的区别)
- 3: 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区别主要在类似 tu-vous distinction这样的差异区分上
- 4-6:Dixon的书认为语言并没有优劣之分,一门语言distinction的多少直接决定语言是否能被学会
- 7-8:FP的研究表明,语言中存在 trade-offs,容易学的语言可能信息表达就不够给力,某种表面的劣势可能是另一种情况下的优势
- 9:Dixon的比喻-语言就像定制化的房子,优劣应该由使用者来评判
- vocabulary
- dictum 声明
- A dictum among linguists is that languages differ not in what they can express, but in what they must.
- nuanced 细微的
- the most nuanced discriminations
- discretionary options 任意的选择
- beauty or art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固定搭配表示个人的主观感受的意思,这边由于语言跟声音相关,巧妙地把eye改成了ear
- 阅读2 French Woman Composer
- 阅读时间 3min06s 整理时间 12min32s 合计 14min38s
- main idea
- 现象解释:女作曲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歌剧界取得成功的原因
- structure
- 1. 法国歌剧作曲界的女性作品数量一直稳定在个位数,但是1770-1820激增到40多部作品,并且出现了C和P这样写出了超级流行作品的大佬;但是之后女性作家和作品的数量又下降了
- 2.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时期的作品突然增加?
- 1. 歌剧走进通俗大众,不同类型的歌剧需求增加,同时作曲家竞争更激烈
- 2.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使得歌剧院机构更加民主化,使用了更加透明公平的裁决机制,吸引了女性作曲家参与
- 3. 法国大革命催生了新的剧院,给女性作曲家们提供了更多机会
- vocabulary
- an impartial tribunal 公平的裁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