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了解美国薪资的五种渠道:西方媒体华尔街日报(WallStreet Journal),求职网站Glassdoor,美国移民局(USCIS)公布的H1-B申请数据,美国劳工部(DOL)公布的H1-B劳工证数据,以及Blind、level.fyi等论坛。
对于每个渠道,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薪资数据的来源、计算方法与可靠程度;二、覆盖的公司范围;三、岗位的覆盖度,是给出同一个公司不同岗位的信息,还是只给出了一个公司平均值;四、薪资的精准度,数据类型是样本点、还是平均数、中位数、最大最小值、置信区间,是否区分了基本工资、奖金、股票;五、数据的可得性,比如是否收费、检索的难易度。在五个方面的分析中,本文也会以具体公司和岗位为例,比较不同信息渠道的优劣并打分。
1.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来源与可靠度(★★★★):有超过1,000家公司公布了员工待遇(Compensation),Wall Street Journal (以下简称WSJ)整理了这些数据。WSJ作为西方知名媒体、广大金融行业边缘员工(those who work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 withoutactually being in the markets)的日常读物,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公司覆盖度(★★★):该数据的缺陷是只覆盖了大型的美国公司。其中并没有包括像瑞士银行CreditSuisse,英国银行Barclays,德国车企BMW等这种大型外企,也没有Zoom,Uber,Slack这样最近上市的美国公司,更没有Airbnb,Pinterest这种独角兽。
岗位覆盖度 (★)与薪资精准度(★★★★):WSJ只公布了每个公司薪资的中位数。这个数据更适合于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比较不同公司的待遇,而非深究每个岗位的情况。 在上方的散点图中,虚线是每个行业薪资的中位数,我们可以看到行业薪资从高到低依次是:能源(Energy)> 科技(Tech)> 金融(Finance)> 健康(HealthCare) > 工业(Industry)> 消费品(Consumer)。在金融行业中,GoldmanSachs ($136,513)和Blackrock($136,313)这样高声望的公司的薪资可以逼近Microsoft($167,689)和Nvidia($155,035)这样的科技公司,但和Alphabet(Google’s parent company, $197,273)和Facebook ($228,651)还是有很大差距。 此外,中位数比平均数更加合理,因为中位数不容易被高管这样的outlier拉高。
数据可得性(★★):WSJ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该数据渠道是收费的。
链接: 2018年统计数据: https://www.wsj.com/graphics/how-does-your-pay-stack-up/ 2017年统计数据: https://www.wsj.com/graphics/ceo-salary-vs-company-performance/
2. 求职网站Glassdoor等
来源与可靠度(★★★★):常见的求职网站,比如Glassdoor、LinkedIn、ZipRecruiter、Indeed,会向用户匿名征集对公司的评价(Review)、薪资(Salary)、面经(Interview)、福利(Benefit)的信息。下面以Glassdoor为例。
公司覆盖度(★★★★):Glassdoor覆盖的公司很广,包括各种大公司、小公司、美国公司、外国公司。
岗位覆盖度(★★★★):Glassdoor覆盖的岗位很广。以Bankof America为例,在功能上,你可以搜到从HR到QuantitativeFinancial Analyst到SoftwareEngineer各种岗位;在级别上,能搜到从Analyst到ExecutiveDirector到ManagingDirector。
薪资精准度(★★★★★):你在Glassdoor上看到的某个公司某个岗位的薪资并不是单个的数据点,而是统计数据,包括薪资范围(Range)、平均值(Average)、统计数量(Count)。Glassdoor也会区分基本工资(Base)、奖金(Bonus)、股票(Stock)、提成(Commission)。根据楼主的观察与经验,如果我看到一个岗位的薪资范围是78k到110k,那么我拿到的会是78k[微笑]。
数据可得性(★★★★):有的求职网(比如前文提到的Glassdoor)专门设置了薪资(Salaries)板块;有的求职网站则是在各个职位的申请页面里给出薪资的估计;还有的网站让用户回答问题(比如行业、岗位、工作经验、地理位置)来估计用户的薪资。
链接: Glassdoor链接:https://www.glassdoor.com/ LinkedIn链接:https://www.linkedin.com/ Indeed链接:https://www.indeed.com/ ZipRecruiter链接:https://www.ziprecruiter.com/ …
3. H1B工作签证-USCIS美国移民局为了更好地保障美国人被雇佣的权利、防止移民抢美国人的饭碗,美国移民局(UnitedState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以下简称USICS)会定期公布外国人利用工作签证(H, L, O,部分F类签证)在美就业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每个公司向USCIS递交H1-B申请(H1-BPetition)的数据。因为H1-B数据可得性高且适合应届国际学生,本文只分析H1-B签证的数据。
来源与可靠度(★★★★★):USCIS公布的数据非常可靠,其来源是一份份真实的H1-B申请(除去极少数的fraud)。向USCIS撒谎、提交虚假的H1-B申请是联邦重罪。
小贴士:不同种类的H1-B每份H1-B申请对应一名雇员(受益人)的一次H1-B申请。同一名雇员可能在同一个财年拥有多份H1-B申请,比如由不同公司提交的H1-B申请,适用于跳槽的H1-BTransfer转移,适用于公司内部换组、变更工作地点等的H1-BAmendment修正,适用于续命的H1-BExtension延期。H1B工作签证一般先给3年,到期后能再续3年,绿卡排期开始后(I-140表格获批准后)能无限续。
公司覆盖度(★★★★):每个财年,USCIS会统计并公布所有向USCIS提交的H1-B申请(H1-BPetition)的数据。无论某个公司是提交了一份申请,还是一万份申请,你都能在USCIS公布的数据中找到她。因此,从USCIS公布的公司列表来搜寻愿意sponsorH1-B的公司也是不错的主意。
小贴士:Amazon招收大量应届生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型科技公司Microsoft、Google、Apple、Facebook的ContinuingEmployment的数量大约都是InitialEmployment的三倍,而Amazon的InitialEmployment的数量却超过了ContinuingEmployment。楼主认为这是由于Amazon招收大量应届毕业生,所以第一次申请H1-B的应届生特别多。
USCIS统计的是实际提交H1-B申请的公司实体(Petitioner),而非实际控制其的母公司。比如,WSJ只报道了Amazon的薪资水平,而USCIS公布的pdf或者csv文件中则区分了诸多与Amazon相关的公司(虽然薪资也没什么差别)。这细化了公司,也增加了搜索困难度。
岗位覆盖度(★):USCIS只公布每个公司的所有H1-B申请的薪资的中位数。所以和WSJ的数据类似,这个渠道适合比较不同公司的待遇,而非深究具体岗位。对于留学生而言,这个渠道比WSJ更有参考性。WSJ统计所包括的许多岗位并不为国际生提供H1-B签证(H1-BSponsorship)。
薪资精准度(★★★):如前文所述,USCIS只给出了每个公司的薪资中位数。需要注意的是,H1-B申请上一般使用基本工资(Base Salary)作为薪资,不包括奖金(bonus)和股票(RestritedStock Unit,简称RSU)。因为,雇主需要有能力向员工支付H1-B申请中的薪资,而奖金(Bonus)数量不定、股票价格波动(科技公司通常在入职时确定给员工发放的股票数量)。因此,对于向员工发放大量RSU的科技行业,USCIS公布的薪资低于员工的整个包裹。
数据可得性(★★★★):在USCIS官网上能找到各种关于H1-B统计数据与报告,内容包括雇主名称、申请数量、受益人(员工)薪资、学历、职业、国籍、性别、年龄的分布状况。数据类型包括pdf和csv。
链接: 2018财年(2017年10月-2018年9月): https://www.uscis.gov/sites/default/files/USCIS/Data/Employment-based/H-1B/approved-h-1b-petitions-by-employer-fy-2018.pdf
2017财年(2016年10月-2017年9月): https://www.uscis.gov/sites/default/files/USCIS/Data/Employment-based/H-1B/approved-h-1b-petitions-by-employer-fy-2017.pdf
更多年份与分类数据: https://www.uscis.gov/tools/reports-studies/immigration-forms-data
4. H1B劳工证LCA - DOL美国劳工部
数据来源与可靠度(★★★★★):雇主在为每位受益人(员工)向USCIS提交H1-B申请之前,还需要向美国劳工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rbor, 以下简称DOL)提交Labor Condition Application(以下简称LCA)。每份H1-B申请会对应一份LCA。DOL同样会公布LCA的数据。 h1bdata.info(网址https://h1bdata.info/)整理了DOL公布的LCA数据,每条记录对应一份LCA。每条记录包括雇主(Employer)、头衔(Title)、基本工资(BaseSalary)、地点(Location)、LCA提交日期(SubmitDate)、LCA生效日期(StartDate)、案件状态(CaseStatus)。
小贴士:从提交与生效日期推测H1-B申请的类型对于盈利性公司的岗位,我们还能从LCA的提交日期与 生效日期推测出,某签证是H1-B的初始(Initial)申请还是适用于跳槽的H1-B转移(Transfer)、续签(Extension)。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每年二、三月份提交(因为USCIS在四月第一个工作日开始接受首次H1-B申请,而LCA需要在这个日期前提交)却在六月到九月才生效(首次申请H1-B只能在当年10月1日之后生效)的是第一次申请H1-B的;其他为转移(跳槽)、续签H1-B。
公司覆盖度(★★★★):被DOL认可的LCA是H1-B申请的前置条件。因此,该渠道覆盖了所有向USCIS提交H1-B申请的公司。
岗位覆盖度(★★★★):在h1bdata.info上,你能搜索到所有岗位的薪资数据。但是你不能看到受益人(员工)的信息,比如受益人的工作经历、学历、年龄等。
薪资精准度(★★★★):该信息渠道更适合于不同级别对应不同title(比如Analyst-> Associate -> AVP -> VP -> Executive Director -> ManagingDirector)的金融行业。在科技行业,不同级别的Individual Contributor的title都是Software Engineer(比如下一节提到Google的Software Engineer的基本工资从$108,000一直到$315,000),你很难判断自己应该获得其中哪一个范围的薪资。
和USCIS公布的H1B数据一样,DOL公布的LCA数据只包括了基本工资(BaseSalary)。
数据可得性(★★★★):你可以在网站 https://h1bdata.info/ 上根据雇主(Employer)、头衔(Title)、地点(Location)、年份来搜索H1-BLCA数据。下面就以该条件为例: Employer==‘Google’ && Job_Title==‘Software Engineer’ && Location==‘MountainView, CA’ && Year==2018 如下截图所示,该条件能搜索到2,313条记录!BaseSalary在$108,000到$315,000之间;中位数为$136,000,这也印证了本文上一章(3. USCIS - 数据可得性- 2018财年链接)中USCIS公布的数据显示Google的Median Salary为$140,000。
链接: https://h1bdata.info/
5. Hear and Say 道听途说还有一个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了解薪资的方式当然就是道听途说啦。而许多论坛应运而生,常见的有一亩三分地,TeamBlind(以下简称Blind)和levels.fyi。这些论坛上有用户提供的薪资,也有丰富多彩的讨论。
Blind:Blind是一个社畜的匿名论坛,用户群体主要为科技行业从业者。上面有许多主题的讨论,比如Uber裁员、小公司管理岗位与大公司IC岗位的选择、金融行业是否值得、等等。Blind需要用工作邮箱注册;以edu结尾的邮箱也能注册,但是只能看帖,不能发言。Blind能在移动端App或者网站(https://www.teamblind.com/)上登陆。
levels.fyilevels.fyi (网址:https://www.levels.fyi/)上有用户自爆的薪资。如下图所示,level.fyi的一大特色功能是对比不同公司的级别(Title),比如Facebook的E4略低于Google的L4,Google的L3对应Amazon的SDE I。
6. Summary 总结 下图是对不同渠道的各个方面属性的总结。
6.1 Enumerations and Comparison举例与对比楼主钦点了几个科技公司与金融公司的岗位对比并分析了不同渠道薪资的差异。
在上图中,对于Bankof America,J.P. Morgan这些金融公司而言,WSJ的薪资中位数低于USCIS。楼主认为:这是由于Bankof America,J.P. Morgan存在teller等低收入类岗位拉低了薪资中位数;而这些低技能岗位并不符合H1-B工作签证特殊工种(specialty occupation)的要求,所以不会出现在USCIS公布的H1-B数据中。Amazon的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因为Amazon有大量warehouse的员工。
而对于Facebook,Google,Microsoft这种科技公司,情况则悄悄相反,USCIS的薪资中位数低于WSJ。楼主认为这是由于WSJ统计的待遇包括了股票、奖金等,而USCIS只考虑了基本工资。
在各个渠道,几个科技公司的待遇差异都保持了一致性:Facebook> Google > Microsoft > Amazon,这印证了各个渠道的数据的真实性。(这并不代表不同科技公司的优劣,具体待遇也因岗位、经历、面试而异!)
6.2 Karma万般不带走,唯有业随身最后,引用一段Ray Dalio在Principals 中的话,帮助大家摆正心态。 " While making moneywas good, having meaningful work and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was far better … … It’s senseless to have making money as yourgoal as money has no intrinsic value – its value comes from what it can buy,and it can’t buy everything. It’s smarter to start with what you really want … …Making money was an incidental consequence " - Ray Dalio
金钱确实是你需要的东西,但是它不是你需要的唯一东西。一旦金钱能满足你的基本需求,它也不再是最重要的东西。除非你是关心自己在福布斯财富榜上的排名的川普[手动滑稽]。
无独有偶的是Peter Carr在How I Became a Quant: Insights From 25 of Wall Street’s Elite一书中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 my advice is to see it as a calling, not a job. The money is incidental. It comes and goes. A good idea never goes away and if you arelucky, you’ll have a few before we all fade away into obscurity." - Peter Carr
如果你对留美工作感兴趣,欢迎阅读:
如果你对福德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的数理金融硕士Masterof Science in Quantitative Finance (MSQF)感兴趣,欢迎阅读(感谢Fordham的学长整理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