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8842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3-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sssscc 发表于 2019-4-14 04:33
谢谢大佬回复,您关于国内本科也说的没错,但是我也没归咎于本地与否上面,计量经济学荷兰人的淘汰率显著的比中国人更高。。他们基数太大了。。。。我怪的是我当时高考报志愿没选理工科,比起他们少了那个一两年的机会,主要是这个,我个人依旧认为那些计量读下来的人和他们国内两年理工科训练关系太大了(就我认识的计量本科生来看,国内大学理工科就读经历和计量读下来关联度非常高)在这个问题上,专业比学校更重要,那个港口大学计量,在二本数学读了两年的朋友,跟我说他们大一大二的数学知识他在国内大一大二基本上都学过了(他们大一就开始上专业课) 交换也很难选数学课的(学校会强制要求你修大比例的经管课程而交换学校给学生开设的交换课程也很少有数学课),我们的elective就是叫做minor,都是固定好的商科minor选择包,只能从几个商科方向里选择,所以确实头大。 还是谢谢您的交流和指导,不可否认这个话题聊深入以后我是有点带有个人情绪的,因为在欧洲确实过得不开心,所以一开始就控制尽量不想谈,后面没忍住,您说的也没错要是决心足够怎么样都有办法转码而且并不是很难,但是我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1. 本地人淘汰率高是因為和歐洲的大學教學理念有關: 都該有受大學教育的機會, 但又要保持大學的學術要求, 所以就寬進嚴出, 盡量給了進大學的機會, 但把關就不放鬆, 結果自然死一堆.
2. 高中有沒有理工科當然和大學讀不讀得上STEM有極大關係, 但那個就和是哪個國家讀的高中的問題了. 這是你個人選擇的鍋, 和歐陸/中國大陸的體制無大關係.
3. 我比較奇怪的是, 你們economics major的, elective不能選EME/OR的課的嗎? 數學系的課沒英文版的我能想像.......但本系的都不能選?
4. 其實國內讀了兩年本科才去歐陸讀year 1的自然有優勢: 人家可以多讀了兩年的
要是講學制,該是Europe year 1 vs China year 1的。
這種玩法要是能接受的話,那去加拿大讀2nd bachelor也不是任何問題了 - 都是多花了兩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