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8092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2-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well。。。legacy的话,我还是大致知道的。。。affirmative action什么的,哪天等我空了也可以接着讲下去。。。对于local born (绝大多数study的研究对象),美国在西方国家里upward mobility差这个,也是众人皆知吧。且不要说比不上北欧一类,就算加拿大,也好多了。
‘味道和偏向’=‘选择性陈述事实’。这是个中性的东西,因为没人可以全面客观,不带任何偏向。我在这里指出这位层主言语倾向所谓向上爬的人,而非elite。我个人并不share这个perspective(无论国籍,elite起码有份伪装出的open mindedness,爬上去的于连先生之类,就good luck了)。比如,我是认识可以自费去ivy/top大U,文理学院的本科生(补充下,本科的话public school招国际学生的时候钱更加紧要点,private有时候还会给国际学生大笔的奖,public基本没有),但是人家绝不是只有钱,也绝不是只拿钱买进去的。事实上中国高考制度也同样越来越倾向于城市中产阶级往上,各种寒门不再出贵子的讨论也不是一两日了,数据到处都有。为了要录取某些有connection的人,降低录取分数线之类的事情,我也是见过的。近年兴起的自主招生什么的,各种类似美式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的搞法暂且不详细展开。system很难相比(我私认为对出身不好又ambitious的有为青年,选专业比选国家重要),个人的opportunity set才是可以比较全面的比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