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个月时间二战710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成绩,即使是在职,能考上750的牛人也大有人在。在这里只是希望能够给将要或正在奋战的CDers提供一些参考,或者说,增加某一些经验的可信度吧。 先介绍下个人背景: 北京某重点大学研究生,4级6级一次通过,成绩普通(都是没复习就上考场,嘿嘿),工作一年多。平时工作中完全不使用英语。 一战成绩:M 50,V 32,AWA 4.5,Total 690; 二战成绩:M 51,V 35,AWA 4.5,Total 710 决定进入备战是在06年的12月份,之前的11月份加班比较凶猛,全月下来平均每天也就是睡5-6小时的水平。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07年的春节前,所以12月中到1月中这一个月时间的复习,除了在CD上看前人的心经,就是背单词了。 因为我4、6级没有复习过,尽管之后的研究生阶段经常做大量的英文文献阅读,但是对于单词量确实不是很有底。背单词用的是《GMAT词汇思马得记忆法》,一本64开的小册子,加上老俞的单词串讲录音。三遍下来之后基本上差不多了。而且,我发现背单词有一个附带的效果,就是让大脑英语学习这块功能慢慢地激活起来,并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对于接下来的复习是很有帮助的。 接下来就是进入阅读、逻辑和语法的专项练习了。一战的准备我主要使用的就是OG,然后逻辑方面还加上了feifei的逻辑题。这样子做下来各单项的题量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因为材料里面除了答案之外并没有什么解释,所以如果不自己做回顾和总结的话,那么单纯堆砌数量对于解题能力和正确率的提高其实并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即使是能够较早下班,等回到家收拾好之后,每天一般也只有3小时左右的时间来练习。所以一战之前我的专项练习并没有做太多的回顾,这也为一战的遗憾埋下了祸根。 一战之后,根据结果和考场上的感觉,重点加强了语法的练习。这时主要使用的是findjuhl-1.1的Prep_SC笔记。这套材料可以说完整地做一遍下来,每道题都认真研究后面的分析的话,对于SC的提高是有很明显的作用的。这点我从一战前的模考和二战前的模考中SC的正确率就可以明显的体会得到了。 模考主要用的就是GWD,然后加上Prep和Prinston。正如很多大侠说的那样,模考并不是说明你一定能得多少多少分。从模考中,需要寻找的是两点:1.自己需要强化和补足的弱项;2.做题的pace,尤其是后者。如果做到后面发现时间不太够,那么只会导致自己的慌乱和正确率的陡降(除非有随手点也能连续点中正确答案的RP,不过我想大家应该不会把宝押在这件事情上……)。而模考的分数,其实并不一定能说明什么问题。例如我做prinston和prep,6套题就只有一次是在700以上。 接下来是机经。机经真的很重要,对于math来说可能就是让你提前避开一个自己可能会一脚踏进去的陷阱,对于verbal来说一道RC的机经可能就帮你省下几分钟的读文章和理解的时间,换算一下可能就是两道SC或者CR。不过看过我的机经的CDers也会发现,我考前一天刚好换题库,所以只好裸奔二战。因此,看机经在考试时能带来意外惊喜,但是做好裸奔的准备是必要的。如果觉得自己实在是需要依靠机经来博高分的话,那么建议选择非换题库高危时段前后的考试…… 罗里啰唆写了这么多,到这里深刻体会到诸葛亮在《前出师表》的末尾提到的“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感觉。希望这篇东西能够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帮助,那样就好了。 深深地感谢CD这个大家庭,感谢在这里一起奋战一起因为不甘现状而为了未来努力的朋友们,感谢在论坛里分享经验心得的每一位大牛和非牛们,感谢在我一战失败之后鼓励我的素昧平生的朋友们。接下来我要转入面对iBT和申请的战斗了,今后一段时间还要和大家一起努力。最后,希望每一位逐梦者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1 0:19:2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