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大学四六级优秀,大四曾考过T,600。高龄考生,8年工作经验。目标Top20。GMAT目标730+ 工作中经常需阅读英文材料,但写和说用的较少。平时工作比较忙(但肯定没有四大忙),有30%的可能加班,不加班的日子里,每天睡前能有3-4个小时。断断续续复习了3个月,最后请了一星期假冲刺。11月17日北京一战690,M50V33。得到这样一个结果真是不甘心,不过回想一下,也的确有很多值得总结改善。 主要总结教训: 1,考试的时候太紧张,太紧张!我虽然深知我不属于擅长考试的选手(大考一般都低于平时水平),但这次的确还是太紧张了。戴着耳塞,一直能听见自己的心跳。Verbal的时候,经常空读,到后来31题时,还剩15分钟,更加紧张,最后一个短阅读,基本没读明白,瞎选了几个。最后一题打算最后一秒再确认,却忘了,还有个yes or no,结果最后屏幕显示我超时,我靠,不知道这是不是又扣了我10分。 2.太紧张其实源于自己准备不足。复习时,我分析自己的弱点在SC,因此一直很重视SC。到临考前,OG的SC过了两遍,总结了一遍,CR过了一遍,没总结;RC只是做了一遍(自认为阅读尚可,结果考试时出岔),GWD做了5套,只分析总结了其中3套。临考前5天,prep的320题,看了200题,将注释中的要点总结了一遍。然后PP3模考两次,一次720,一次730。总以为差不多720、730,至少混个700没问题了,结果上机考试,发现SC似乎要比prep难一些,一紧张,原本就不甚熟练,一下就有点儿抓狂了。考前对niuniu写的“找感觉”的状态印象很深刻,我在考前似乎找到了SC的感觉,但是回头翻了翻人家的经验总结,人家OG的SC反复看了3-4遍,GWD也都横向总结过,我花的功夫还是太少,太少。真正的大牛还是建立在实力+汗水之上的。 3.太紧张其实还源于自己实力不足。如果长句,难句能轻松看懂,达到看中文的水平,这些考试肯定不是问题。当初也曾打算看《杨鹏难句》,但看了几页就扔一边了,这真是失误。而且,复习到后期,我越来越觉得,写作、阅读、逻辑、语法,N多相通之处,其实都源于对英语的实际把握能力。 4.还是精神上重视不足,从5月份动了念头,到8月份开始启动复习,这就浪费了三个月。原计划十一之后的一周考试(连着大假可以冲刺),结果9月份才去报名发现早就满了。不得已选了11月17日,还是别人退考的,后来才知道是裸奔地带。。。而且IBT至今还没报上,申请08年已经没戏,只能推迟一年。郁闷! 5.有计划没执行,慢慢吞吞磨磨蹭蹭,直到国庆,我才把OG黄皮+紫皮过完一遍。真正进入复习状态是10月份以后。每天3小时,但还是经常上网看看这看看那儿,浪费了至少一半时间。 根据如上总结,我认为我的失败主要源于实力不足+准备不足。现在最想求教过来人,尤其那些有过二战经验的兄弟们,我的二战放在什么时候? 现在有两种考虑: 1。趁热打铁再冲刺1个月,元旦前二战,再复习中至少达到750的考试水平,考试时至少730(我肯定不属于临场发挥型) 2。既然申请明年已经来不及,而且今后要出国,英语肯定要打好基础,而且还要考ibt。那么打算接下来先用3-6个月,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从提高英语实力的角度抓一下英语,然后再ibt和GMAT,大概在明年7月份之前考完。 不知大家有何建议,现在非常需要大家的声音。郁闷之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8 9:47: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