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research postgraduate的申请竞争日趋激烈,本已打定主意直接读个taughtmaster就业了事,但发现hkustgz的新项目机制有趣,就随手投了,没想到竟获得offer,与版中的各类欧美top校相比实在相形见绌,但仍叫我颇感欣喜。 但读博与否将导向两个截然不同的路径,每日纠结焦虑,想来问题之核心便是两个“虚”与“实”。 1. 读博与否的方面:学界之“虚”与业界之“实”。 业界之“实”,“实”在路径之明确。我已在一深合兴趣的岗位实习半年,老板重复十几遍要我一直在这里干下去保证留用,他与我配合默契三观融洽,实是业界不可多得之上司。且公司名气在业界颇高,薪水亦颇丰,三五年后收入不亚于清北长欧之AP,往后则或更高。只是工作实属繁忙,仅实习便每日需干到十点左右,周末也常有任务,实无自我之闲暇,既没空读闲书自我修炼,也无暇与亲友畅游。想着就此活下去,虽薪酬颇高,但恐操劳间一晃白头,人生无趣。
学界之“虚”,“虚”在未知的广阔空间。我对学习各类知识很感兴趣,也愿意专心钻研学问,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读博或许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一切我感兴趣的问题,花四五年时间去广泛吸取大量知识,并将其内化,在我看来是很有意义的。但又觉纯粹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商科的学术研究未免过于脱离实践了。有点过度地讲,即便世上无FF Model或BSM Model,金融市场照样会有序运转,社会也不会糟糕几分。而一篇顶刊paper可能要花费青年学者几年青春,但其中很多文章的引用都不及10,更遑论其余刊物了。想到我如果投入一生去钻研一个对世界毫无价值的方向,又颇感失落了。我去看了一些港校PhD的JMP,其中不少让我不禁去想“真的有人在意这个问题吗?”,或许只是为拿教职,而拿了教职后又会换一个方向发文以拿tenure。可即便是tenure大多也赚得不如业界多,艰难程度则更高。是为了社会地位或名气吗?可大多有社会地位的学者不都是在研究与社会紧密联系的问题吗,比如林毅夫。
又在想是否可以虚实结合,即读博但毕业后去业界,似乎是最符合我兴趣的选择,但当前业界还是少有适合博士的岗位,不知五六年后会是如何?现在看来学历通货膨胀的趋势愈发明确了。 2. 研究方向的方面:定性之“虚”与定量之“实” 我所说的定量是指偏Quant的研究,如这几年兴起的各类将ML,AI等技术应用在研究中的方向,抑或是数量理论研究;定性则指其反面,并非指毫无数据支撑的研究。
想与诸位讨论做定量或定性研究的发展路径,但无孰优孰劣之意,希望能够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定量的发展绝对是历史潮流,从早期将数学引入经济学研究,再到后来的统计学方法,以至如今的计算机技术,经济学/商科研究的方法在不断精进,尤其是如今如火如荼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不少都发在了顶刊。但似乎部分研究过度地将重点放到了模型或算法上,但于经济学/商科的理论本身并无什么提升。从历史经验看,比如过去的许多统计学方法,当时确是时代之前沿,而如今只需要一行代码便可完成。那么如果现在选择较为Quant的研究方向,未来是否有学术前景呢?当然,现在看来Quant还是非常实用的,若不留在学界,未来去业界的机会定是最多的,不论大厂还是金融机构都有需求。但又在思考,Quant是否具有局限性,即很容易被别人当作纯技术型人才,只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而得不到进步。
定性研究则更多注重事物的运行逻辑,多少有些形而上的意味,但若非十足功力却又容易落入空谈。理论研究自不必说,即便是实证研究,很多人也说会“讲故事”比“Regression Monkey”更重要。我其实很喜欢串联事物间逻辑联系的研究,其中抽丝剥茧很有意思,但又担心专注于这方面最终“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反倒不如Quant有一门扎扎实实的手艺。
由于ustgz学校较新,老师不多,若做定量方向则选Fintech系,其中老师多是数学,统计学或是计算机背景,无一做传统金融的,理论上可选香港校区的Faculty做Co-supervisor,但想来还是谁出钱就听谁的了,整体更偏CS在金融的应用。若做定性方向则选IPE(Innovation, Policy, and Entrepreneurship),有老师做和金融相关的内容,但也无金融背景的老师,整体更偏政策。 以上便是我近日的所思所想,若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或已有经验的前辈,望可以共同讨论、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