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四级600;六级580;托福99;之前考过一次GRE笔考,成绩令人吐血(V<500);之后去北美考过一次,更加吐血(v<400),所以对自适应考试留下了很深刻的阴影
复习情况:
阶段一:从OG12版开始,由于有full-time的实习加上申请的各种纠结,所以等到OG做完(我没有做OG的阅读)已经是10月7号了;本来一开始打算9月底就考掉,最后却一直拖到了10月30号。
阶段二: 眼看只剩3周了,其中有两周还是part-time的实习,我有点急,朋友给了我她在新东方的语法笔记,然后给我推荐了PREP详解3M版(PDF的那个版本),并且打消了我做SC大全的不切实际的念头(当然这是针对我时间不够的情况来说的);
倒数第三周不知道干嘛去了,没怎麽做事,只花一晚看了新东方笔记。之后实践证明由于看了同学的笔记,明显SC的正确率已经从78%提高到了80+%。
倒数第二周然后每天上下班地铁的时候做prep的题。我把prep详解版打印出来订成了9小本,然后每天做两本,但是做完了没有太多时间看,所以倒数第二周结束的时候只详细看过第一本。
最后一周,实习结束,但是由于其他各种事情还是不能完全静下心来弄GMAT,效率并不是很高,将prep的第2、8、9本详细研究过,并且手写做了语法点的总结,将新东方的笔记也重新排列组合了一下抄了一遍,这样印象就比较深刻了;看了20左右的A和I的范文
周一,晚上做了一套GWD,只错了6个,当时有点太兴奋,觉得原来GMAT就是这样,就懈怠了
周二,早上做了一套GWD,错了10个;看了逻辑、语法的JJ
周三,按照考试的时间做了Q+V的prep软件模考,710,因为开始要求不高,觉得能上700就够了,开始颓废看珠光宝气,本来打算弄作文模板的也搁置一边了
周四,按照考试的时间做了模考,720。但是跟我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这并不是很高的分,所以有点乱了阵脚;晚上开始狂看JJ,看了逻辑和语法这两天的补充部分,下了阅读JJ和数学JJ,由于考过GRE,所以只是把自己原来的模板翻出来敲了几遍。把prep剩下的几本只看错题快速过了一遍。然后开始看数学JJ,发现数学JJ有很多问题的答案还是不确定,郁闷了又看了珠光宝气。10点钟的时候继续看数学JJ,11点钟熄灯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数学本来就能考50,再看顶多考51,所以只看了50道左右就罢手了,开始转攻阅读,本本没电的时候就差几道题没看完
周五,7点起床,看完了阅读基金,敲了一下模板,出发去考试。本来想在地铁上看看自己整理的笔记,后来没时间就作罢了。
考场上作文部分,A还好,I以前GRE是靠高频的(我在北京和奥克兰考的两次都是前4大高频题),GMAT的I明显不太一样。数学我尽量放慢脚步,以前都是剩20+分钟,考场上面我只剩了5+左右,还是遇到了5道左右的JJ,所以如果时间充裕的同志们多看看数学JJ还是有好处的。唯一记得比较清楚的一道题是说99到199的奇数积是5的多少次方,JJ上写的是10,我原来也以为是,考场了多了个心又算了一次,发现其实是13。所以大家在考场上面千万不能以为有JJ就不用再算了。V部分由于我复习的时间太短,对GMAT的把握不是那么强,所以我一直无法判断题到底是越来越难,还是越来越简单。我只知道到了最后两道题的时候我心脏跳得我根本就无法判断题目了,可能是害怕分数跳出来又是当时GRE的那个惨状,我最后两道题几乎是手颤抖着随便选的,最后一道题是等机器自己说已过时的。
出分的时候51+41,760,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兴奋得差点叫出来
总结几点: 1、因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所以每次看PREP详解的时候一定是要放个本子在旁边记录,对的错的都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所以看完3本过后基本上所有的语法点都已经Cover掉了 2、JJ应该很有用,但是要注意用得恰当:数学本来就不错的就不用再多看了;逻辑JJ的话还是有挺多题会考到的;阅读主要是看文章,看到熟悉的文章过后至少心理上不那么紧张,容易安心下来做题,我的三篇当中应该有两篇都是JJ,一个是关于妇女工作的吧,记性不好,还有一个记不大清楚了。然后在做的过程当中还是很固执地选了和JJ不一样的答案 3、我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很随便很没有计划的那种,看了CD上面同志们的各种总结,觉得自惭形秽;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不喜欢长线复习的人的话,利用prep详解把握住SC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捷径。
废话这么多,最后还是要好好感谢CD,特别是那些整理JJ的同志们,真的很强大(恕我记性且当时很紧张,基本上没什么东西在脑子里面残留下来了)也感谢CD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知道,其实RP真的是可以爆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