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4312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0-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上海、亚洲大厦、一个小时前刚考完出来。虽然上海天气热得不行,内心却是冰凉冰凉的。我到现在还觉得有点不太真实,虽说是一战,但是分数出来的时候我还是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Q50,V居然只有20。。。。。当时就想跪在考场不起来了。
开始回忆:天气虽然很热,但是因为到得还算早,提前半个小时到了考场,注册、按手印,弄一弄乱七八糟的东西,心也算平静下来了,天气不是借口。
7月份出分政策改革,先知道成绩再选择是否取消(我果断取消!太没脸见人了)上来就开始读这个新政策的英文说明,也算是给你预热。
先是选校,我随便选的。但是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在加州怎么也找不到Stanford,后来才发现我选错了Program,选了个MA of Management(应该直接找到那个MBA,Full time)
上来作文,我个人觉得作文的寂静是最没有用的,写什么不是写。。。。但既然考了,就说一下,我抽到的是一家卖youth apparel 的服装公司叫CHC(缩写,原名太长记不清了,整篇作文我都是用这个缩写),之前5年销售都很好,然后准备开自己 own retail store,然后他的CEO是什么rock star,有很高的name recognition吧啦吧啦吧啦,然后建议我们赶快买这家公司的股票。
逻辑漏洞很多,挑着写就行了。我当时感觉,这场考试至少上手没什么太磕磕绊绊的地方,而且难得我这篇作文感觉打了快有650多个字时间还有充裕,索性把30分钟都用完了。自信度+1
然后是IR,上来居然是一篇阅读,真的是阅读,木有图表,木有数据,三个问题全是阅读问题。第一个问题考的还是逻辑,哪句话最能支持原文的推断,具体内容是economist与ecologist关于constrution new road的不同看法。
以下没有按顺序回忆,想到啥就写啥了:
2. 考了一个反函数,题干巨复杂,其实就是问你哪两个互为反函数(各给了一个范围,以免有两个答案)。
3. 一个600,000人的survey,做A,B,C三个人物,取了一个subgroup,占20%,然后一张图表,自认为A完成得比较好的占?%,然后算认为A做得好的人数是多少?subgroup里面认为做得好的又有多少?
4. 关于食品的新定义,一共这么几种:pesticide-free, no-GM(genetic modified), organice, natural, pure, 然后让你完成一家公司老板对于自身薯片所属类别的定义,前后两个。
5. 有一篇是关于Elk的,说它有两个种群,migrant和resident,然后文章说明各自在calf survival rate上的差异和优势,图表给的是一次为期两年的实验里,两个种群calf的死亡率,migrant 是24%,resident是18%,然后第三章图表是柱状图,说明calf死亡的原因分布:wolf, bear, hunting和lack of food,四种原因导致的死亡数量分别对应是migrant:9、8、3、2;resident:6、3、6、3;然后问你,死亡率谁高、resident死因是因为wolf多还是因为control of population多,resident是否比migrant多死250只,等等。
IR时间控制得不好,最后两三道题时间很紧张,不过反正是IR,我本来也不怎么看重,大概意思理解了之后就选了个感觉最近的。掐着点做完的IR。
休息时就喝了点水,放了点水,继续。
数学真记不清了,以前做OG的时候,模考的时候,时间都多出很多,模考的时候随便做了做,错了5道,Q也有50。所以考试前就想好,尽量放慢速度,以保证正确率。到了30题左右的时候,感觉好像有点失控,有两三道题没有double check就next了。不过后来证明是自己吓自己,考完还剩近15分钟。每道题都打了草稿,结果还是只有50。。。。。是不是只要不是全对最高只有50?小白不懂求教。
再休息,二次喝水,二次防水,吃了两口士力架。洗手间里洗了把脸,知道下半场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还吼了一吼。
先扯点别的。其实整个在职复习一直都是断断续续的,去年国庆节7天长假,抽空去报了一个XDF极速班(真的是极速,7天时间里把一般两个月的强化班内容全部过了一遍,从下午12点半上到晚上6点半),剩下的两个月都在刷单词。大学的时候考过老GRE,那时候没有背单词(!!),考了一个1200+3.5,感觉很不甘心,所以这次GMAT打算认真刷单词。按下不表。然后相对作文花的时间比较少,毕竟没有了Issue,光写Argument还是有一点底子的,重新拿出那本北美范文,自己理了一理什么七宗罪,滚了一遍模板,感觉差不多。抽空还帮别人修改了作文,还翻了翻北美地区的高分作文,感觉老美的思路更发散,写法也比较自由(毕竟人家是母语),没有什么模板。但是抓逻辑漏洞显然不及中国人,很多高分作文只写了一两个点,还是我们写的时候最后才写的那几个点。不过有些表达,稍微借鉴了一下,用没用到再说。数学怎么说呢,感觉略简单,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题目里挖的陷阱。不管OG,还是模考,回头复盘的时候都是伴随着一阵一阵的“啊呀”。所以数学就做了两遍OG,不再看了。
过完年开始集中精力突破Verb部分,但就是从过完年后,工作上的事情就发了疯一样的压过来。身处制造业,虽然和四大、银行等比起来简直不能叫忙,但是同是制造业一周平均加班4天,而且都是加到10点多,到家真的只能洗洗睡了,早上还要7点赶班车,说不忙估计也挺假的。所以留给自己复习的时间,就是中午吃完饭后的那短短半个小时,还要确保老板没有事找你,还有就是不加班正常回家以后的那2个小时。
不过我的复习策略一开始就出现问题了,这还是上了CD以后才发现的。我之前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阅读和逻辑上,从做语法的OG第一题开始,离考试只有1个月了;做完OG,离考试还有2天;OG错题全部review完,还有14个小时。。。。。。去考场的地铁上我还在翻自己总结的语法。
可能是Prep给的假象,我第一次模考居然是730,而且还是在Verb最后几道题没什么精力做的情况下瞎选的,那时候感觉有点飘飘然,觉得Q上51,V正常发挥就可以了。而且我心里价位一般,运气好上750,运气不好700我也能接受,大不了再刷分。大概就是这种假象麻痹了我。
接着扔狗。
V部分详细内容肯定记不了那么多,阅读还有点印象。
上手两篇SC,然后是逻辑,接着一篇阅读,感觉都还蛮有把握的,尤其是阅读,每一篇都做了逻辑梳理,一些细节也明确记得在哪里定位,选项不仅有道理,连其他错误选项都明确知道错在哪里。时间控制一开始也很不错,按照经典Pace来,56、38都没有问题,但是不知道是哪道题,貌似是阅读,不知不觉花的时间长了,导致16min没有做到,做到30题的时候只剩下14min了,所以后面几题很赶,到了38题才慢慢追回来。我对从30~37题的把握性不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些题目直接拉低了分数。不过后8题能直接拉那么低?我总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阅读分别是:(第一篇有点忘了)关于turtle是否有听觉的争论(not by skin but by bone conduction)、关于adaptedness与adaptability(natural selection is opportunistic),关于如何看出同行业竞争对手公司采取什么市场策略(in Fast food industry, dominant company emphasizes health, no high-fat food; competitor focus on customers with no serious concern about high-fat)。
CR蜻蜓点水,希望有用:
1. 一种病毒在goats和cattle之间传播,但有关当局认为不会传染给Leonard地区的cattle,因为以前也有另一种病毒,在hogs和cattle之间传播,但是Leonard cattle没有被感染。找most weaken,我选了因为hogs不像goats那样和cattle被圈养在一起。
2. 一般公司周一~四要求formal dress,周五free style,周五员工工作效率非常高;但是那些不规定dress code的公司,员工效率反而不及有要求的公司的员工效率高。问最能推断出什么。我选了员工在不受限制的环境下更容易发挥最大效率。
3. 有个公司关于工伤的上报policy,但是上报率不高。公司高层对此做了解释,认为是合理的。但是作者认为这种解释恰恰忽略了员工在某些情况下会故意瞒报,因为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比如在什么什么情况下。问bold sentence的作用,这道题我个人觉得比较难,因为选项相互之间的差异不大。当时做到这道题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来到了高分区呢。。。。。。。
SC有点模糊印象,不过不说了,我觉得极有可能给大家造成误导,见谅。
大概就是这样。
郁闷的原因主要是分数与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有点不合常理。V20分,我觉得我没复习上去各种瞎猜也不止这个分数,何况整场考试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蛮有把握的,所以分数出来的时候我特别特别惊讶。
我目前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时间,8月底之前必须有一个至少可以拿出手的分数,所以如果有大牛能够指点迷津,如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找到问题的症结(我觉得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并指出一个改进的方向,鄙人万分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