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1786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6-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虽然考试结果不如预期,但是还是非常感谢CD给的巨大帮助。不过本人记性太差,只能记住很少的一部分狗狗,先放出来给后面的童鞋参考吧。
IR考到一个表格题,给了一堆数据,然后问median是不是大于100。还有个表格题是好几个国家的球星参加tournament,问球星最多的是不是Spain,记得按国家排序后发现Spain有4个球星,可秒选yes. 还有一题说科学家们做了一个关于颜色对人的影响的实验,原来设想red会让人aggresive,blue则正好相反。然后找了两组人去购物,商品放在不同背景色前面。其中一组是采用auction的方式,原先设想放在红色背景前面的物品会卖更高的价格,因为红色让买家有冲动出高价。另一组是普通买卖,买家可以和卖家讨价还价,设想是放在红色背景前面的物品会卖更低价格,因为红色让买家更有冲动去压低价格。
数学的60%以上JJ都有,没有的都是很脑残的简单题,咱中国人三年级的水平都可以做对,就不说了
verbal就不提了,做到后面什么bold face, 三行改错全画线都来了,一页半的长篇阅读来了一篇又一篇,做到快吐血。话说这是进入高分题库的节奏吗?但是最后分数也不高啊。阅读考到哪个星际尘埃导致星球变暗变红的,问这一理论是基于什么,我选星星的appearance. 还问atom的distribution和dust比如何?应该是选density is higher. (原文中提到说尘埃比atom thiner,所以反过来就是atom比dust密度高啦。) 还有考到行星的轨道,有题问下面说法哪个是对的,选行星会被inflow的气流带向close to star(恒星)的方向。还有道题也是问关于orbit的说法对错的,选planet 的orbit太大,不可能在那么靠近star的位置形成。该文章最后一段有两个解释很好的补充(关键词modification)了原来的理论。一个解释是:行星形成初期被分裂成两个行星,一个被推向远离star的方向,另一个被推向star,(这里有题问文章提到这个modification的作用是什么,疑惑选项有refute原有理论等)。两外一个解释想不起来了。
下面是对此次考试的吐槽,希望有同感的童鞋也谈谈你的经历。或许可以摸索出考试的规律,供大家一起参考。
Verbal感觉难度比平时的og,prep,gwd之类的高很多。首先,SC很多题出题点非常不明显(比如所有选项没有语法错误,看不出平行结构,或者出现大量的嵌套平行,等等),而且句子结构很复杂,画线部分很长。其次,CR前面的几题还可以,做到后面题意理解变得很困难。总之,SC和CR做到后面几题感觉非常困难,这种感觉非常强烈,和用prep和gwd模考的时候完全不一样(prep貌似也是自适应的?)。
我用过prep三个版本的软件模考过几次,verbal从来没有低于40,总分从未低于740。因为模考的时候所有题目都是第一次做,所以排除做到老题的因素。后来又做了十多套gwd,每次verbal错题不会超过10个。但是真正考试的结果verbal只有三十多,总分比任何一次模考低几十分。
GWD就不说了,prep是GMAC自家出的模考软件,其难度应该是和真实考试最接近的。如果prep的模考分数都无法体现考生参加真实考试的分数,那么这一官方模考软件有什么存在的意义?prep给高分不是误导考生吗?
结合上述考试的真实感受,我严重怀疑GMAT为了控制高分段人数,在verbal后期使用难题来压分。另外我观察到换库三周以后报高分的童鞋明显少于三周前。虽然这是不完全统计,但也有理由怀疑GMAT对换库三周后参加考试的童鞋的分数进行了修正,或是由于打分系统的设计,换库后早期参加考试的童鞋更容易拿到高分。
以前看过有种说法是“IR对几题就给几分”。此次考后我觉得该说法不准确,因为很多道简单的题目我都很有把握做对的,但是最后得分明显低于预期。
不论如何,我已经决定下次报名早点的日期了。这次我是月中考试,我的感觉是考试时间晚所带来的劣势远远大于大量数学和阅读JJ带来的好处。至于逻辑JJ,这个月的整理君真的已经收集了很多,但是believe it or not,我真的一个都没遇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