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7026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8-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一句话暴露年龄。是的,你没看错,五年前一战。数学够好的各位估计现在大家已经算出我的年龄范围~(Plz don't.)
五年前在考场看到分数,690(Q51 V32) 人傻在那儿,胸闷,觉得所有的努力毫无意义。690的鸡肋成绩想申Top的B-school简直天方夜谭,何况当年LZ本科还未毕业。但是回头看,我感谢当年的这个分数,因为,那时工作经验不足的我在那个时候因为这个分数放弃了毕业直接读MBA的现在看来不太正确的想法 ,当然还包括LZ恰好拿到了还不错的offer,毕业后直接工作,读B-school+出国的计划被搁置。
******华丽丽的分割线*******
五年过去。很多都变了,不变的是你那追梦的初心。
这期间,LZ的雅虎邮箱被关闭了,GMAIL也被封了~苹果从三代出到5S了~LZ从没经验的小巴辣子变成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小白领了。但一直埋在心理某角落的想要读B-school的梦想悄悄生根发芽。(LZ还忍不住感叹,当年狗狗还叫jj,作文是两道,IR不知是什么火星玩意。。。)
就在某个时间,LZ遇到了职业瓶颈,读MBA再次被提上日程,这一次一切都显得那么水到渠成。加上今天考试成绩出来,760(Q50 V42 IR8),LZ更加坚定这次真的是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当然上海今天的暴雨真心吓到LZ, LZ从战包战袍到战靴,没有一个是干的)
^^^^^^^^^^^^^^^^^
停止矫情,回归正题。谈谈两次考试备考的心得。
五年前第一次考试,给了自己很紧迫的时间,大概45天,当时在校,又正值暑假,LZ full time开足了马力复习。
这一次LZ在职,时间有限,于是给自己三个月时间复习。大部分还是松散的晚上下班时间和周末。
理论上在校的复习效率应该比在职时高,结果也应该更好。但同学们呐,LZ吐血告诫各位,若方向不对,你的努力只会让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下面先插播个跟上面划线句无关的IR和数学。
IR
新题型,当年还没有呢。LZ做PREP被伤害到了,甚至感受到了GMAC森森的恶意。。。LZ咨询行业做过三年,图表分析无数,可两次模考分数只有可怜的2分,而且一半的题目都没有来得及做。莫大的耻辱。
知道不能轻敌后,LZ拿OG练手,熟悉了各种题型后,信心增加不少。网上有个帖子对我帮助很大,说IR其实就是个纸老虎,论逻辑没有逻辑难,论数学没有数学难,还有什么好怕的。说的没错,但IR难就难在要结合逻辑和数学还有阅读,还难在如何面对n张图表和巨长的文字时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但那个帖子对我的帮助在于给了LZ信心,实际的或不切实际的,让LZ明白IR就这么回事,don't worry be happy。
再说说寂静,LZ考前啃完了原石稿,考试时看到题目有种,“对对对,就是那道”。但也就这样了。题目熟悉一点而已,做还是要自己做的,但是稳一点细心一点,其实感觉不难的,比prep简单。真实考试有一点比prep好,最难的cross refence的题放到了倒数第二道,当你前面的题做的很顺的时候,你会有种“即使这题我放弃也有个过得去的分数”的淡定。
数学
我不多说了,LZ有退步。可能是第一次满分,觉得数学太简单,有点轻敌。但若LZ拿双倍复习数学的时间也只能多涨一分,拿这换语文的11分增长,LZ觉得值。
Verbal
这就是我重点要告诫大家的,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五年前,LZ感觉自己语文不好,每次都做不完的赶脚,于是过分重视pace而不注重理解每种题型的考试要点,一味的模考模考:从考前两周开始根据LZ选择考试的上下午时间到点准时模考一套GWD。结果呢,每天一套,题是做够了,可你真的明白你错哪儿了吗?每天四个小时的时间模考,而你花在研究答案上的时间有它的四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吗?重做题轻理解,这就是我五年前的错误方向。
SC
这一次,LZ调整方向,重点看SC,因为这是LZ弱项中的弱项(这么说吧,复习开始阶段LZ最先排除的往往都是正确答案,渣到这个地步T_T)~ 这里,LZ我要吐血推荐Manhatan语法。看的时候有种醍醐(不停有人 )灌顶(抽你耳光的)的感觉。记得里面提到一句话,GMAT的考试不是让你选出The best sentence in the universe,而是选出The best in the given options。这么简单的道理,LZ竟然当年不知道就去一战了。不败才怪~ // 另外,Mahantan让我觉得最赞的一点就是,它把GMAT语法的一些争议很客观的阐述出来,然后很知心姐姐的告诫大家一声:尽管XX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这么用大家也普遍接受/GMAT的XX rule存在争议,但是考试当天最重要的还是GMAC认为什么是正确的,不是吗?之前一战复习时很反感看到白勇语法里经常用的“XXX永远错”,凭什么永远错?之前我也经常很不服气的说,why on earth这题要选这个?老子/娘偏不选,摔!但看到人家Manhatan都说到这份上了,LZ咬咬牙算了吧。古人说的好,好汉不吃眼前亏,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Manhatan语法看了两遍,每天地铁上一章(在职狗要充分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之后语法的错误率没有突然降低,但是每次错,你至少知道错在哪里。之后的进步就是必然的了。
CR & RC
当年LZ觉得自己逻辑不错的,考虑到一战语法惨败,不可能只是SC不好,逻辑跟阅读可能也是大问题。于是LZ有利用每天下班的地铁上看一章Manhatan逻辑。。再次吐血推荐。以前竟然不知道asumption跟infer的区别,不知道CR的错误类型,看完曼哈顿之后恨不得大喊“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逻辑!”神奇的是,LZ的阅读竟然提高的比逻辑还快。想想也是,大部分的阅读题也是which strengthen, which weaken, what is the assumption..真是一通百通。
最后,LZ还要各位重视狗狗。一战时LZ比较贪心,选了很靠近上月换裤日子的时间,结果碰到考前一天换裤的人间悲剧。否则估计LZ应该勉强能上个700。这次吸取上次的教训,选了个中间的时间。心想能有点狗,考分比上次强,能申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就好。果然妥妥的碰到不少狗。但各位一定要记得,看狗的目的不是要背题目,而是要理解大家答题的思路还有揣测出题人的出题点。只有抱着正确的态度才能正确的用狗。LZ没有一道狗是记得答案的。自己做,思路掌握了错不了~~
总结
网上有位大牛有个很牛逼的贴,充满了禅意跟人生哲理。他说了句话很好的概括了我对GMAT考试的最深刻的认识,这门考试要想取得好成绩,你得inside-out,而不是outside-in, 你从考生的角度去分析怎么取得好成绩,很难。但是你从出题人的角度考虑,这题我要怎么出,才能帮商学院们选出合适的candidates,未来商界的人才和领袖?就拿语法说,GMAC出这个题型的目的:express ideas effectively in standard written English.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能理解为什么GMAC不能接受很多口语里常用的不标准的英语用法,为什么能用动词表达的不要用动词的名次形式等等一系列rules。其实生活中工作中很多都需要inside-out不是嘛,理解顾客的需要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去教育。GMAT不仅仅是一门考试,它是通过一门考试去考察一个人的很多方面的能力,理解应用(LZ的人生感悟),意志力强弱(别人在party你在图书馆),团队协作(jj团队,抱歉,知道这不是它的本意)等等,而这些都是商学院中会需要用到的能力。
*****再次华丽丽的分割线***********
两次杀鸡,身份不同,心态不同。第一次LZ全职复习,吃食堂的饭菜,过着衣食无忧的学生生活。这一次LZ考试前一天请假在家还给老公做法,打扫屋子,晚上两口子还抽空吵了一架,效率之高LZ自己都不免佩服自己(告诫男性远离近将杀鸡plus大姨妈探望的女人 ,不是每个人都会像LZ的老公那样幸运的。。。)。但是,这就是生活,这才是生活,读了B-school也是一样,你要handel很多事情,照顾自己,家人,交租,办医保社保,参加社交,上学,考试。还在学校的亲们,这一天迟早也会到来,get ready for it.
最后,LZ相信每件事情发生都是必然的,包括五年前的失败,跟今天的杀鸡成功,包括今天的大雨,等等等等~~ 以平常心面对,考G不是一切,但求对得起自己的努力跟雄心。 以梦想之名,倾尽全力,祝各位杀G成功~~
附:LZ五年前在CD上的文章~~现在读起来也是五味杂陈~~呵呵。
http://forum.chasedream.com/thread-345596-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