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5400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7-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看看注册时间,恐怕现在在CD活跃的账号没几个比我的老了吧。这个账号是上大四的时候注册的,后来就一直这事儿那事儿的没有考。期间几次想拣起来,可是我就是那种无志者常立志那种人,狠狠鄙视一下自己,这次,开贴求监督。继续用老号,丢人就丢人吧。
注册的考试时间7/26/2014
之前两个晚上,详细的看了:
GMAT备考在线语音分享-文字实录汇总(13场 / 2013-05-22)
http://forum.chasedream.com/thread-605140-1-1.html
总结下来,这些高分选手共同点还是很明显的。我觉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高分同学都认同的复习方法总结起来,大概就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了。
本人目前在职,一直在犹豫是先换工作还是读个书,现在的想法是:不论怎样,都要读书(全职或者兼职);文科或者理工科都希望有所成绩;如此说来,无论怎样,GMAT都是要考的了。闲言碎语不要讲了,下面是我发现的比较合理的复习材料组合。
1. 基础:
这两本书,在好几位高分选手的文章中得到极力推荐;必看。而且杨鹏长难句要看GMAT,还有GRE部分。
单词的话,可以过一两遍以后,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学而时习之;
长难句的话,要领会句子思路,从慢到快,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 SC:
这三本书中,OG是官方权威,曼哈顿是美国人思路讲解美国人出的题,Prep据说讲的都是关键点和前人的总结。
都要看,都要好好学习认真的看。很多处,几位作者都说,开始看非常费时间,但是要沉住气,慢慢就会变快。而且前面自己的总结,时常会被自己在后面推翻。都正常。慢慢看吧,大概会遇到这种情况的;之前复习的时候就经常发现自己进度太慢,复习着复习就没有信心了,然后就分心了,时间长了,就真的是效率极低了。再后来,就灰心丧气了。沉得住气,大概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炼;如有一位作者说的,做着做着,会了解到GMAT的思想,会喜欢上她。希望我自己也能达到这种境界。我觉得,对一门复杂的学习、理论掌握之后,是会有一种想亲近她的快感的;曾几何时,自己也曾拥有过:)
偏楼了。。。这三本书呢,准备以曼哈顿为先导,引导自己建立起解题思路,并接受它的引导去做OG上面的题目;之后从头再做一遍OG,打乱顺序,重新总结一遍;最后用Prep来填补没有覆盖到的漏洞,肯定有很多。
3. CR:
曼哈顿的分类做的比较好,还是依赖她给我做出引导,做一遍OG;而后,从头到尾再一遍OG;Lawyer的总结帖据说是必须在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在看才有用,早看看不懂。
4. RC:
有人提到小安阅读法,但是与论坛中铺天盖地的崇拜小安的浪潮比起来,高分选手中推崇小安的必须说是不多的;即使推荐了小安阅读法,大都强调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所以,决定放弃这种被称之为暴力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住文章的脉络,知道文章每一句话都是起到什么作用。读完每一段,都要去在心里总结一下这段讲了什么、作用是什么、往下预期会有什么样的内容出现?几位高手称之为主动阅读,自以为十分恰当。
5. 数学:
无一例外的,大家都说数学简单,但是也有好几位强调,既然简单,一定尽量拿到满分51分,不然你想想在语文部分多拿一分多不容易啊,尽力在数学上不要丢分吧。
数学的话,一个是扫一遍数学常识知识,就不必用曼哈顿了,那个是给美国小白们用的。但是用中文扫一遍知识是必要的,手上有上述书籍,就用了。
然后再用OG扫数学单词和问法,再在考前总结当月机经;发现自己报的时间还比较合适,最近貌似都是月初换题库,到26号,机经应该已经足够足够的了。
6. 作文:
现在只一篇Argument了,应该学习七宗罪,读一些满分高分范文;总结自己的模版,带着模版进考场。
7. IR:
题目貌似不多,但是CD上有专门一版可以去看看,多找些题目连连,应该问题不大吧。多做题,难度应该还好。
熟悉题型、用好寂静、保证成功率、细心再细心
http://forum.chasedream.com/foru ... st%3D1%26digest%3D1
8.模考:
用GWD-TN-24,据说14-21套题比较好,因为和别的材料重复题目比较少。
做一切题目的时候都应该掐时间,培养自己的Pa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