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携隐在2005-8-5 14:42:00的发言:esprit,偶考完已经一个多月了,GMAT已经开始在忘记中了,偶这个人脑子里面不装用不到的东西的……你要问其他的例子偶可能都忘记光了,还好你问的是OG第一篇咖啡因,哈哈哈,这篇文章偶不但自己分析过好多遍,而且每次给别人讲阅读都拿这篇做范例,所幸还记得。下面就讲讲偶对框架的理解。
首先,你说的框架,偶认为,是XDF型框架,这种框架,说白了有点“废话”,谁不知道文章是讲这些啊:一个新理论说……一个老理论说……新理论如何如何……对,框架是很明白了,但是对做题有帮助吗?OG有哪篇新旧对比的文章不是这种框架啊。这不都是废话嘛。
我说的框架,其实跟文章本身是有关系的。借用一下lawyer的理论,他说逻辑题要注意题目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其实逻辑就是缩小了的阅读,阅读就是大逻辑,在阅读中也一样,你不但要知道以上的总体框架,你还必须了解文章的具体性和特殊性。以咖啡因为例,我对文章框架的理解是这样的:
1.咖啡因能醒神(提出了具体的课题),为什么呢?因为它取代了A物质,绑定在了balabalabala物质上面。--注意这里出现了A物质(首字母缩写,简称小A),就要问下自己小A跟咖啡因有什么关系,回答:咖啡因取代小A绑定了...
2.老理论说balabalabala。这里看的大致懂就可以了,不要求每句话都懂。其实目的就是说,咖啡因起作用不是因为小A,而是什么什么浓度,当什么什么浓度达到了的时候,balabala。OK,知道浓度就可以了,因为后面出现的转折but里面,说的可不就是浓度。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物质pho什么,简称小P。记住这个物质,因为这是在but后出现过的东东。
3.首句就说“为了butress”,这是目的,要注意看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原来他们做了个experiment。注意!!出现了一个肯定会出in order to题的东东,experiment!后面必然有一个题目是:文章提到一个experiment in order to(考试中如没有考到不代表题库中没有)。所以要看一下对这个experiment,文章作何评价。果然,后面出现了一段评价的话:in general...,又要注意!!!出现了in general,是总结的代表,一定要看下文章总结的是什么!好,看过总结,我们继续看下去,作者为了文章更加丰满,更具说服力,还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茶碱(单词不认识,不要紧,继续首字母缩写,小T),说这个小T和咖啡因在结构上非常相似--亲爱滴们!!出现了相似啊!一定会考比较题的,这个小T要记住结构相似四个字啊!!
4.最后一段,作者为了表示严谨,举出了一个例外。但你要知道,ETS的文章是不可能没有逻辑滴。他前面化了那么大力气说一个理论可能在最后推翻它吗?必然不可能啊。所以既然有例外,就一定有对例外的解释。果然,作者说了,例外是因为balabalabala。注意,本段又出现了一个关键词组:not unusual,这个是双重否定啊,以简洁为第一要素的ETS怎么会允许文章中出现用两个单词来代替一个单词的事情捏?必然有良苦用心嘛--双重否定表强调啊,所以亲爱滴们,要记住这个强调的内容啊。本段出现的新物质为IBMX,这个不用缩写也记得住在哪里出现了吧。那么这个IBMX有什么特点呢--既然是举反例嘛,一定是举一个和咖啡因相似但是却没有咖啡因效果的东东嘛。所以IBMX的特点是和咖啡因相似。
好了,文章看完了,化20″回顾。脑海中闪现的片段为:咖啡因醒神...因为小A...老理论反对...但是小P...试验证明in general...比如说小T结构相似...也是有例外的,比如IBMX...。
至此,阅读结束,我们得到的信息是:
1.咖啡因通过绑定来醒神
2.老理论不管用
3.科学家们是通过做试验来验证理论的
4.是有例外的但是和理论不冲突
5.一共出现了小A,小P,小T,IBMX四种新名词,其中,小P属于老理论,小A的特点是绑定(相似),小P是用来举例的(特点:结构相似),IBMX是例外(特点:相似)。
下面开始做题:
NO.1主题题
A:a plan,不对了,文章说的是理论不是plan
B:reconcile调和,不对了,文章的两个理论是对立的,没有调和啊
C:third theory,不对了,哪里有第三个理论?
D:可能的理论、evidence、arguments。完美啊!文章可不就是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用试验的evidence来证明,最后还提供了对例外的解释以及对老理论的转折来arguments的嘛。
E:根本都没有提到新观点,错。
NO.2 细节题:咖啡因和小A的关系--我说什么来着,小A和咖啡因的关键字是什么?绑定,so,D的bound to岂不是很完美。(本题也可以用段落定位法,小A是出现在一段,所以答案必然也出现在一段,可是其他四个选项都不上一段的内容)
NO.3 细节题:IBMX--题目里出现了什么关键字?not uncommon!!不就是not unusual嘛!记得我说过它的重要了吧。自己到文章not unusual后面去找答案吧。
NO.4 细节题:其实就是问什么跟咖啡因相似什么不相似。文章一共出现了四个新事物,包括咖啡因就是5个,我们回顾的时候列过了,只有小P不一样。
NO.5 细节题:其实是变相的比较题,就是想说明咖啡因和小A的关系。答案B,不用多说了吧。
NO.6 in order to题。虽然不是直接问experiment,但是其实不就是experiment嘛。文章的关键字为in general,选项B有summarize,完美啊。
做完了,回头看看题型。一个主题题,一个in order to题考的是experiment。四个细节题,考的其实就是这四个新事物和咖啡因的关系。完了。有考到原理吗?没有。有考到专业吗?也没有。有考到老理论的内容吗?也没有啊。所以最难理解的部分都没用考到啊(我这么说可不是要大家跳读哦,能读懂尽量读懂否则理解起来不连贯了)。
阅读其实真的和逻辑是一样的。逻辑,考的全是A和B之间的关系,是A导致了B,还是A影响了B。阅读,考的很多也是关系。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做逻辑的时候,要问自己,作者的推理对吗?我选的答案能使作者做出什么反应?(是点头微笑support还是必须提出新论据辩解weaken)。做阅读的时候,也要问自己,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他是想说明咖啡因是通过方法一而不是方法二来起作用的。因此,通篇文章必然围绕这个主题。ETS选的文章,绝对不会有偏题的任何废话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最后都是为了证明这个主题。
最后的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章架构:作者想说服我们的是A,为了使文章客观,作者提出了老理论B并指出了B的漏洞;为了使文章科学可信,作者描述了一个试验;为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全面,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为了使文章严谨,作者说明了一个例外。你们看,这是很完美的议论文,每一段,都是作者想使你无话可说所做出的一步努力。他描述老理论,是想让你死心,那个理论是不对的。他描述试验,是想告诉你,偶不是凭空说的,是有科学手段支持的。他描述例子,是想杜绝你对他“你的试验太单一了吧,可能存在其他物质不是这样呢”的反驳,说明这个理论适用面很广。他描述例外,是想杜绝你利用例外反驳他的企图,他告诉你:我知道,有例外,没什么大不了的,新理论可以解释这个例外。至此,文章完美,滴水不漏,你想反驳他吗?不给你留任何余地反驳。明白了这点,ETS阅读文章的写作风格,你就掌握了精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