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携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携隐*小教室(继续回答大家的问题)

[精华]  关闭 [复制链接]
1251#
发表于 2005-8-4 18: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ocoabean在2005-8-4 11:57:00的发言:


非常感谢buddyk 医生的诊断!


速度一直是我最大的瓶颈的说, 没办法, 这个月也给RC加点火, 先每天炖炖, 免得汤要喝的时候一下子烧不开, 是吧?


以后还是定期到小教室汇报, 大家要好好监督我哟.




我也是建议cocoa全力复习T先, 不要分心.一个月很快就会过去的.考完T再看G也不迟.而且,T和G阅读的思路不一样,混在一起会打乱你做T的PACE.


不过要经常来小教师哦, 加U,加U!!

1252#
发表于 2005-8-4 19: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igiga0118在2005-8-3 18:29:00的发言:

謝謝jaredyu


我今天再看了一次


突然又有些不懂了


namely that式固定用法嗎??


根據句意,應該是在表達說明解釋前面的名詞--fraternal twins pairs


類似同位語的功能


乍看之下


會以為是定與從句


就想直接刪除(that前沒有逗點原則)


另外,可以幫我翻譯一下這句嗎??我總覺得自己對這句句意不清楚.....




这里不能把that看做是定语从句,namely是副词,不能直接引导从句. namely引导that从句做补充说明,可以看做是同位语,


这个句子的确很绕,我试试翻译一下:


一些孪生兄弟彼此极其相像,而另外一些看起来十分不同,这一现象强调了一个有趣味的又常常被忽略的孪生兄弟的双方的特征,也就是他们在遗传关系频譜上存在很大的变异.



我昨天也犯了个错误,把highlights和overlooked看做是平行.汗...

1253#
发表于 2005-8-4 19: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igiga0118在2005-8-3 19:10:00的发言:
GWD-5-38

38. Nitrogen dioxide is a pollutant emitted by automobiles. Catalytic converters, devices designed to reduce nitrogen dioxide emissions, have been required in all new cars in Donia since 1993, and as a result, nitrogen dioxide emission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roughout most of the country. Yet although the proportion of new cars in Donia’s capital city has always been comparatively high, nitrogen dioxide emissions there have showed only an insignificant decline since 199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true, most helps to explain the insignificant decline in nitrogen dioxide emissions in Donia’s capital city?



  1. More of the cars in Donia’s capital city were made before 1993 than after 1993.

  2. The number of new cars sold per year in Donia has declined slightly since 1993.

  3. Pollutants other than nitrogen dioxide that are emitted by automobiles have also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Donia since 1993.

  4. Many Donians who own cars made before 1993 have had catalytic converters installed in their cars.

  5. Most car trips in Donia’s capital city are too short for the catalytic converter to reach its effective working temperature.

這一題...


这是一个解释题. 原文的矛盾双方是1.Donia’s capital的新车比例高. 2.空气污染没有明显降低.


A.说Donia’s capital的旧车数量多,与文章无关,因为原文说的是比率. BCD也是无关选项.


E说新车在Donia’s capital也一样污染环境,削弱了矛盾.

1254#
发表于 2005-8-5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我关于阅读有点问题
我想知道,携隐的关于阅读抓框架不抓细节的做法能不能说的详细一点~~~~
比如OG-1,我读了N遍 也不知道到底IBMX和AMP之类的是什么东西,这应该是细节吧。至于整体结构,我想我市明白的:
1,提出hypothesis
2,old hypothesis and Syder'refute
3-4,1st hypothesis  again


结构应该是这样的,基本的细节题回去定位也还能做出来,但是就是不知道什么具体的原理和生理过程是怎么样的,我觉得文章已经说得很浅显了,这种细节是不是要抓呢?


比如说第二段的后面:But Snyder et al point out that produnction of P in the brain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that produce stimulation .Moreover ,other compounds that block P 's activity are not stimulants.这句话,我随即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如果只抓文章框架的话,这句话是不影响文章的框架理解的,因为知道是Snyder在反对就够了,也不影响做题。是这样的么?


能不能把这句话的大致意思顺便给一下中文翻译!~~谢谢~~

1255#
发表于 2005-8-5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携隐在2005-8-4 17:01:00的发言:
cocoa如果短期内再考G的话,现在当然不能把G停下来。不过,我并不是建议你T和G一起来。每个人都多少有些“一心不能两用的”,G已经有5个部分,再加上T的听力,你更不能兼顾了。时间安排的过来的话,还是G和T分开复习的好。

谢谢携隐和jaredyu的提醒, 我会量力而行的, 机考的TF阅读时间蛮多的, 所以我怕看TF的阅读会越看越慢的, 所以时间允许的话, 我会加上点OG的阅读什么的, 放心好了, 一切会以听力为重心, 这几天一直在为长段子头疼,  希望能有突破啦



隐Mm也是, 申请学校的事等考完T来办, 还是来得及的, 除非MM想赶第一轮.


大家加油!


BTW, 还有谁现在考机考的, 想找伴一块复习的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5 12:28:31编辑过]
1256#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esprit,偶考完已经一个多月了,GMAT已经开始在忘记中了,偶这个人脑子里面不装用不到的东西的……你要问其他的例子偶可能都忘记光了,还好你问的是OG第一篇咖啡因,哈哈哈,这篇文章偶不但自己分析过好多遍,而且每次给别人讲阅读都拿这篇做范例,所幸还记得。下面就讲讲偶对框架的理解。


首先,你说的框架,偶认为,是XDF型框架,这种框架,说白了有点“废话”,谁不知道文章是讲这些啊:一个新理论说……一个老理论说……新理论如何如何……对,框架是很明白了,但是对做题有帮助吗?OG有哪篇新旧对比的文章不是这种框架啊。这不都是废话嘛。


我说的框架,其实跟文章本身是有关系的。借用一下lawyer的理论,他说逻辑题要注意题目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其实逻辑就是缩小了的阅读,阅读就是大逻辑,在阅读中也一样,你不但要知道以上的总体框架,你还必须了解文章的具体性和特殊性。以咖啡因为例,我对文章框架的理解是这样的:


1.咖啡因能醒神(提出了具体的课题),为什么呢?因为它取代了A物质,绑定在了balabalabala物质上面。--注意这里出现了A物质(首字母缩写,简称小A),就要问下自己小A跟咖啡因有什么关系,回答:咖啡因取代小A绑定了...


2.老理论说balabalabala。这里看的大致懂就可以了,不要求每句话都懂。其实目的就是说,咖啡因起作用不是因为小A,而是什么什么浓度,当什么什么浓度达到了的时候,balabala。OK,知道浓度就可以了,因为后面出现的转折but里面,说的可不就是浓度。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物质pho什么,简称小P。记住这个物质,因为这是在but后出现过的东东。


3.首句就说“为了butress”,这是目的,要注意看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原来他们做了个experiment。注意!!出现了一个肯定会出in order to题的东东,experiment!后面必然有一个题目是:文章提到一个experiment in order to(考试中如没有考到不代表题库中没有)。所以要看一下对这个experiment,文章作何评价。果然,后面出现了一段评价的话:in general...,又要注意!!!出现了in general,是总结的代表,一定要看下文章总结的是什么!好,看过总结,我们继续看下去,作者为了文章更加丰满,更具说服力,还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茶碱(单词不认识,不要紧,继续首字母缩写,小T),说这个小T和咖啡因在结构上非常相似--亲爱滴们!!出现了相似啊!一定会考比较题的,这个小T要记住结构相似四个字啊!!


4.最后一段,作者为了表示严谨,举出了一个例外。但你要知道,ETS的文章是不可能没有逻辑滴。他前面化了那么大力气说一个理论可能在最后推翻它吗?必然不可能啊。所以既然有例外,就一定有对例外的解释。果然,作者说了,例外是因为balabalabala。注意,本段又出现了一个关键词组:not unusual,这个是双重否定啊,以简洁为第一要素的ETS怎么会允许文章中出现用两个单词来代替一个单词的事情捏?必然有良苦用心嘛--双重否定表强调啊,所以亲爱滴们,要记住这个强调的内容啊。本段出现的新物质为IBMX,这个不用缩写也记得住在哪里出现了吧。那么这个IBMX有什么特点呢--既然是举反例嘛,一定是举一个和咖啡因相似但是却没有咖啡因效果的东东嘛。所以IBMX的特点是和咖啡因相似。


好了,文章看完了,化20″回顾。脑海中闪现的片段为:咖啡因醒神...因为小A...老理论反对...但是小P...试验证明in general...比如说小T结构相似...也是有例外的,比如IBMX...。


至此,阅读结束,我们得到的信息是:
1.咖啡因通过绑定来醒神
2.老理论不管用
3.科学家们是通过做试验来验证理论的
4.是有例外的但是和理论不冲突
5.一共出现了小A,小P,小T,IBMX四种新名词,其中,小P属于老理论,小A的特点是绑定(相似),小P是用来举例的(特点:结构相似),IBMX是例外(特点:相似)。


下面开始做题:


NO.1主题题
A:a plan,不对了,文章说的是理论不是plan
B:reconcile调和,不对了,文章的两个理论是对立的,没有调和啊
C:third theory,不对了,哪里有第三个理论?
D:可能的理论、evidence、arguments。完美啊!文章可不就是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用试验的evidence来证明,最后还提供了对例外的解释以及对老理论的转折来arguments的嘛。
E:根本都没有提到新观点,错。


NO.2 细节题:咖啡因和小A的关系--我说什么来着,小A和咖啡因的关键字是什么?绑定,so,D的bound to岂不是很完美。(本题也可以用段落定位法,小A是出现在一段,所以答案必然也出现在一段,可是其他四个选项都不上一段的内容)


NO.3 细节题:IBMX--题目里出现了什么关键字?not uncommon!!不就是not unusual嘛!记得我说过它的重要了吧。自己到文章not unusual后面去找答案吧。


NO.4 细节题:其实就是问什么跟咖啡因相似什么不相似。文章一共出现了四个新事物,包括咖啡因就是5个,我们回顾的时候列过了,只有小P不一样。


NO.5 细节题:其实是变相的比较题,就是想说明咖啡因和小A的关系。答案B,不用多说了吧。


NO.6 in order to题。虽然不是直接问experiment,但是其实不就是experiment嘛。文章的关键字为in general,选项B有summarize,完美啊。


做完了,回头看看题型。一个主题题,一个in order to题考的是experiment。四个细节题,考的其实就是这四个新事物和咖啡因的关系。完了。有考到原理吗?没有。有考到专业吗?也没有。有考到老理论的内容吗?也没有啊。所以最难理解的部分都没用考到啊(我这么说可不是要大家跳读哦,能读懂尽量读懂否则理解起来不连贯了)。


阅读其实真的和逻辑是一样的。逻辑,考的全是A和B之间的关系,是A导致了B,还是A影响了B。阅读,考的很多也是关系。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做逻辑的时候,要问自己,作者的推理对吗?我选的答案能使作者做出什么反应?(是点头微笑support还是必须提出新论据辩解weaken)。做阅读的时候,也要问自己,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他是想说明咖啡因是通过方法一而不是方法二来起作用的。因此,通篇文章必然围绕这个主题。ETS选的文章,绝对不会有偏题的任何废话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最后都是为了证明这个主题。


最后的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章架构:作者想说服我们的是A,为了使文章客观,作者提出了老理论B并指出了B的漏洞;为了使文章科学可信,作者描述了一个试验;为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全面,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为了使文章严谨,作者说明了一个例外。你们看,这是很完美的议论文,每一段,都是作者想使你无话可说所做出的一步努力。他描述老理论,是想让你死心,那个理论是不对的。他描述试验,是想告诉你,偶不是凭空说的,是有科学手段支持的。他描述例子,是想杜绝你对他“你的试验太单一了吧,可能存在其他物质不是这样呢”的反驳,说明这个理论适用面很广。他描述例外,是想杜绝你利用例外反驳他的企图,他告诉你:我知道,有例外,没什么大不了的,新理论可以解释这个例外。至此,文章完美,滴水不漏,你想反驳他吗?不给你留任何余地反驳。明白了这点,ETS阅读文章的写作风格,你就掌握了精髓啦。

1257#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14:52:00 | 只看该作者

补充:偶看GMAT的文章,都是这样看的,所以看的津津有味,一二三四,非常清晰,深深佩服作者的滴水不漏功力。以至于二战没有复习AWA,写AA的时候都畅快淋漓,一二三四,很顺畅,一边写一边脑海里浮现偶在商学院里镇定自若就一论题一二三四的和别人辩论,周边围绕一大群被我的清晰逻辑和辩才所折服的老外的场景,偶辩完了还抱着双手幸灾乐祸的看着对方:嘿嘿,看你怎么反驳我,哈哈哈哈(狂笑不已)。巨有成就感。大家表笑我BT哦。

1258#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14:53:00 | 只看该作者
cocoa,流沙最近在准备机考T的说。
1259#
发表于 2005-8-5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补充:偶看GMAT的文章,都是这样看的,所以看的津津有味,一二三四,非常清晰,深深佩服作者的滴水不漏功力。以至于二战没有复习AWA,写AA的时候都畅快淋漓,一二三四,很顺畅,一边写一边脑海里浮现偶在商学院里镇定自若就一论题一二三四的和别人辩论,周边围绕一大群被我的清晰逻辑和辩才所折服的老外的场景,偶辩完了还抱着双手幸灾乐祸的看着对方:嘿嘿,看你怎么反驳我,哈哈哈哈(狂笑不已)。巨有成就感。大家表笑我BT哦。



偶也想这样……

1260#
发表于 2005-8-5 20:16: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偶第一次来这个小教室,深受携隐的启发,以前总以为看文章看的够仔细了,现在想想,不够。。。


谢谢携隐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2 13:0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