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穿梭在纽约繁华的街头,身边总会出现一些提着公文包,步履匆匆的亚洲面孔,脸上带着自信和些许骄傲;然而转身走向唐人街或法拉盛,身边同样是黄皮肤黑眼睛,脸上却多了几分沧桑。这正是在美华人的真实写照,有人在华尔街的投行里操控大笔资金,有人在唐人街靠着一个小餐馆维系生活。
纽约地铁7号线是一条很特别的线路,始发站是位于曼哈顿城中的时报广场开往位于皇后区的华人聚居区法拉盛。七号车在曼哈顿基本在地下行驶,不一会就会转到地上行驶,两者交接处便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繁华的曼哈顿和皇后区的强烈对比,沿途经过的韩国城、印度人聚居区可以让你体会纽约这座多元的城市。
清晨的7号车里有很多赶往曼哈顿的上班族,我便是其中的一位。来自中国的南京,在中国大陆完成大学学业后来到美国,在加州一所名校拿到金融工程硕士学位,一年前来到纽约找了一份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然后乘地铁赶到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公司上班。这个暑假我准备辞掉工作回亚洲发展了,原本以为拿到名校的金融工程硕士可以在纽约这个世界金融中心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可是事实是他现在却活脱脱成了一个码农。在美国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有着美国最顶尖学校的高等学位,毕业后很幸运的在美国找到了工作,然而他们生活并不如意。有的甚至都没有拿到H1B签证,只能靠着OPT在美国呆下去。这么多中国人怀抱着美国梦来到这片自由的土壤,可是拼搏多年依然无法摆脱文化的差异,所以他们只能做着技术性的工作。
上午十一点钟左右的7号车,如果你从法拉盛出发,就会经常遇到一些背着巨大编织袋的华人妇女。她们大都年逾花甲,来自台湾的Lee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在地铁上她跟我们聊起了他的四个女儿。Lee三年前从波士顿搬到纽约,为得便是和孩子团圆,四个女儿都很优秀,有做律师的有做医生的。她每天早晨赶到位于法拉盛的中国超市购买新鲜蔬菜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因为女儿有时间就会来到父母家中一起共进晚餐。Lee谈及自己的孩子脸上总是洋溢着骄傲的神情,是啊,Lee的家庭在美国华人中很具代表性,第一代兢兢业业培养孩子读书。在这个方面很有名的例子比如近两年备受关注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他的父亲也是开了一家餐馆,第二代华人已经逐渐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比美国人做得还要好。
晚上十点的7号车,我的室友Julie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准备回家。Julie在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学习电影,这个身上充满着文艺气息的女生说自己的偶像是李安。因为在纽约大学学电影每年的花费不低,所以Julie的家庭条件肯定也不差,我问她为什么选择住在法拉盛时,她开玩笑的说好吃的多。后来我才知道,很多在城里读书的学生会选择法拉盛,因为和曼哈顿比起来皇后区房租会便宜一些,而且饮食上也方便许多。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读书,不再像很多年前一样只懂得技术,在纽约这样一个文化艺术之都的各大艺术学院比如享誉时尚界的Parsons,视觉艺术的先驱SVA近两年都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7号车连接着曼哈顿和法拉盛,途径纽约的几大国际社区,如韩国城、印度城、东欧国家社区等等,或许你还经常在7号车上看到很多墨西哥人,活在这个城市的异乡人都坐在这辆车上。它连接着很多在美中国人的梦想和现实,或许今天不是那么灿烂,但相信我们的美国梦明天会让这片土地惊艳。
人人、微博搜索啸阳Shaw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