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5月29日首战GMAT,成绩710(Q50,V34),其实现在仍纠结要不要二战。考完以后整个人都虚脱了,在低迷状态里和托福写作纠缠不清了半个月,直到到今天才把备考经验整理完整如下,欢迎各位批评指正。在此感谢阅读小分队iamyingjie同学的鼓励,感谢babybearmm分享无数经典的备考文章。
GMAT之我见
我觉得GMAT完全不同于国内常见的考试——靠背公式、狂做题就能得高分——GMAT需要用心琢磨、融会贯通才能取得好成绩。 备考GMAT的过程,其实也是个人逻辑分析、阅读理解、遣词造句等各项技能系统锻炼、大幅提升的过程(经历国内多年的基础教育,发现自己还缺少基本的逻辑推理技能,真是汗颜)。有时会想,其实哪怕不念MBA,认真的经历一次GMAT的锤炼,也会获益终身(不论是打工还是创业,拥有好的思辨/阅读/词句语法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磨刀不误砍柴功”,要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还是“磨刀”——琢磨透考题规律(文章、题干、错误选项,等)并充分了解自己(强项、弱项、不稳定项,等),在此基础上“砍柴”——刷OG、GWD、Prep题目。
牛人备考心经推荐:
强烈推荐babybearmm的文章,虽然对她本人了解有限,但从发文、回帖判断她是个聪明用心的人。引用如下,GMAT各部分具体的思想方法看看她的文章就够了(当然还有她引用大神Ron等牛人的总结):
GMAT760 (Q51 V42) 回馈CD http://forum.chasedream.com/GMAT ... gID%3d25%26page%3d1
GMAT备考日记 http://forum.chasedream.com/GMAT ... ead-646901-1-1.html
本人的备考过程:
对于这个分数,我的感觉其实既不满意也不失望,用“公平”二字形容最贴切——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去年下半年开始备考,但工作实在太忙太操心,花在GMAT的时间和心思都极其有限,所以这个分数也很公平了。我的备考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1、2012年9~12月,平均每天复习约1个小时。读Manhattan的SC/CR/RC三本理论教材,做一遍OG13 Verbal部分,GWD阅读,重点整理所有RC的文章类型脉络(参考附件)。
2、2013年2月~4月底,平均每天2小时。按SC、RC、RC、Qty、IR分类做OG题目,第一次Prep模考670。
3、2013年5月5日~29日,平均每天5小时。CR毛毛分类,并整理出每题的主干;练习Prep及补充package所有Verbal、IR题目;AWA模板联系;模考GWD(好多标准答案不标准!)。第二、第三次Prep模考750+(很多题目都在各种复习中看过,所以分数不可靠)
备考资料:
综合:OG+OGReview、Prep及补充package 词汇: 百词斩(很用心开发的一款软件,充满了喜感和正能量) RC: Manhattan RC, GWD RC CR: Manhattan CR, CRLawyer语录及毛毛分类 SC: Manhattan SC, SC Note中的正确句子汇总 AWA: 陈向东AWA Argument教材。 Qty&IR: Prep及补充package中的练习题
主要的经验教训总结:
a) “修内功”思维,系统总结反省比反复堆起来做题重要的多。 b)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策略,复习了一阵子以后可能会发现技巧方法都掌握了一些,但总体正确率、速度却很难进一步提高,突然间整个GMAT就像个大刺猬让人无处下手,陷入“瓶颈”状态……这个时候,建议挑一个部分琢磨个透。 5月初我做完了OG、Manhattan、GWDRC两遍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碰到上述瓶颈,于是挑了CR分类总结,每题都总结出逻辑简图,并反复复习体会推理连,经过1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不仅顺利的突破了CR,并对RC中间的逻辑问题也更有信心了。 c) 时间节奏掌控:考前一周我严格用GWD模考了七八套,控制SC 45秒,CR 1.5分钟,阅读2分钟,并建立对题号和剩余时间直接的敏感,效果不错。 d) 身体调理:考前一天千万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看看轻松的JJ、回顾一下做过的错题就好。我就是考试头天晚上还在强迫自己练AWA,突然发现自己AWA的状态奇差没法组织语句,担忧自己AWA写不完,焦虑到没睡好、临考当天头疼难忍。实际考试中AWA倒是顺利过关。 e) JJ的使用:CR题库太大,看JJ觉得意思不大。阅读JJ建议连答案一块儿研究一下。我看阅读的JJ只看文章脉络不看答案,结果考场上阅读虽然都撞上了JJ,但完美主义的我对理解文章的要求就更高了,结果适得其反,每道题都仔细分析,Verbal竟然还有4道题没做完! 我在excel中也自己总结了不少东东,分享给备考中的朋友,烦请回复后便可下载。
密码:gmat
S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