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4472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4-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刚刚看到一段讲学习方法的心理学文章,贴出来跟大家分享,来自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这篇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er01.html
“给自己放“精神电影”
设立目标后,除了寻求潜意识的帮助外,我们可以自己做些什么吗?
当然,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马尔茨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人,他建议,我们可以多在想象中看“精神电影”。如果你设立了一个目标,那么你可以在想象中进行相关练习,而且越详细越好。
实际上,播放“精神电影”已成为很多体育训练的办法。美国学者就篮球运动做过一个实验,一部分人通过实战练习投篮,另一部分人通过想象联系投篮,而经过相同时间的练习后,结果发现,两批人的投篮成功率不相上下。
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教练亚历克斯·莫里森写了一本《不练习就能打好高尔夫球》,书中介绍:莫里森让客户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放松自己,观看正确的挥杆动作,并就7个要点进行简要的讲解示范。客户什么实际练习也不做,只需每天花5分钟,肌肉松弛地坐在椅子上,进行想象练习。几天后,客户打出了标准杆数9杆、9洞的成绩。莫里森说,他的办法的关键是“在能够成功实践之前,你必须首先有一幅关于正确做法的清晰‘心像’。”
“精神电影”这一办法可以应用在很多地方。譬如,一名即将上考场的学生,可以在看了考场后,每天花几分钟时间想象自己如何在考场上答题,越细致越好,这会非常有效地消除考试焦虑。很多考生在中考或高考时丢三落四,这也可以通过想象来改变,具体就是想象自己带着所有必需品去考场,并在想象中进行检验。
这些技巧都有着同样一个道理——先去塑造一个自我意象,而后这个自我意象就会在现实中展现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