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7145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3-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再给大家分享一下2个月中我是如何准备Verbal3类题的。
先讲CR:
Helr老师讲的6+1种论证类型是很有帮助的。准备的过程基本如下:
1. OG13每道题按照6+1论证模式,先分类,判断CQ类型,再做题。我对演绎、类比、枚举的分类正确率很高,其他几种经常分错。OG13的124道CR题里,我做错29题,错误率23%。
2. 对于Verbal 2nd的CR题,采取与OG13同样的方法,先分类,再做题。除了演绎、类比、枚举外,对相关因果类的分类把握的也比较好了。83题里错了12题,错误率14%。
3. 把前面错误的题目做了一下分析,得到2个结论:1.错误并没有集中在某类论证模式上,而是均匀分布的;2.对于经常分错的几种论证模式,并没有因为分错类而导致高错误率。所以,接下去的复习中,我只判断是不是类比和枚举,因为判断出这2类对答题速度有利,剩下的我就不分了。
4. 使用Prep2012及Prep08-pack1/2,Prep2012里75错15:错20%;Prep08-pack1,54错7:13%;Prep08-pack2,53错8:15%。继续分析这几套错题的原因,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错误是因为在读题的时候对前提和论证结果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很多选的答案并不是直接评估前提和论证过程的。所以我调整了读题策略,在读完题后,自己会再提炼一下前提和论证过程,然后再读选项。
5. 冲刺的时候,先把之前做错的题再做一遍,这一遍中再次做错的概率是17%。GWD中的CR题错误率也差不多。所以我估计我CR题应该基本保持在这个错误率了。
6. 最后考试的策略没有调整:如果一眼能分出是类比和枚举的,就按套路做。其他只提炼前提和论证过程,然后直接做题。考试中基本都会只剩一个符合的选项,剩两个选项的就看哪个逻辑更合理。考试最后的3道CR题,自己感觉已经没法动脑筋了,完全看哪个选项和前提及论证过程沾边的就选了。
准备的时候我基本每天20道CR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