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anghongli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正在给我们做最新一次的FT排名总结,只有1/3的因素是学校可以操作的。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3-2-7 09:07:16 | 只看该作者
招聘MBA可是一件贼麻烦的事呢,提前一年要做宣讲,要book各种大佬的时间(这年头做MBA宣讲中国区老大都不来的话,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要设立专门的招聘通道(MBA一般不会通过51job,公司主页或者猎头这种一般途径来投简历的,特殊情况有,下文会说),还有最要命的,要等这帮家伙毕业。前前后后起码半年的时间,搞不好要一整年才能完成入职。所以招聘MBA当然要当成一件大事来专门做,不然跟一般社会招聘一样,兴冲冲把面试什么的都做完突然发现,这批人现在还在上课要多等n个月才能入职,那不得被老板骂死。犯这种低级错误取消当年年终奖还算轻的
招聘MBA的岗位一般还不会只看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pool一共就那么几百号人,不够看的呀,所以通常都是一看就n个学校。这些学校又隔得tmd远,这么一来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就又上去了
bolan怕是没有做过招聘,尤其是校园招聘的策划。校园招聘和一般社招那区别大了,各种幺蛾子事都有,宣讲会的准备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校招的候选人几乎永远不会只面一家公司,所以从发offer到入职还要再打一个折扣,一般除去offer很高的公司,入职率在50%上下,这就涉及到waitinglist的协调,waitinglist的流失率一般在70%以上。一不小心就可能当年的名额招不满,回去又要被老板骂。

当然bolan说的这种岗位缺口来招人的情况是有的,但这种情况不大会首先考虑MBA,最大原因就是MBA不能面试完就立刻入职。所以这种情况下会去翻MBA简历册的HR本来思路就有问题。MBA很少去猎头职位也是一样的原因

再说说什么公司什么职位会招MBA这个问题吧,主要有那么几种情况
1、投行咨询。这个是讨论最多的情况。可惜在国内的MBA里面这条路的确不怎么乐观。投行咨询和MBA的亲密关系主要来自各种company sponsor的学生。如果想要去这个方向的话,最好找投行咨询sponsor来读书的学生比较多的学校(简单的说,排名越高越好,一般出了top5就没啥戏了)。好处来自两方面,company sponsor的学生本来就承担帮公司看人和做公司大使的责任,和这些人network对敲门很有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这些人经历过招聘过程,对于面试啥的有足够了解,帮帮同学做mock interview的效果是绝逼好的。从公司角度上来说,反正每年都要去做MBA学生重新整合到员工队伍里面来的事情,所以不介意同时看看这些学校里面有没有其他比较好的人。
2、大公司LDP。LDP项目基本上就是针对MBA开的,类似于本科的MT项目,入职以后主要是两件事情,一个是熟悉业务,一个是对领导力做针对性培训。对领导力做针对性培训可不是随口说说的,这个是有研究背景的。历史数据发现,直接提拔员工进入高一级别职位(尤其是管理型职位),员工的失败率一直很高(失败指18个月内无法达到绩效要求,这个数字在高管级别在40%),其中缺失的就是对于领导力的针对培训。这一块是在本职岗位上不能学到的,所以会设立专门的项目来培养。这种项目一般来说亲睐MBA,主要原因有那么几个:1、MBA从心理上比较能接受“领导力培训”这种事情(这玩意要是员工从心理上不接受的话,那就是把钱往水里扔了);2、MBA一般比较上进(毕竟花了很大的沉没成本,3-5年内较少追求平淡稳定的职业);3、MBA平均智商和能力还行(主要是相信商学院招生的筛选功能);4、MBA以往成绩不错(随便做个linkedin搜索或者统计高管履历就能看出来,MBA占的比例比其他专业都高,不管因果关系起码相关性存在)。从结果上来看呢,成效还不错,这些项目里面每年都能培训出不少高管,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但是满足企业需求足够了
以上两种都不是针对“岗位缺口”,起码不是当年的岗位缺口,而是新设职位让MBA加入的
3、各种“岗位缺口”。这些主要是过来捡漏的。以上两种是大多数MBA的理想方向,但是不是每个MBA都能完成理想的,剩下的一般会去岗位缺口类职位。这个在中欧的话大致能占到一半的毕业生去向。这种公司一般来说对MBA招聘的投入比较低,通常是无宣讲只发布职位,而且MBA与社招同台竞争。这类招聘往往也启动比较晚,一般是过完年以后(有岗位缺口的公司都要人要的特急,恨不得候选人第二天就上班,不可能等MBA毕业等几个月),所以通常也是MBA第二梯队会考虑的去处。这类公司也会对MBA估值较准,因为同时面试劳力市场上的人(包括猎头推荐的)和MBA,相互之间可以直接比较,可以说对MBA这块招牌给出的溢价不多,而主要是根据人的能力给出一个价位。对于MBA来说这是保底去处,对于学校来说是就业率方面的保障。这方面学校能给出的价值主要在networking方面了。这又是一个很大的专题,有人有兴趣之后还可以细说
32#
发表于 2013-2-7 11:16: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3#
发表于 2013-2-7 11:35:18 | 只看该作者
X 从专业角度分析的很透彻啊
人才储备是大公司招聘的一部分,等缺了人再招就晚了。
另外内部选拔也有不足。
34#
发表于 2013-2-7 13:57:42 | 只看该作者
agree, the salary on FT is ppp based
35#
发表于 2013-2-7 14:09:49 | 只看该作者
说来说去MBA也就这2个对口的,投行咨询,LDP。问题关键是这两类到底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 我想绝对是少数而已,欧美top应该概率大点。而投行咨询又都prefer有pre-MBA经验的,LDP的headcount估计也年年在减少。如果错过了这两波行情,MBA的出路和价值到底在哪里?

招聘MBA可是一件贼麻烦的事呢,提前一年要做宣讲,要book各种大佬的时间(这年头做MBA宣讲中国区老大都不来的话,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要设立专门的招聘通道(MBA一般不会通过51job,公司主页或者猎头这种一般途径来投简历的,特殊情况有,下文会说),还有最要命的,要等这帮家伙毕业。前前后后起码半年的时间,搞不好要一整年才能完成入职。所以招聘MBA当然要当成一件大事来专门做,不然跟一般社会招聘一样,兴冲冲把面试什么的都做完突然发现,这批人现在还在上课要多等n个月才能入职,那不得被老板骂死。犯这种低级错误取消当年年终奖还算轻的
招聘MBA的岗位一般还不会只看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pool一共就那么几百号人,不够看的呀,所以通常都是一看就n个学校。这些学校又隔得tmd远,这么一来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就又上去了
bolan怕是没有做过招聘,尤其是校园招聘的策划。校园招聘和一般社招那区别大了,各种幺蛾子事都有,宣讲会的准备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校招的候选人几乎永远不会只面一家公司,所以从发offer到入职还要再打一个折扣,一般除去offer很高的公司,入职率在50%上下,这就涉及到waitinglist的协调,waitinglist的流失率一般在70%以上。一不小心就可能当年的名额招不满,回去又要被老板骂。

当然bolan说的这种岗位缺口来招人的情况是有的,但这种情况不大会首先考虑MBA,最大原因就是MBA不能面试完就立刻入职。所以这种情况下会去翻MBA简历册的HR本来思路就有问题。MBA很少去猎头职位也是一样的原因

再说说什么公司什么职位会招MBA这个问题吧,主要有那么几种情况
1、投行咨询。这个是讨论最多的情况。可惜在国内的MBA里面这条路的确不怎么乐观。投行咨询和MBA的亲密关系主要来自各种company sponsor的学生。如果想要去这个方向的话,最好找投行咨询sponsor来读书的学生比较多的学校(简单的说,排名越高越好,一般出了top5就没啥戏了)。好处来自两方面,company sponsor的学生本来就承担帮公司看人和做公司大使的责任,和这些人network对敲门很有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这些人经历过招聘过程,对于面试啥的有足够了解,帮帮同学做mock interview的效果是绝逼好的。从公司角度上来说,反正每年都要去做MBA学生重新整合到员工队伍里面来的事情,所以不介意同时看看这些学校里面有没有其他比较好的人。
2、大公司LDP。LDP项目基本上就是针对MBA开的,类似于本科的MT项目,入职以后主要是两件事情,一个是熟悉业务,一个是对领导力做针对性培训。对领导力做针对性培训可不是随口说说的,这个是有研究背景的。历史数据发现,直接提拔员工进入高一级别职位(尤其是管理型职位),员工的失败率一直很高(失败指18个月内无法达到绩效要求,这个数字在高管级别在40%),其中缺失的就是对于领导力的针对培训。这一块是在本职岗位上不能学到的,所以会设立专门的项目来培养。这种项目一般来说亲睐MBA,主要原因有那么几个:1、MBA从心理上比较能接受“领导力培训”这种事情(这玩意要是员工从心理上不接受的话,那就是把钱往水里扔了);2、MBA一般比较上进(毕竟花了很大的沉没成本,3-5年内较少追求平淡稳定的职业);3、MBA平均智商和能力还行(主要是相信商学院招生的筛选功能);4、MBA以往成绩不错(随便做个linkedin搜索或者统计高管履历就能看出来,MBA占的比例比其他专业都高,不管因果关系起码相关性存在)。从结果上来看呢,成效还不错,这些项目里面每年都能培训出不少高管,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但是满足企业需求足够了
以上两种都不是针对“岗位缺口”,起码不是当年的岗位缺口,而是新设职位让MBA加入的
3、各种“岗位缺口”。这些主要是过来捡漏的。以上两种是大多数MBA的理想方向,但是不是每个MBA都能完成理想的,剩下的一般会去岗位缺口类职位。这个在中欧的话大致能占到一半的毕业生去向。这种公司一般来说对MBA招聘的投入比较低,通常是无宣讲只发布职位,而且MBA与社招同台竞争。这类招聘往往也启动比较晚,一般是过完年以后(有岗位缺口的公司都要人要的特急,恨不得候选人第二天就上班,不可能等MBA毕业等几个月),所以通常也是MBA第二梯队会考虑的去处。这类公司也会对MBA估值较准,因为同时面试劳力市场上的人(包括猎头推荐的)和MBA,相互之间可以直接比较,可以说对MBA这块招牌给出的溢价不多,而主要是根据人的能力给出一个价位。对于MBA来说这是保底去处,对于学校来说是就业率方面的保障。这方面学校能给出的价值主要在networking方面了。这又是一个很大的专题,有人有兴趣之后还可以细说
-- by 会员 Xylus (2013/2/7 9:07:16)



36#
发表于 2013-2-7 14:22:13 | 只看该作者
说来说去MBA也就这2个对口的,投行咨询,LDP。问题关键是这两类到底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 我想绝对是少数而已,欧美top应该概率大点。而投行咨询又都prefer有pre-MBA经验的,LDP的headcount估计也年年在减少。如果错过了这两波行情,MBA的出路和价值到底在哪里?


-- by 会员 lchanga (2013/2/7 14:09:49)

别估计了,从11-13年来看,大陆地区LDP是在增加的
37#
发表于 2013-2-7 14:25:26 | 只看该作者
说来说去MBA也就这2个对口的,投行咨询,LDP。问题关键是这两类到底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 我想绝对是少数而已,欧美top应该概率大点。而投行咨询又都prefer有pre-MBA经验的,LDP的headcount估计也年年在减少。如果错过了这两波行情,MBA的出路和价值到底在哪里?

-- by 会员 lchanga (2013/2/7 14:09:49)



绝对少数也不能说,中欧的情况来看40%起码,另外还有一些LDP在陆陆续续的出来,所以这个数字还不是完全统计
错过这两波行情,还有几个出路
1、靠network转行。这个是大工程,基本上需要起码一整年的功夫去network并说服对方自己有能力完成转换。能做到的人不多,但每年总会有几个
2、企业社招,和社会招聘的人一起竞争那些岗位。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的工资涨幅会小些,50%的涨幅差不多了,和跳一次槽差别不会很大。区别主要在于给你一个机会去争取一下转行或者LDP这种机会,还有就是可以花一整年来找工作,比骑驴找马从容一些
38#
发表于 2013-2-7 14:28:19 | 只看该作者
说来说去MBA也就这2个对口的,投行咨询,LDP。问题关键是这两类到底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 我想绝对是少数而已,欧美top应该概率大点。而投行咨询又都prefer有pre-MBA经验的,LDP的headcount估计也年年在减少。如果错过了这两波行情,MBA的出路和价值到底在哪里?


-- by 会员 lchanga (2013/2/7 14:09:49)


别估计了,从11-13年来看,大陆地区LDP是在增加的
-- by 会员 hang13 (2013/2/7 14:22:13)



从绝对招聘数上来说肯定是增加的
不过另一个方面来说MBA的人数也在增加,包括本地扩招和国外MBA回国求职的,所以对于本土MBA来说到底是好是坏还讲不清楚
这个其实也要看商学院学生的质量了,LDP这种东西口碑很重要。一般来说企业第一次招会少招几个,觉得好了以后会回来大量招聘,如果不好这家商学院就不招了。回头客占很大头
39#
发表于 2013-2-7 14:39:57 | 只看该作者
X 从专业角度分析的很透彻啊
人才储备是大公司招聘的一部分,等缺了人再招就晚了。
另外内部选拔也有不足。
-- by 会员 hang13 (2013/2/7 11:35:18)



人才管理这事麻烦啊。经验证明全靠内部选拔有明显的问题,碰到过几家大型公司用这种方式培养员工,中层经理几乎一面倒的怨声载道
全部外聘问题更严重,这种做法几乎能保证公司的人力成本超出市场平均成本一个台阶,这可是好大一笔钱呢
现在大多数公司都是和人才培养和继任人计划一起做,这事挺复杂的
40#
发表于 2013-2-7 15:08:26 | 只看该作者
我对40%这个数字还是存在一定质疑的,就从中欧的就业报告上那100来家公司,把所有有LDP项目的公司+投行咨询,有能占到40%?在天朝靠network能转行的,无非就3种情况,要么拼爹,要么拼姿色,要么放弃待遇从底层做起,不然你说凭什么招你。企业社招就更不用说了,对于一个处在30多岁,脱离工作2年,无业状态又急于养家,bargaining power几乎为0的人,还能给你50%涨幅?你当公司HR那些人精都是吃白饭的阿。而且你的心态还能比骑驴找马从容一些?那我真的是佩服佩服了。
说来说去MBA也就这2个对口的,投行咨询,LDP。问题关键是这两类到底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 我想绝对是少数而已,欧美top应该概率大点。而投行咨询又都prefer有pre-MBA经验的,LDP的headcount估计也年年在减少。如果错过了这两波行情,MBA的出路和价值到底在哪里?

-- by 会员 lchanga (2013/2/7 14:09:49)




绝对少数也不能说,中欧的情况来看40%起码,另外还有一些LDP在陆陆续续的出来,所以这个数字还不是完全统计
错过这两波行情,还有几个出路
1、靠network转行。这个是大工程,基本上需要起码一整年的功夫去network并说服对方自己有能力完成转换。能做到的人不多,但每年总会有几个
2、企业社招,和社会招聘的人一起竞争那些岗位。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的工资涨幅会小些,50%的涨幅差不多了,和跳一次槽差别不会很大。区别主要在于给你一个机会去争取一下转行或者LDP这种机会,还有就是可以花一整年来找工作,比骑驴找马从容一些
-- by 会员 Xylus (2013/2/7 14:25: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5-10 20:2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