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MBA这个敲门砖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对目标是一流的IB和PE的人,bolan在亚太区发帖,可他很少去北美和欧洲区,因为那里的人相当多实实在在从这个经历中获得了收益,比如,以前在国内IT engineer,后来北美top mba,去了那八家国际投行,之后国内top PE,CDH或Hony等等。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前辈跟我说的话,读MBA,不是名校不要去。
-- by 会员 sindollar (2013/1/28 18:19:48)
其实我是从美版那边过来的。关于美国mba,我也做过解析,不过我发文太多,相信都淹没在贴海中了。不如就再聊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MBA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层次的MBA。
我认为,mba的价值就在于身份转换。何为身份转换?
1、移民。美国mba之所以吸引力巨大,美版的筒子们之所以如醉如痴、还得瑟地瞧不上亚版,就在于美国mba有助于他们移民到美国。虽然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铁板钉钉,而是充满变数了,但是很多美版mba依然执念于此,这就是他们的美国梦。而欧版mba之所以有些黯然失色,绝不是因为教学质量的差别,而是在于欧洲移民太难了。这些白领不可能像富豪一样投资移民,技术移民要排队排很久很久,他们最可能的路径就是留学移民。
个人对移民并不青睐,但我尊重别人的选择。
2、大城市的户口。很多人之所以读FT,尤其读北上广的学校,背后的一个动因就是希望能够从自己所在的二三线城市进入到一线城市,争取多一些发展机会,活在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下。
3、名校的教育背景。去看看很多名校的硕士吧,本科毕业背景往往都是二本、三本以下,人往高处走,圆自己曾经的名校梦,获得自信,圆满自己的人生。
4、好公司、好工作。这个对mba而言,是相对最不靠谱的,因为mba真的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士后职业教育,你之前的工作经历起着最主要的绝对作用。哪怕是到了美国也是如此。
通常到了美国,因为语言、文化等因素,绝大部分人得到的social level都会比原本在中国时要低,这个非常正常,非常好理解。但是降格以求后得到的职位,仍然令当事人满意、令其他中国人羡慕,这是因为存在于中美之间的国别价差导致的。简单说,同样一份工作,甚至level更低的工作,回报也高过国内。再者,所谓的美国的自由、宽松的社会氛围,也令很多被美国梦迷了心窍的中国人感到自己获得了新生,于是幸福度、满意度大增。
这跟mba本身已经关系不大了,但它却确确实实的影响着中国人的mba选择。
至于原本不相干的中国人到了美国,跨行进了投行、咨询的,那是少之又少。你在中国都进不了投行、咨询,你到美国能吗?当然,绝对有成功个案,但完全不足以成为支持决策的一个因素。
但是,很多人就是不理这一套去chase dream,那么这不是理性的决策,这是豪赌,通常是必输的。讨论一群赌徒,完全没意义,爱赌赌去吧。
其他适用于中国mba的所有观点,全都适用于美国mba。只是因为有这个中美国别价差,增加了美国mba的价值。美版的很多人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承认不承认,他们追逐的、最终能收获到的,通常就是这个国别价差。
总之,并不是美国商学院的mba特优特好,而中国mba糟糕透了,这只是表象,实质上它们是一样的。它们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中国和美国的差别。这是各自的商学院所赖以寄生的土壤。美版的人本质上选择的并不是美国的mba,而是选择了美国,选择了这个万恶的帝国、及它伪善的人民........
-- by 会员 bolan (2013/1/28 18: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