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7251|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在美国找工作?就拿USC给你一个会计专业学生找工作流程的例子吧。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20:5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9月,正式的招聘季开始了。被暑假的繁重课程折磨的不成人型的我们被推进了一片陌生的战场。美国的大学教育,尤其是硕士,相较于国内有更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每个专业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心就是典型的例子。南加州大学会计硕士项目的职业中心和洛杉矶主要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公司都有着很好的联系。每年招聘季的时候,学校会多次举办活动,邀请公司的招聘团队和各层次的员工来校园里与同学们见面。而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了解公司和展示自己的社交能力。假如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公司的青睐,其后的正式招聘活动更多地是过场形式而已。假如在这些活动中不幸给公司留下了糟糕的印象,那恐怕永远都过不了简历关了。


   我印象最深的“招聘前社交活动”有三次。第一次是“早餐会”。大约二十位来自不同公司的高级经理和合伙人会和项目里所有的同学共进早餐。大厅里摆好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坐两三位公司代表,七八个空位留给学生。公司代表们逐一自我介绍、落座。学生们选择坐在自己最有兴趣公司的代表旁边。然后与公司代表们交谈。十五分钟后,工作人员敲铃。所有的学生都被要求离桌,换到其他公司代表处进行第二轮“聊天”。聊天的时候要表达自己对公司的兴趣,表达自己的能力,要展示自己的沟通技巧。聊过之后要礼貌地所要公司代表的名片。活动结束后的一两天内,一般要写邮件向公司代表们表达谢意。同时表达自己从谈话中有所收获,公司代表一般也会对你的邮件给予礼貌的回复。优秀的同学此时就已经被各家大公司的合伙人和高级经理记在心里了。




   “早餐会”拉开招聘序幕后大约一周,便是最关键的一步:“公司见面会”。这次活动要求所有人正装出席。几十家今年有招聘计划的公司会在大厅里设好自己的席位,人力主管、新入公司的员工代表、高级经理都会站在自己的席位前。而学生们会在活动开始后进入大厅。和公司的工作人员聊天。内容无外乎“早餐会”话题的延续。“早餐会”上的公司代表也大都会来“见面会”。所以初次见面时累积下的“人脉”现在就派上用场了。大家热烈地询问对方的近况,聊一聊南加大的足球。而我这样的国际学生,总是干巴巴地重复着:“公司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呀?入职后发展的最重要品质是什么呀?您是怎么成长到现在的职位的呀?贵公司和其他几家事务所有什么区别呀?”得到的答案则无外乎是:“good communicators cuz we need to communicate with clients all the time. Social skills, I have good social skills, our people are different”那点儿英语能力讲出来的话,自己都不想听第二遍。活动中同样可以把纸质的简历留给招聘人员,让他们有个地方可以记录对你的印象和评价。

   见面会结束后一周,则会是不同公司各自举办的“宣讲会”。四大会选择不同的时间开宣讲会,好让所有的同学都不至于因为时间冲突而错过任何一家。普华永道的中国分部和美国分部还分别举办了宣讲会。与国内很不同,美国公司的宣讲会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功能是“宣讲”公司的招聘主管、一些合伙人以及新入职的员工都会来。宣讲会通常是30分钟的宣讲+90分钟的“自由社交”。随着主讲人宣布进入“自由社交”时间,所有的学生都起身离座,奔向自己想进一步打交道的对象。招聘主管和公司的很多合伙人、高级经理都参加过之前的一系列活动,对已经有出色表现的学生都很熟悉了。聊天的话题主要还是跟以前一样,考验的能力依然是“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甚至喜欢你。”聊天后也同样要礼貌地留下公司代表的联系方式,好回去进一步邮件沟通。

   宣讲会结束后,就是正式地招聘流程。通过学校的招聘网站,完成网申表格、提交简历、提交求职信。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所有社交活动中你对公司、职位、目标公司员工的了解此时是写作求职信的最好素材。大约一周后,各公司会给出面试名单,开始在学校里组织第一轮面试。而是否有资格面试,与你的简历、求职信质量都有关。但与之前所有社交活动中的表现,也有极大关系。

   第一轮面试会采取行为面试的方式,也就是不问专业问题,单单通过问题了解你的人格与经历。很遗憾我没有机会参加四大的面试,不能给出更详细地描述了。

   第一轮面试会有很高的淘汰率。通过之后会被邀请参加第二轮面试。第二轮面试称为“ In House”。参加面试的候选人会被邀请与公司合伙人共进晚餐。合伙人会暗暗观察你的所有行为,并愉快地再次同你聊天。假如合伙人没有特别地不喜欢你,那么就有offer了。而合伙人通常不会为难候选人。所以通常 in house就约等于offer了。


PS: 本文发表有收到了来自drdr0131很有价值的回复。能帮助大家对social, first round 和in house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引用如下:


简历是怎么筛选的不知道,说一说social,first round,和in house.

据某些渠道称,social的完了之后,所有参与social的公司的人会在小黑屋里rank每一个学生,因此social注意两点:第一点,与其给一个人留下深刻印象,不如给很多人留下个印象;第二点,不要留下坏印象,一个人反对你你就完了。

first round, 我的经验是根据不同的interviewer应有不同的表现。年长的partner更喜欢踏实肯干认真的人,年轻一点的更喜欢沟通能力强,不喜欢显得passive的人,男的更喜欢女的,女的就不好说了,面试就是要自信,要漂亮,要像代表中国国家队去奥林匹克一样高调中有才华,要像成熟商业人士一样从握手开始就有魅力有风度,哪怕底下腿抖的像筛子。

in-house, 这个阶段不好说,会有各种因素。面试的人可能是manager也可能是partner, 可能两个也可能三个,有时因为公司今年不想要international,总之结果如何可能有各种各种你想象不到的原因,所以不要太过于纠结,好好发挥就行了。

总得来说我认为这个过程有很多巧合的因素,拿到offer的人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没拿到offer的牛人也大有人在,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收藏收藏22 收藏收藏22
沙发
发表于 2012-12-6 21:01:0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么,目测会火~
板凳
发表于 2012-12-6 21:04:56 | 只看该作者
顶个~~~
地板
发表于 2012-12-6 21:07:49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a lot.
5#
发表于 2012-12-6 21:13:39 | 只看该作者
先占~
6#
发表于 2012-12-6 21:16:50 | 只看该作者
很给力~怒顶~
7#
发表于 2012-12-6 21:29: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8#
发表于 2012-12-6 21:35:59 | 只看该作者


跟教授混好关系 不去参加social不OCI 都能直接给推荐到office visit

In-house要面一个senior manager和一个par 而不是一个par

(至少德勤的MN office和EY的chicago office是这样)

另外纠正一点 in-house可不等于offer 去公司面试没拿到offer的同学大有人在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21:54:1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不好意思。我连first round都木有参加过~
10#
发表于 2012-12-6 22:03:4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能麻烦楼主调整下字体大小和行距嘛?这字体大小看着好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18 16:4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