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3153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3-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大三在读; 初高中外语学校毕业,保送直升北京某211大学英语专业; 准备考SAI上法国五大高商之一。
不用多说,从小到大考英语对我其实都不算什么事儿。除了小升初挤破头的考上了外国语学校,连高二考大学四六级都是轻松裸考高分过榜。于是这样就埋下了一战考G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轻敌。 虽然自己知道要考GMAT大概是一年前,买了本OG寄到家里一看太厚了就再没翻过。真正准备GMAT是从报名的那一刻正式开始。距离今天早上滑铁卢一战正好九十三天,整三个月的时间,其中包括上新东方强化课程加数学点题班。做完的材料有OG数学和语法,prep语法07,08各一半,GWD1-13套。 其实光从看自己的材料完成情况就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自省过程了。一个连OG都没整本啃完,甚至阅读和逻辑几乎没动的孩子怎么去跟人家OG分析五遍以上的人比呢?语法相比而言做的已经是多的了,却连prep语法笔记也没熟读完,OG没有分析超过三遍。这个时候才发现所谓的听说能力强,语感好,碰上纯考书面语的GMAT语法只会成为障碍。语法做的最顺手的时候要数刚分析完prep08语法笔记的那两个星期,做一套GWD可以达到只错1到3个语法的情况,但好景不长,刚刚庆幸自己摆脱语法跛腿的时候马上错误率又上来了。于是整个人那段时间都非常的depressed,开始觉得做的努力没有成效(但现在回想其实那一点努力根本不算什么)。 逻辑和阅读一直是我认为的强项,至少英语底子让我从来没有操心过读题速度和理解能力,所以一直靠感觉做逻辑和阅读,知道五月快考试了才觉得光靠感觉无法把握正确率。但事已至此也已经不想再多做题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的OG上逻辑和阅读几乎全空的原因,一共做的题也就是跟着GWD的题和上新东方时的课上练习。然后就有点心怀侥幸的觉得到时候考试靠着鸡精和感觉应该也不会太差。 但总的来看我觉得英语专业对考GMAT也只有读题的速度和理解上有帮助,真正答不答的对题确实考的是逻辑。我还一度跟朋友们开玩笑说做GMAT的VERBAL就像是一次带三个孩子,刚把语法哄睡着逻辑和阅读就开始闹,忙的你转都转不过来。 三个月的周期一晃眼就过了。手机里装的倒计时app也是眼睁睁的看着从剩90天到了剩9天到剩1天。刨开学校上课的时间,准备期中考试的时间,写作业写论文的时间,那些认真在复习GMAT认真做题分析的时间竟然不及一半。现在记忆犹新的居然只有刚报名的那个月每天乐呵呵的去上新东方,五一三天苦兮兮的窝在图书馆自习,在回味记得的居然是各种做题做到一半跟同学去遛弯抽烟或是聚餐唱K,帮朋友解决情感困惑这种杂事。这样一想要是我今天能上700也真是对其他努力的同学不公平。 再说说最扯的,今天考场上的感受。真的是做题做到觉得自己快750了,最后出来650。 作文:考前背了一句话版的七宗罪,然后就是一顿狂扯。靠着平常被写作外教折磨出来的那点功力硬掰,一小时瞬间就过了。 数学:本来被我认为是最弱项的一门,因为从高中保送后到开始准备G已经有快四年没碰过数学,刚开始做OG连圆的面积公式都要上网查。所以其实这也是我下了点功夫的部分,起码我多花了700多上了一个点题班吧。而且做题做到后期开始找回初中做数学的感觉了,晚上做数学的时候总觉得是在初高中上数学晚自习。50分左右我觉得在把握之中,拿到51其实有点小惊喜。 语文:最dramatic的战役。前十题做的感觉很好,于是第一篇阅读就做到了春哥版阅读鸡精里那篇被誉为题目诡异高分题库的讲艺术的文章,心里一阵狂喜,题目也是确实诡异,诡异到让我觉得天哪我真的到高分库了,我得上750了。于是我觉得我的失败就从这里开始了。说实话到现在,这篇高分阅读后面的题我确实都快忘了,也是证明了我的确被心态影响到,觉得自己保在高分段,后面就算错也不会烂到V35一下了。记得的另一感觉就是第二篇阅读到第三篇阅读中间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语法加逻辑,再回想估计就是在那里连错一直掉到低分库的。语法本身就不好,外加内心过于欣喜,逻辑确实靠感觉但今天到后面居然不自觉的在回忆机经了。而阅读,我觉得可能是唯一答得每题都有把握的了。于是就这样只得了26,一个我从来没想过的分数,一个根本不屑于去想的分数。考完拿到成绩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不是想说鸡精对我起到过多的反面作用,但可能VERBAL鸡精对大部分考生有用的就是让大家熟悉内容方便理解题。从这一方面讲我可能是更多的被误导了。因为练习的时候拿到新题是没有提前有中文提示的,我对英文的把握也是不需要中文在中间翻译一遍才能有印象的,很多时候直观的就英语理解可能对我做题更有帮助,而鸡精恰恰是从中掐断了这一点,让人先入为主的对一短话一篇文章有了感觉,再看题再看答案就不自主的要选感觉有印象的选项。 再进一步分析,之所以容易被鸡精动摇的主要原因还是基本功不够,定力不够,答题手感不够。而这又是什么导致的呢?一句话,题做少了。 记得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上CD看备考心得,有一个G友说自己就是做题做题正确率也不高但突然某天就开窍了怎么做怎么对最后拿了760,当时自己还想说这人真扯。但以前学的量变到质变真的不是没有道理,你做题的量没有达到,你的OG都没被摸黑摸烂,你也不是那些一熟悉题型就能上750的大牛,你想靠什么上700?运气真的不是每次都会青睐你。 今天从考完就一直在跟各方亲朋好友打电话,面子抛开,只想反省到底是哪里出了错。有一个大致了解GMAT的朋友问我说,你要是二战的话,能用的真题还有没有?言下之意以为我已经把OG,GWD和prep都做完了,怕我没有多的题练手。那一刻才知道自己有多可笑。我的复习资料还有一大半是空白的呢!于是笑着告诉朋友别担心,我题还多的是没做完。结果朋友马上毛了,冲着电话吼我说你题都没做完你还敢上场考???你还想考750??? 瞬间就醒了。 想想距离上次考这种几乎能决定命运的考试还是高中的调考,因为排名会决定保送名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养成了一种习惯是什么事情都要拖到必须解决的时候才开始准备,最后得到了一个可能只是在接受范围内的结果也安慰自己说的过去了。也许如果这次运气再好点考到了700整,就跟以前一样觉得差不多了甚至都不用二战了。 所以也许该庆幸,这次考G让自己了解了水深水浅,知道了有进高分段的潜力却缺乏留在高分段的耐力和实力,也更清楚了下一个阶段的方向和目标。本来给自己定的能接受到很理想的分数段是680到730,现在我觉得没必要把赌注压在无法掌握的鸡精和运气上了。几年不碰的数学不是困难,那么天天打交道的英语就更不该是。逻辑和语法相对来说真的需要练习技巧,做到有手感就是目的。要相信自己是能靠实力考上750的人,那么何必要死乞白赖的靠着运气上个700就满足呢?
出来混总是要还。GMAT大概就是我缺失的高考了,我还更幸运,起码要等下一次考试我不用复读一年。现在初步定在九月中旬二战,hopefully中间能把雅思解决了。还记得以前年级排名进步一百多名时的激动心情么?再过三个月就该是GMAT成绩提高100+的时候了。 quote朋友转述的一个意思,备战GMAT就当是为自己增值为自己赚钱,因为你多奋斗一点,你的砝码也就多加了一点。 加油了各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