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iss绿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考日记] 托福暂时再见. ★绿光★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12-3-29 03:39:54 | 只看该作者
绿光mm加油~
182#
发表于 2012-3-29 08:49:50 | 只看该作者
咱几个建一个QQ讨论群好了。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19:53 | 只看该作者

【无老师】听读+复述攻克iBT新托福口语的法宝

口语这事,关键还是说的少。其实在准备任何一门考试的时候,很多考友都会有一个焦急的心理,也就是总希望自己很快见到效果。但是,实际上学习这事往往应该是以2周围一个周期来看效果的,但是绝大多数的考友,总是以1天为一个周期来看效果的。

回到口语这事上来,也是这样的。其实绝大多数考友所面临的问题,应该是2个:

第一个是自己的发音不准确。这里的不准确包含很多层面,比如说单词的发音本来就是错的,有的是单词的重音有错,有的是句子缺乏起伏。这是第一个层面,也就是发音不准确这个层面。

第二个是缺乏答题的能力。很多考友在准备托福口语的时候,仅是在纸上谈兵,有的是仅仅把答案写下来,有的是拿机经想一下思路,有的是看看别人的答案。但是这里面统统面临一个相似的问题,也就是口语考试考查的是你的用嘴即时表达的能力,这不是一个写作考试,你写出来并不能证明你的口语就好了,口语是要说的!因此,单纯地把内容写下来,对于你的口语的表达不会有多大的提升。

当我们知道这2点之后,其实就应该对症下药!

发音不准怎么办?听读!
缺乏答题能力怎么办?复述!

因为之前的“听读”系列,很多考友将“听读”作为提升自己听力的一种方法,但是实际上,听读这种方式还是对于提升口语最为有效,换句话说,会读一定会听,但是会听不一定就要会读。举个例子,很多生活在广州的外地人,虽然可以听懂广东当地的粤语,但是依然不能开口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会听不一定能更需要会说的体现。换句话说,想会说,必然会听;但是听懂,不一定要求会说。因此听读本身,应该是对于听力提升的一个补充,而不应该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提升听力最好的办法,还是听写本身。

回到口语本身来看,口语要发音准,就一定要知道怎样正确的发音是准确的,自己才能正确的发音。也就是说,想要矫正自己的发音,就应该通过听读的方式去跟随和模仿正确的发音,并且在听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发音录下来,与原文的发音进行比对,找出差别与不同,然后再模仿,知道自己感觉无法更接近原文的发音为止,再去跟读下一句。这才是校正自己发音的捷径!

复述,其实复述并不是简单的将前面的已经跟读了的答案再重新背一遍,复述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语言,将原文之中的内容再表述一遍。换句话说这里练习的是你的即时反应以及表达的能力,而这也就是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所需要的即时组织语言并且清晰表达出来的能力。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35:36 | 只看该作者

无老师:听写的误区--拿刀插自己 【搬小心姐的楼~】

1 “我只听那些不认识的就好了”:听上去这句话十分有道理,但是细一想,马上发现了问题,其实听写这事,大的来说,目的只有1个,就是将单词与正确的发音连接起来,但是小的来说,其实是有2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将那些不知道怎么发音的单词,与正确的发音连接起来,比如phenomenon这个单词,我们不知道怎么发音,那么在听写的时候,我自然也就听不出来,这里的phenomenon就是标题里所提到的,不认识的那些词,这个自然是要通过听写这种方式来解决的。
但是还有第二种情况,就是我们本来记下的发音就是错的,比如说and这个词,当你没做过听写的时候,你其实是不会分出来know this与notice这两个之间发音的区别的,换句话说,本来原文是notice,但是你很有可能很自信的人为你自己听到的是know this,这个时候虽然你错了,但是你自己并不知道。因此,自然也就得不到矫正。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只去听那些不认识的词,因为如果只听那些不认识的词,那么你头脑中错误的发音,就得不到矫正。
2 “听写提升的太慢了”:听写真的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基本上来说,我们往往认为3天见效的事情,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事情,但是现实情况是,听写这事,有长有短,长则1个月,短则也要1周才能看到十分明显的效果,但是很遗憾,绝大多数的考友们,是没有这样的兴趣的。因此,请各位正在准备考试自己听写大冒险的考友们注意,你的冒险很有可能要花费至少1周,多则1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请各位多准备点干粮。

3 “听写过后,成绩马上就会提升”:看上去确实应该如这句话所说,既然听写过后自己的实力提升了,那么成绩自然该有相应的提升,但是很遗憾,听写1个月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听写的错误率急剧降低,但是做题的正确率却没有太多改变,当然,这个时候一个自然的反应就是质疑听写是否有用,但是其实听写这事初期只是让你达到了“知道”的程度,但是托福考试要的是“熟练”,换句话说,听写只能让你会骑自行车,但是托福考试是要求你参加环法自行车赛,因此,如果想在托福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你的听写就要继续的练,直到只花很短的时间比如说20分钟,就可以把1分钟的材料全都听写完。

貌似前路很艰险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误区呢?是我比较笨么?当你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师兄和沙师弟就都会安慰你,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差别不涉及好与坏,只是是否一样仅此而已。其实很多方法是大而无形的。比如说泛听有没有用?很多人说没用,但是如果24小时的一段材料,你听一年,同样会发现功力大涨。精听都说有用,但是你如果仅听1次,那么就什么作用都没有。其实,说到底还是耐力或者说坚持,决定了最后的成败与否,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接受低效的借口,在提高听力的路上,我们一路前行,最快的路往往只有一条,接下来,请拿好钉耙,我们又该上路了!^_^

4 “听写的时候,小词就是听不出来”【这是绿光的情况,要努力。】小词,比如说is,or这些词,其实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就是貌似自己应该能把这些词听出来,因为从小就认识,但是好像自己总是在听写的时候听不到。其实如果你与听力的高手聊过的话,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些小词其实更多是一种高手自我标榜的标志。这就好像是,足球的高手比的不是你有多少脚射门,他们比的是你有多少任意球直接得分,因为这是功力的象征。听写之中也是这样,这些小词,其实,只有到听写的后期才能解决,而且解决的方法也不是纯凭自己的听力实力,要想把这些小词听到100%正确,最后靠的是“听写实力+语法修正”。其实当语速足够快的时候,很多小词比如说or或者is是几乎不被发音的,哪怕发音,也得也是很轻,因此这个时候,要想保证自己听写绝对的正确率,很多时候靠的是语法的修正!换句话说,就是你知道那里就应该有这个词,当他还没说出来的时候,你就有了那个“预判”,这是很重要的。

5 “听写完了,万事大吉”:其实听写的过程,是一个矫正自己错误的过程。因此,单纯的听出来的内容,是有很多的错误的,这个时候,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去拿自己的文章跟原文进行校对,而且一定要把自己听错的内容重新再听至少5遍,甚至10遍才是可以的,否则,你也会发现自己的进展十分缓慢。

6 “听不懂了,马上就看原文”:听写的过程就是要把一个单词与其正确的发音连接在一起,因此一旦听不出来,那么第一件你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那些听不出来的内容再听写5-10遍,如果听不出来,那么就应该先放下,继续等这段材料听完,再去看原文,否则你会发现自己的印象不够深刻,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最后的一个全盘总结的过程,因此,这些错误的内容,最好留到最后一次性的冲击自己一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185#
发表于 2012-3-29 15:40:06 | 只看该作者
“拿刀插自己”是小马哥的名言。
186#
发表于 2012-3-29 18:46:33 | 只看该作者
绿光&小心姐看这里,4.28几经。
我没有下呢。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c8658a00-77c4-11e1-b575-0015c55db73d/
187#
发表于 2012-3-29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2137&fromuid=47101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88#
发表于 2012-3-29 19:12:0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上面分享的听力经验,感觉很受用呢!~
189#
发表于 2012-3-29 21:25:53 | 只看该作者
啊哦。。。。貌似托福考试选日子更要讲究咩。。。。
谢谢绿光亲常来看饭饭哦~~~~~~~~~~~
绿光大北鼻加油!!!!!!!!!!!!
190#
发表于 2012-3-29 21:57:15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2137&fromuid=471014
-- by 会员 Crystaljoy (2012/3/29 18:56:00)


介个网址打不开耶。大鸟,这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TOEFL / IELTS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7-4 20:2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