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佐证了我之前的想法,其实去最top的bschool未必是好的选择,在这种ass-kissing且过于aggressive的氛围下很容易迷失自己,学生固然很优秀,但是大家对优秀的定义和对IB, MC的青睐太过于趋同,殊不知成功有很多定义有很多路径,可能这些优秀学生的简历本来就是在长期的功利心下craft出来的,读个top MBA依然是在这上面添加了一笔而已,并不是真正去学点什么。对于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读mba时鲜有好好的思考。我想读mba应该留给自己更多时间好好思考究竟做什么能出成绩,必然不是ib或mc行业,机会必然在很少人在做或者在尝试做的地方。如果追求金钱,高薪的工作也不能让你提早退休,如果追求名誉,这些行业有太多人把你埋没,若干年后不会有太多人因为你是某大投行最年轻的partner而把你深深记住。其实申请过程就是一个给自己思考人生道路的机会,好好想想,这辈子干点啥能给世界上的人留下点好的东西。有点偏题,即兴胡言乱语一把~~呵呵 -- by 会员 wuyw2010 (2011/11/27 16:55:07)
非常认同。无论top 2,M7还是ivy league,仅仅着眼于排名,收入或者prestige的话,充其量只是个体的成就。真正的优秀和杰出,是能够给自己周围人带来积极的影响,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引用一位我们学校大概最优秀的中国校友的话,那些只是为了个体优秀而优秀,而最终也确实做到了最好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很可怕的。
想去投行的同志,无论中国或是美国,钱大概都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吧。但是呢,另一方面,投行和咨询在短时间给你提供的开拓视野、接触行业领袖、参与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加深对多个行业认识的机会,还是很难得的。虽然这种认识未见得那么深入。 我们上一级的中国人,有几个pre-MBA做banking的,拼命想通过商学院从banking跳出来。我们这级则有两三个很想做banking的同学。这个蛮有意思的,我觉得在各种行业里面,很难找到像IBD这样的行业/职业,人们对它的爱恨会如此的极端。咨询相对就好很多。
前面提到的那位比较年轻在高盛做到合伙人的校友,我尊敬他,主要是因为他在学校有一笔不菲的捐款,设立了一个专门资助中国大陆学生的奖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