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考場時百感交集, 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沒有CD我就沒有今天, 一路走來的心得跟戰友們分享 也希望還沒有擺脫GMAT的朋友能繼續堅持, 夢想就在前方不遠處
一戰 : 30, Sep., 2010 570 (Q50 V17) 二戰:17, Aug., 2011 730 (Q51 V37)
一戰:
LZ是台灣人, 在台灣四大CPA事務所工作, 約在工作滿三年時(2009)下定決心要出國, 開始到補習班上修辭及閱讀單元班, 因四大工時長, 且職位已非staff, 責任較重, 週末也常加班, 只能找空檔時間唸書, 花了近10個月的時間把OG及PP讀完, 2010年9月份趁淡季厚著臉皮跟上頭請假一個月, 衝刺GMAT, 這一個月回母校圖書館報到; 前兩週大概復習了PP跟建立AWA模板, 後兩週開始用PP軟體跟GWD模考, 訓練pace; PP模考最初兩次在600~650左右, 之後幾次在680~720, 自己覺得是記憶分數參考價值不大, 最初兩次比較準; GWD錯題在14~19題左右, 但前21題的正確率不高, 5成左右, 且最後10題時間常不夠, 常會放棄一篇閱讀以求寫完; 考試當天自覺狀況不錯, 雖然緊張, 但AWA及Q寫得算順利, 寫V時, 覺得SC跟平常練的題型很不一樣, 無法同時快速排除錯誤選項, CR題目看不是很懂, 但怕時間不夠, 都憑感覺選順眼的, RC前兩篇不是JJ, 也沒耗太多時間, 第3篇遇到了, 大概讀完後就作答了, 最後10題的時間還有15分鐘, 答得從容, 考完覺得應該不會太差, 應該有650
螢幕:570 (V17)
看到成績時,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即便是PP軟體分數也沒那麼低過; 自己從小到大的重要考試沒有如此大挫敗過, 即便CPA exam也是兩年過關; 而GMAT徹底擊潰我的自信, 一滴不剩的 還是得面對現實, 考上午場, 下午就回所內上班, 有客戶要IPO, 很多事等著去做; 即便告訴自己要振作, 心情還是很沮喪, 像個遊魂, 六點一到就回家了, 上司知道我考試失利, 還寫信鼓勵我, 這封信我現在還背的出來 回家後上CD看戰友們的分享帖, 一位LZ的一句話激勵了我:想過成功, 想過失敗, 沒想過放棄! 又想起之前在台灣傷咖, GMAT 十戰才成功的神人, 我這一戰失敗算什麼, 力勸自己振作;馬上報名了動物大(A兔)的課程, 剛好是週五跟週日晚上上課, 對工作最沒影響的時段; 課程後對GMAT有更清楚的了解, 原本模糊的觀念豁然開朗; 只是時間也來到11月了, 客戶IPO如火如荼, 加上其他case, 課程結束後直到今年六月 我也沒再碰GMAT,
後來客戶IPO獲准, 五月份忙季結束, 便跟老闆提離職, 老闆知我心意已決, 支持我的決定, 待我學成歸國
二戰:
離職後休息了約半個月, 七月初開始重回圖書館, 約用一個月時間將PP1及PP2重新總結了1次, 練AWA打字速度,OG及PP3沒看, 再花兩個星期用PP軟體及GWD模考 , 同時整理JJ; 時隔一年, 認為自己對PP軟體的記憶已忘的差不多了, 第一次測是730 (V38), 閱讀還是有些印象, 有記憶分數在, 所以不敢掉以輕心; GWD錯題在17~22題, 整體正確率比一戰來得低, 但沒太擔心, 因為前21題的正確率有提高, 約6成, 錯題集中在後段, 因為時間不夠; 此外, 也修正了自己一戰時的心態, 之前在批踢踢跟CD看到的分享文幾乎都是700+, 便以為考700不是難事, 忘了實際只有約10%的人成績是在此之上的; 這次將自己的目標設定在650左右, 有680就不考第三次; 考試當天仍有點緊張, 不過開始寫V時就不多想了, 前面5題我寫的比較仔細, 每題花2分鐘以上, SC仍然覺得跟PP不一樣, CR則還好, 比較看得懂題意, 出現第一篇RC時, 不是JJ, 謹慎作答; 做完11題後時間還有53分鐘; 12-21題時, SC跟CR作答基本同前, CR有遇到JJ, 第二篇RC出現, 確定是JJ, 不敢掉以輕心, 把文章讀完後, 作答還是回文定位, 此段時間約花了20分鐘; 22-31題, 告訴自己可以不用那麼仔細了, RC第三篇很長, 依然是JJ, 不難, 再讀一次文章後就快速作答了, 此段做完只剩14分鐘多, 讓我有點意外; 最後10題告訴自己要加快速度了, 好運的是RC最後一篇還是JJ, 不讀文章, 直接看題目再回文定位, 選答案, 此段僅放棄倒數第3題的CR, 其他都有看題目再答; 之後就花30分鐘認真寫加試題,
螢幕:730 (Q51 V37)
看到成績的瞬間, 無法置信, 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破700, 原本評估自己極限約680,我知道JJ幫了我很多, 心裡不是很踏實, 沒有特別興奮, 不過現在告訴自己, 莫妄自菲薄, 若不是把握住第一段沒有JJ的前11題, 加上自己謹慎使用JJ的策略, 後面也不會得到這麼大的效益, GMAT這個考試, 當你輕視它時, 它會狠狠地往你臉上來個重擊, 當你用心準備它時, 它又送你一個超乎預期的大禮
各科準備心得
數學 數學基礎好的, OG就夠了, 考前200題JJ已足夠, 再保持每天算原文題目5~10題維繫語感; 基礎不好的, 就算JJ300題兩遍吧, RP好可能遇15題; 我數學基礎還不錯, 一二戰都只算200題JJ左右, 主要是爭取實戰時間, 有些題不難就是計算耗時, 我目標50, 不強求51, 所以碰到8~10題JJ已幫助很大, 即便遇到我還是會重算, 除非100%確定條件相同, 且重算耗時, 我才會直接選答案; 把握前面1/3不要連錯, 50不難, 可錯9題, 但前面連錯就會被扣分, PP軟體我曾經只錯8題卻拿49, 因為前段連錯; 基本上一戰有50的, 不用花太多時間在Q上面了
SC
SC為王, 實戰跟PP軟體前5題有4題是SC, 這5題可能決定你第一篇RC會不會是JJ, 還可以幫你在後段節省大量時間, 絕對是GMAT的關鍵; OG及PP總結是基本的, 上Manhattan看Ron大神解題, 至於PP語法筆記請斟酌使用, 個人仍有部分與其見解不同; GWD若遇爭議題勿花時間鑽研, 有的題型太舊參考價值不高; 這裡想分享的是實戰時, 我SC幾乎沒碰到選項是3+2型態可讓你快速排除的, 而是每個選項都有自己的錯點, 每個選項都要略讀, 所以在總結PP時, 錯誤選項盡量將錯點都挑出來, 通常都有2個以上; 此外, 個人認為句意至上, 非要求完全讀懂, 略懂句意後, 主詞動詞挑出, 前後句的關聯瞭解就好作答了, 這種答題方式正確率較高; 孔明在1800年前就告訴我們什麼都略懂一點, 生活就更多彩一點; 純技巧答題等最後10題再使用吧
CR
CR不是個人強項, PP正確率雖然可以到7成, 但GWD都在5成左右而已,因為敘述太長, 常看不懂, 有時題目看懂了選項看不懂, 這個狀況跟實戰時有幾分像, 不過實戰好一點, JJ整理的好, 碰到時至少題意可以懂七八成, 通常我作一題GWD CR都要2分15秒到30秒左右, 所以後面10題時間不夠時, 掃過CR題目發現不懂, 選項又超長我就直接猜C, 把時間留給比較有把握的SC; 雖然如此, 透過大量PP的練習, 有時題意不完全懂, 用關鍵字( some/ other than/ 前提題型沒not) 還是可以把選項刪到2選1左右再猜; 其他就不誤導戰友了, 還請NN開導
RC
我閱讀速度不快, 靠看轉折字瞭解文章脈絡, 搭配回文定位法, PP不計時可以有2/3左右正確率, GWD最後兩回有5成; 閱讀沒什麼捷徑, 每天兩篇, 仔細檢討, 文章段落大綱跟選項錯誤原因寫出, 以此訓練; 有個經驗跟大家分享: 長篇莫慌, 短篇莫喜; 長篇通常在第三篇閱讀, 我碰到的幾乎都是平鋪直敘, 選項是非分明; 但短篇論點轉折多, 不易理解, 選項迂迴隱晦, 難以排除, 有時我作長篇4題時間比短篇3題還短, 短篇時間都花在思考跟重讀文章確認上, 請戰友們不要對短篇掉以輕心; 實戰時前面兩篇閱讀細節題跟推論題即便讀懂文章, 也請回文定位, 確定作答有依據; 如果最後10題僅剩10分鐘, 閱讀速度又不快, 建議考慮放棄一篇RC全部猜C, 不要猜你覺得看起來對的(除非你跟麻將俠一樣牌品好到爆炸), 猜三個不一樣的答案容易全錯, 只要猜對一個就賺到, 都錯只好認了, 回家多打牌不發脾氣累積RP, 剩下7題9分鐘勉強可以答完(扣掉的1分鐘是因為3題要各花20秒發呆騙電腦)
AWA
我打字慢, 詞彙不多, 只能建立模板, 每天一篇AI或AA輪流打; 有個know how跟大家分享: 考場鍵盤不是那種筆電薄膜式的, 一戰時我練習都用筆電, 導致實戰時不適應考場鍵盤打更慢; 二戰練習時就買外接鍵盤模擬, 這種圖書館外人看起來像脫褲子放屁的動作我也照作不誤, 再戰時打的就快多了
其他tips分享:
總結乃GMAT成功基石
如果再讓我一次準備GMAT, 我的順序會是:OG精讀一遍--> 動物大課程--> PP1及PP2總結--> PP軟體測試並總結--> GWD模考練pace; 有人說OG可以唸個2~3遍, 個人認為精讀的話1遍已足, 最多2遍, 超過2遍表示之前沒讀通; 上完動物大課程後, PP1及PP2總結將是關鍵, 不管對錯題都須檢討, 將上課的重點內化成自己的答題功力, PP3保留不做是為了PP軟體測試有參考價值; GWD則是練實戰的氣氛及pace, 注重前21題正確率
訓練時間壓力下答題
最晚考試前兩週要開始計時作模擬考, 時間壓力下常會忽略題目或選項的重要資訊, 導致正確率下降, 我後來甚至在檢討時, 錯題部分也計時再做一次看能不能選對, 習慣壓力下作答
對JJ的正確認知
JJ是雙面刃, 我個人相信GWD正確率不到5成的, JJ幫不上忙, 原因其一是可能遇不到, 其二是遇到了也無法判斷JJ的答案是對是錯, 相反的, 正確使用, 有可能讓一定實力的人破700; 數學JJ自己一定每題算過一遍, tricky題算兩遍; RC的JJ每篇用自己的話打出大綱, 若JJ內容詳細, 能區分段落更好, 方便實戰回文定位, 若有2位以上戰友分享相同的JJ答案且跟文章可以聯結, 就列入筆記參考, 否則就忽略, CR用自己的話寫出前提及結論, 分享的答案看不出跟題目連結者忽略, SC則完全沒看; 以上整理很花時間, 20題數學, 8篇閱讀, 12題每天至少要花3~4小時, 約8~10天整理完; 同時要保持每天接觸原文題, 考前2天完全不碰JJ, 避免破壞語感
規律的作息
我有午睡20分鐘習慣, 否則下午精神恍惚, 所以選考上午場, 依此調整作息, 每天七點半起床, 九點左右到圖書館, 晚上九點離開, 十二點前睡覺; 我秉信時間長短不是重點, 而是效率, 即集中度, 我大概唸1.5~2小時就休息15~20分鐘, 看報紙或期刊, 很多研究也指出, 人的集中力無法對同一件事超過90分鐘, 要維持高效率, short break有必要性; 此外一星期休息一天, 只有考前十天衝刺期我才天天報到, 戰友們可依自身情況酌約調整
調整實戰緊張心情
實戰時, 相信一般人都會很緊張, 考試時不要再想一定要考幾分, 不要想萬一要再考一次來不及申請云云, 都是增加自己壓力而已, AWA或Q寫不順沒關係; 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 來者可追, V把握住前面11題, 後面很有機會遇到JJ; 總之用盡一切方法放緩自己心情, 這裡介紹一個朋友轉述的:考GMAT一點也不用緊張, 你只是進到教室吹冷氣3個半小時, 打打模板, 算算國高中數學, Verbal點幾下游標, 會就快速點, 不會就點一個順眼的, 點錯不會有人死, 還沒逼你一定要點完, 時間到就不用點了, 緊張什麼? (最後兩句是我加的)
勿猜測題目難度 莫去猜所遇到題目的難度, 我寫Q的時候中後段遇過超基礎小學生題,一度以為Q連50都沒了, 事實證明是杞人憂天, 51分連我寫PP軟體都沒拿過; 寫V時 CR也沒碰到什麼bold face題, 成績還是超乎預期, 所以猜題目難度浪費時間甚至影響心情
結語:
考GMAT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 特別是對非一戰成功的戰友來說, 失利伴隨而來的沮喪與挫折, 經歷過的都知道那種難受, 甚至不下情侶分手; 堅持兩個字打完不過一秒, 要做到卻要花兩個月, 三個月, 甚至以年為單位; 就當作北美商學院對我們的課前訓練, 希望我們在入學前都有一個類似的思考邏輯, 分數不到就是還未達它的期許, 相對的, 通過這測驗, 商學院大門已為你打開; 我現在反而慶幸一戰的挫敗, 讓我有機會體驗這段旅程, 而每位從GMAT的失敗中站起來的朋友, 都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 CD這個論壇, 點燃了每一位戰友的希望, 也讓你在奮戰的道路上不孤單; 最後, 用村上在1Q84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
有希望的地方, 就有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