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的有道理,tell your story和进入学校后的努力是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真的一个recruiting season下来,所有去投行的人都是以前有finance的背景,而且年年如此。至少表示这种信息还是有某些指导意义的。
我并不是想challenge什么东西,只是很好奇到底以前没有finance背景的中国大陆同学,是不是真的能通过B-school就转入投行呢,这种例子是不是常见呢?而且从你的字里行间,我似乎能感觉到,这些去IB的(仅指大陆同学),似乎都是有金融相关背景的,就像你前面提到的那位清华的同学。当然,我的感觉也许是错的。
Fatfatpig同学问:能否share一下这些同学以前的背景呢,我说的不仅是行业,而且包括function。这样对想转行的同学来说更有意义。去IB的三个中有几个以前是IB,四大或者别的finance背景呢?去consulting的呢? 答复:考虑再三,决定不share。不是因为敝帚自珍或者羞于见人,而是因为it might be oversimplified and misleading. 我们知道很多人有类似的疑问想尽可能详细的了解投行人的背景,试图发现共通规律,同时试图告诉(甚至说服)自己:我这样的背景能不能申请到NYU Stern? 能不能转金融?能不能进投行IBD? SO WHAT? 如果我告诉你有个同学原来是电影公司做发行的,你会因此觉得更庆幸(因为比她多些finance背景所以成功率会更高)?实际上她拿的offer可能比你想象的都早都好都多。 如果我告诉你有个同学原来就是Banker,你会因此而长吁短叹自叹不如(看,人家原来就做这个的所以当然会进投行)?而实际上这哥们可能在当初面试的时候中了邪接连被拒拒到人神共愤的程度。 如果我告诉你有人并没有金融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又有点想沾沾自喜了),但是平时人就特别爱好自己研究股票研究经济自学会计自学CFA一心一意想去投行,并且能回答上投行面试时的各种问题,那你觉得这个人是不是应该去投行呢? 综上,且不说sample size bias,单单是告诉你工作背景(而不share他/她的家庭背景、心路历程、业余投入、种种付出、各种证书),会对你有帮助而没有任何misleading么?你会做到不给自己一些过于简化过于正面或者过于负面的心理暗示么? 想来NYU Stern有很多陈述的方向(金融、咨询、(奢侈品)营销、创业都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讲圆讲通透能说服人即可,我们的同学背景是很多元化的——有个同学空军退役,自己空手造了一架飞机到处开,现在进投行了,他怎么讲他的故事,我不知道,但一定很有说服力。 想来投行归根到底就是要回答面试官一个简单的问题(虽然前人无数次回答过但我还是想再说一遍):Why do you want to do banking? Prove it to me. Stop thinking about others. Focus on your path. Good luck. (明天有门mid-term但我一不留神写了那么多,苦口婆心,希望值得. Now I need to focus on my exam lah.) -- by 会员 肥的李敖 (2011/3/10 6:2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