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74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之队日记] 1/27 一战上海 静下心来好好看书。人可以失败一次,但不能次次失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6:2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忏悔。上个月报的G。到今天为止没怎么看。稍稍翻了下阅读难句教程。做了大概10题。单词看了一个list。去书店买了轻轻松松背单词。发现是大学四六级。而且貌似是盗版的。凑和着用吧。今天下午加了几个同是1月份考的G友。求组队勉励。

今天用excel把日子排了排。每天估计复习个10小时。

1/6 16:24-26:24(凌晨么。。晕)
单词 list 20-30
把盗版的轻轻松松背单词听一遍。当背景音乐。
Gmat Review- Sentence Correction p650-685
语法改错精解- 2 sections-keep it slow
阅读难句教程-10 sentences

Go!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11-1-6 16:46:53 | 只看该作者
建议lz,gmat单词不是重点,时间更多应该花在verbal题型的熟悉上,特别是sc和cr,摸清套路的话,就算碰到不会的单词照样秒杀~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6:57:06 | 只看该作者
sc和cr指的是?

我今天还是会看g-review的哈。。感觉单词不背不大行。。
地板
发表于 2011-1-7 01:34:35 | 只看该作者
SC 是语法
CR 是逻辑
我现在背的单词都是复习当中碰到的,随手都写在sticker上了
一起加油,我也是一月重考,不过日子没定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0:16:50 | 只看该作者
To:v19suffered

V 打算什么时候考?

1/7
昨天不到12点就睡了。今天早上8点起来背单词。还是把昨天的目标完成先。基础要一点一点打。

先总结一下下:昨天看了 3个LIST单词。今天把昨天的补起来+今天该完成的量=7+10=17(慢慢来~别心急)
做了一下g-review的Sentence Correction,做了20个错5个(75%)。正确率太低了。参考了下大牛们的正确率都是90% 及以上。那今天就开始攻Sentence Correction! 争取达到85%(错3个)。。加油加油!

今天的目标
单词 list 10-30
---〉现在觉得背单词还是比较开心愉快的

Gmat Review- Sentence Correction p650-685
---〉做完一遍,仔仔细细一行一行看解答,做语法改错精解然后回头再做一遍,争取正确率在85%!!

语法改错精解- 2 sections-keep it slow

阅读难句教程-10 sentences

作文高分速成-开始看

Critical Reasoning-把之前的guidelines 看了。。有时间做点题来练。。



这个是题外话,请请请忽略:

昨天看了林夕写的一个小故事 说一个老僧人出去游行 回来的时候发现他的一个小徒弟把他最钟爱的一盆兰花给打破了。小徒弟很害怕遭到责骂。老僧人安慰他说,我当初养这盆兰花就是为了愉悦身心,修身养性,又为了让自己开心才养的。又怎么会因为失去它而让自己平白无故生气呢。

看了以后很受启发。我们生活包括做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何必为了一些小小错失而给自己不愉快呢。这不是违背我们当初的初衷了呢。生活是这样,考GMAT是这样,如果觉得考GMAT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为什么还要做呢。你考GMAT的初初衷就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以一颗愉悦的心去看每一道题目,学习应该是无比受用的吧,连那些句子和词都变得活泼起来了呢。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6:15:56 | 只看该作者
As/ Like
1)Like is followed by noun and clause; As is followed by verb
2) Like must be used to compare simialr elements; As is used as a conjuction to introduce a sentence not a word

When/ If
When 表示时间,是事实,一定发生,时间不一样
If 表示假设, 可能发生,警惕之后出现Would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6:39:43 | 只看该作者
记录一下今天看的
几个OG上面提到的idioms:
in constrast with x,y
in constrast to x, y
unlike x, y

x and y must be grammatically and logically parallel.

看了个大牛的日记,根据这个调整下我的复习计划

1/8-1/11
og的sc一天20道
og的CR部分每天20道

argument模版的准备

1/12-1/14
每天3个og  sc剩下的练习
og之前看过的解释第二遍,错题一定要记在本子上
GMAT CR每天20道
每天一篇argument
不要做题,
每天拿四篇GRE文章来读把小安阅读法拿来看

1/15-1/18
SC每天五十道一个小时
反反复复的看og和绿皮书,把og拿来一天四篇的作,建议别做记号
issue,每天看题库10道题,要准备好例子和观点。
每天也写一篇argument

1/19-1/21
我是不甚把GWD拿来做了,后来对模考影响巨大。千万不要太早GWD,难得的一套宝贵资料,keep it intact unless you fully prepared.
建议做第二遍大全,我是做了两遍的。错题和考点都应当注意到了。(记住,拿不准的题就当错题记下来。对几个错几个无所谓,现在还不是模考,别自欺欺人,好像每天50道错一半就很打击。没什么的,男人要凶悍女人要彪悍。)置于CR如果是做lsat的朋友一定和我一样还没做完呢。但如果没有做的话,就强烈推荐
狒狒135,这135道题乍一看没什么,但我认为优点有二:1。做过lsat会发现,这135道和GMAT CR最像了(难度倒不觉得有多难)。2.解释是几位斑竹呕心沥血之作,思路清晰,翔实合理。
每天一个test
置于写作,issue还没有准备完,继续。Argument继续。
现在的你应当可以写出600-700字左右的argument了,(我四月最后一篇
argument写了775个字,分析了五个错误。)

1/22-1/26

2月28-3月13(15 days 17%)
og的sc一天20道,强调解释,我认为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og的解释。
我看了六遍,给二至三个关键字即可反映出题目及考点。看到这种程度很必要,今天考试的时候我的SC就是以看待og的方式看待的。我问自己:“这道题有什么和那本七孔砖(我对og的昵称)类似的考点?”然后排出明显错误,再根据逻辑意思分析剩下的选项。
然后‘黄金规则’新东方的语法笔记也很有帮助。要注意自己补充。(我自己总结的黄金规则是上课资料的3倍)(在这里感谢朱江老师的大力帮助)CR部分第一阶段主要反复研读新东方ff的笔记(感谢费允杰老师的授课),
og的CR部分每天20道。不要看解释,上CD看讨论,og解释也许是因为我的功底不够而看不懂。
argument模版的准备,七宗罪要总结完,看前人的模版然后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不断润色。我的模版1400字,35分钟可以打完(打字速度很重要)。准备了前三宗就可以开始写了。(因为所有的罪都可以用充分必要性分析,第二宗罪刚好是这个)。

第二阶段,3月14-26日(12days14%)
每天2个新东方sc的补充section
og解释第二遍,错题一定要记在本子上,积极参与讨论。不要乱评价别人的意见,多提问。因为如果带着批驳的心态去看别人不对的地方,容易将本来就不扎实的基础引入歧途。要多方汲取,兼听则明。
GMAT CR每天20道。在第一阶段的准备中,关于各种逻辑题型应当很清楚了,现在需要的是培养对答案的熟悉性。那既是看到答案就知道它对应哪一类体的哪一个考点。做完之后一定要按着这样的思路分析,
逻辑不搞题海战术,要搞也要搞深入。贪多没有一点意义。关于写作,
每天一篇argument,其实七宗罪在逻辑题里也是很好用的。而且考试第一部分就是写作,不达到完全的熟悉,才进入考场时的压迫感会让你手忙脚乱的。(考场里真的很压抑。)另外在这个时段是可以开始阅读基础知识的准备(不要做题,每天拿四篇GRE文章来读把小安阅读法拿来看看这很重要,因为GRE的文章又难又无聊,很磨练阅读速度与耐性。尝试边读边勾画,什么事该看的,什么事不该看的,什么不用怎么看(看过新东方阅读笔记的朋友一定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因为最后是机考,所以最后一定要摆脱对笔的依赖,所以能不用比作勾画的朋友当然最好。一定要在考前一个月达到把KSGMAT短时间记在脑海里的能力(keyword, structure,,main idea, attitude, theme sentence),我才萌生不做笔记这种想法时只有48天就考试了。但我还是坚持这样联系了,就叫做‘速记速解’阅读吧。

3月27到4月15日(20days 23%)SC每天五十道一个小时,坚持,大权注释是经典著作,错题要仔细研读。不懂得要讨论。我认为我最强悍的就是SC,而这也是GMAT最与众不同的部分。多花功夫多讨论,总结要记在本子上,没事拿出来翻翻。CD上有很多语法知识点总结,不要独立的看。自己哪里有问题就看哪个部分。上面的讨论多半都是大权力的题目引申出来的,所以大全的练习过程可以暴露很多问题。接着CR,总之,不支持。还不如
反反复复的看og和绿皮书,题不在多啊,贵在收获。我最后一个月重看绿皮书的过程可谓居功甚伟
og拿来一天四篇的作,建议别做记号。要用脑子记住。(别在资料上做记号!!!习惯很难改的,模靠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做记号有多折磨,看到however不能划线,急!)最后是
issue,每天看题库10道题,要准备好例子和观点。
每天也写一篇argument
哦!再说一点issue,GMAT的阅读与语法里有些很好的句子结构与用词*(比如预期反对:you might oppose my view that….To be honest, I confess that. However, you might further oppose my view that…..Here we part company. Does….?(反问对方) Emphatically,‘No’)要多做笔记,可以润色。名人名言看完题目就会发现只有几个有用的,而且通用的,比如As has ever been remarked by Winston Churchill:’ It is no means to do what you like, but you have to like what you do.’还有Maslow’s hierarchy of human needs.等。一定要记通用性强的。



4月16号-4月31日(15days17%)
我是不甚把GWD拿来做了,后来对模考影响巨大。千万不要太早GWD,难得的一套宝贵资料,keep it intact unless you fully prepared.
建议做第二遍大全,我是做了两遍的。错题和考点都应当注意到了。(记住,拿不准的题就当错题记下来。对几个错几个无所谓,现在还不是模考,别自欺欺人,好像每天50道错一半就很打击。没什么的,男人要凶悍女人要彪悍。)置于CR如果是做lsat的朋友一定和我一样还没做完呢。但如果没有做的话,就强烈推荐
狒狒135,这135道题乍一看没什么,但我认为优点有二:1。做过lsat会发现,这135道和GMAT CR最像了(难度倒不觉得有多难)。2.解释是几位斑竹呕心沥血之作,思路清晰,翔实合理。
每天一个test。至于rc,做新东方的阅读教程,后面会出现阅读,所以做到问题已Q开头的文章就别作了,再次强调。GWD是模考的最好资料,不可亵渎,不可糟蹋。(我后悔啊,最后模考GWD很虚伪的全对,没办法,都做过了,不能故意错啊。所以真实水平不能体现。自己的缺陷也找不到。当时我很想找棵歪脖子树……)置于写作,issue还没有准备完,继续。Argument继续。现在的你应当可以写出600-700字左右的argument了,(我四月最后一篇
argument写了775个字,分析了五个错误。)

5月1至26号(26days30%)

GWD(13),天山(4),Princeton(3), Kaplan(4),PP3(2)这是完整的26套题,每天两篇作文,然后按标准时间模考,详细分析错题,特别注意节奏。真得很重要。今天我又是最后3分钟做完。但我一点也不急,因为从天山开始我就是每次省三分钟叹息。其实,剩35分钟之前做完前20题(对于出现三篇RC的情况,剩40分钟做完对于两篇的情况)就一定来得及。粗俗一点描述,最后几题会有强烈的如厕欲望,我认为是肾上腺素分泌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正确率很高。所以要相信自己,看到像是答案就过,别犹豫。反正分数段都订了,怕甚?这些模考中会积累感觉,要仔细记录,包括尿急,口渴,想抽烟等等,凡所可能的状况都经历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另外,写的作文要留下来,我把所有的Argument 都用一套模板写完了,issue 写了一半。(issue也可以构造精品魔板的,当然要把所有题读完才能总结。最后20几天编写边总结效果很好。)再有就是GWD的题有RC,CR,SC的分类总结。我很欣赏。因为可能会再考到。我好像考到了一个阅读两个逻辑一篇阅读。总之呢,我不知道哪里来的题,但很shocking这些题目的价值。从模考天山开始可以重做一次GWD的分类,这就纯属应试了。很有效,但很无聊。


忽然发现自己还有19天么。赶紧排一下。
另外一个大N的经验~和自己比较像~参考膜拜下



语法材料: OG + GWD
平时复习SC的方法绝对不是考试时做题的方法. 平时字斟句酌就是为了培养一种条件反射的能力, 到考试时迅速排除. 我模考做GWD语法的平均时间不会超过30秒一题. 前10题里的语法我会故意放慢速度, 逐一看过, 但到后面, 特别是20题以后, 不会多于30秒. 考试时候的方法就是前3词, 尾3词, 再中间. 很多题目都可以靠这6个词解决, 大概只要20秒, 因为分别2/3split以后就只剩下一个了.  下面我举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逻辑
材料: OG + GWD + FEIFEI 135
无关”在GMAT的逻辑里是最有用的一样法宝. 其实OG205道逻辑解释通篇都在告诉你什么是无关, 仔细阅读就能掌握ETS的思维方式. 我在考场上做逻辑相当快, 比做GWD还快, 因为无关选项都很明显. 对我而言, 逻辑题的难度并不在提干本身, 而是在选项. 如果选项无关的很明显, 提干再难也不怕 但如果选项很迷惑, 我花的时间就比较久.  无关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无故牵扯集合以外的样本
2) 无故将完整的集合分成子集加以比较
3) 无故牵扯提干以外的时间范畴
4)直接与结论无关. 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在逻辑里一些很模糊的词, 如果出现就要注意, 虽然有时侯是正确选项, 但因为这些词比较不具代表性或比较主观, 应引起重视. 概念模糊的词: some, many, certain; 主观: willing to, interested, aware.

平时专业课考试看长case也是匆匆而过, 没有什么tricky的题目, 不象GMAT迷惑选项比比皆是. GMAT的阅读是要靠技巧的, 归结一点: anticipate the change. 不要被作者牵着走, 要感觉出作者行文即将发生的变化. 我再重申一次: 简化信息. 一篇阅读, 特别是长阅读, 没有训练之前, 通常读着读着, 慢慢的我就会lost my concentration. 虽然读懂了, 却好象是在读报纸, 有口无心. 要时刻集中精神, 培养短时间内的记忆能力. 无论作者做了多少引申, 都要屹立不动, 时刻知道自己的track在哪里. 牢牢把握行文的骨干, 任何时候你都能体会作者即将做出的转折启承. 我认为凭OG和GWD, 阅读材料其实已经足够了, 好好利用, 足够培养出很好的阅读技巧. 练到想吐还不够, 要吐到习惯. 我在考场上几乎知道ETS下一句话要说什么, 会怎么说. 后来我在写JJ的时候, 那些阅读仍历历在目. 把信息简化, 随着逻辑的思路走, 想忘掉都很难.
数学
材料: OG(DS) + FEIFEI + GWD + JJ + 陈向东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23:16:20 | 只看该作者
开始看cr 和作文argument。找了些坛子上的资料。整理下。

Critical Reasoning
Words
我看了下OG上的cr不外乎两种:construction& evaluation, (第三种是前两个的进化升级版)
前提 premise, presupposition, precondition
假设 assumption, hypothesis, suppose   assume  presuppose (特指对于前提的假设); additional premise; not true unless; depend on; rely on  
原因 reason, cause
举例 cite, illustrate, give an example
类比 reason by analogy, analogize
比较 compare    

解释 explain, interpret, commentate, decipher, make clear,
分析 analyze      

主张 protest, claim, allegation, in one's opinion, in one's point of view,      
同意 agree with, for, welcome, consent, approve, accede          
不同意 disagree, be against, oppose  

支持 support, strengthen, in support of        
削弱 weaken, jeopardize, cast doubt on   argue against; damage; counter; challenge; flaw; refute;   criticism; undermine; drawback; reasoning error; weakness. (其中flaw,criticism,reasoning error 和weakness属于名词性的削弱)。                          
评论 evaluate, appraisal, comment on, critique    

反驳 refute, disprove, rebut, contradict, combat          
谴责 critisize, condemn,        
辩护 defend

暗示指出 indicate, suggest, imply, hint
归纳总结 conclude, induce, sum up, summarize
推断 reasoning, deduce                  
预测 prediction, forecast,                
结果 result, aftermath, outcome, ending
证明 demonstrate, substantiate
好/坏
好的合乎逻辑的 logical, free from logical flaws, sound, valid,    
适当的 appropriate, applicable      
有说服力的 compelling, convincing, forceful

不好的 defective biased unreliable unconvincing weak argument suffer from flaws unfounded highly doubtful less than valid present insurmountable obstacles

AWA-argument
时间控制 30 mins
5准备期
  2找出论点论据+3列提纲
20开动期
  2简诉原文论点,提出自己方案+16三个以上论据逐个开动+2整理论点
5 检查期
  3检查文章结构(这里还不很确定具体要做什么)+2(语法,拼写检查)

七宗罪
第一宗罪:无因果联系
The author commits a fallacy of causal oversimplification. The line of the reasoning is that because A occurred before B, the former ev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latter. (The author use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 and B to establish causality. However, the fact that A coincides with B does not necessarily prove that A caused B.) But this is fallacious reasoning unless other possible causal explanations have been considered and ruled out. For example, perhaps C is the cause of these events or perhaps B is caused by D.

第二宗罪 Insufficient-sample 证据不充分,以点盖面
The evidence the author provides is insufficient to support the conclusion drawn from it. One example is logically unsounded to establish a general conclusion (The statistics from only a few recent years are not necessarily a good indicator of future trends), unless it can be shown that A1 is representative of all A. It is possible that.... In fact, in face of such limited evidence, the conclusion that B is completely unwarranted.

第三宗罪: 错误类比 (based on a false analogy )<横向>
The argument rest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A is analogous to B in all respects. This assumption is weak, since although there are points of comparison between A and B, there is much dissimilarity as well. For example, A..., however, B.... Thus, it is likely much more difficult for B to do....

第四宗罪 all things are equal<纵向> 注意时间方面,过去与现在,将来
The author commits the fallacy of “all things are equal”. The fact that happened two years ago is not a sound evidence to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author assumes without justification that the background conditions have remained the same at different times or at different locations. However, it is not clear in this argument whether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t AA are the same as they used to be two years ago. Thus it is impossible to conclude that....

第五宗罪 Either-Or choice 黑白灰
The author assumes that AA and BB are mutually exclusive alternatives and there is no room for a middle ground. However, the author provides no reason for imposing an either-or choice. Common sense tells us that adjusting both AA and BB might produce better results.

第六宗罪 survey is doubtful 权威性不够
The poll cited by the author is too vague to be informative. The claim does not indicate who conducted the poll, who responded, or when, where and how the poll was conducted. (Lack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number of people surveyed and the number of respondents, it is impossible to access the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For example, if 200 persons were surveyed but only 2 responded, the conclusion that...would be highly suspect. Because the argument offers no evidence that would rule out this kind of interpretations,) Until these questions are answered,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re worthless as evidence for the conclusion.

第七宗罪 gratuitous assumption 乱找论据
The author falsely depends on gratuitous assumption that.... However, no evidence is stated in the argument to support this assumption. In fac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For example, it is more likely that.... Therefore, this argument is unwarranted without ruling out such possibility.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9 09:12:48 | 只看该作者
1/9
Quote of the day:
在你得到某个东西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在失去. 当你失去某个东西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在得到. 无论失去和得到 都不需要高兴,因为这都是有代价的,只不过有的代价你能看见,而有的代价你看不见.

If/ Whether
Depend on: 后面只能用whether
Because it is a interrogative clause followed by a preposition

Ability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NOT Ability for doing something

While
While being 表示在同时发生的两个行为
忽然想到之前River说的一句话。我想既然决定作了就要成功。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做这个事情。所以一次成功吧。

独立主格

常常用来表伴随,需要修饰主谓宾结构,而非主系表结构
一般形式(独立部分与主句部分无太多关联)n.+n.n.+V-ed/v-ingn.+介词短语/
形容词短语
with形式(与主句主语有紧密的逻辑关系):with+宾语+宾补,如:with+n.+v-ed/v-ing/介词短语/
形容词短语
*with型独立主格在GMAT中常常被判累赘。
each
形式(必须前面有复数名词): each+v-ed/v-ingeach+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each+n.+介词短语

So..X..that..Y
Y is a subordinate clause that explains or describes
X

今天晚上8点群里面集合起来讨论数学..那就先把数学看了..
一个老牛的数学满分的经验~看完了看OG的数学部分区了
数学满分,只属于:细心耐心的人。 
平心静气,心如止水。。。
最高原则:1、做错一定是没有考虑周到;2、看起来无关的条件和选项,其实有关;3、注意ETS千方百计在考你,它们老JIAN巨猾。。。

TRICKS:
1、度量单位不一样,每个数字指代的对象有差
2、PS题:只求比率,不用求数值;DS题:不求解值,只求个数。
3、长题绕弯,注意前后阅读
4、题目经常有隐含条件:如integer,consecutive,总之,任何一个条件都不是白给的,都得考虑到;
5、有没有过于自信,想当然认为某条件;

每题做完之后,问自己以下:

1、我看清了所问的问题了?
2、单位有没有变化?
3、有没有用到所有的原题文字了?
4、DS题,我有没有单独考虑B?
5、运算中,我有没有少掉了细微的步骤?
如何节省数学复习时间又能确保拿到51分
刚才在另一个帖里,写了一点数学的想法。重新整理一下,放在这里。NN就直接忽略吧。

第一步,强烈建议先花2个小时精读一遍OG12的math review

看4.1,4.2,4.3和4.4节。可谓一举多得。
- 熟悉考试范围
- 回顾基本知识,包括各种定义,性质。以后你就不用在为“负整数能不能是因子”,“median怎么定义的”之类问题烦恼。
- 熟悉数学名词。math review囊括了考试中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数学名词,省得再单独记单词。
- DS题序言那一章可以看一眼DS的充分条件举例。DS题中,特殊疑问句必须唯一解才算充分。一般疑问句,能yes或no都算充分。
很多NN总结,OG是语法逻辑的剑谱,对数学部分,个人觉得math review也类似地位。好多题,只要明确定义和性质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步,连续多遍地做同一套prep数学。比如连续模考prep 1的数学部分,做多遍一直到51分,找到51分的感觉


这个是CD某NN在上次在线答疑讲座介绍的经验,我觉得很有用。不怕丢脸,以我举例。我第一次模考的时候数学得了43,还有5道空着没做完,吓了一跳,做到第三次才51。反复做的时候,不要担心有重题,不要紧的,其实现场考的时候遇到狗狗也是类似的感觉。这个步骤就是找到答出51分的节奏,请带着以下几个目的进行。
- 习惯读英文数学题的感觉,巩固数学名词。
- 熟悉各种题型解题步骤,比如DS题,养成固定的解题习惯,先单独考虑条件1,再看条件2,然后条件1+条件2。DS题如果认为不充分的话,举出反例。集合题画出韦恩图。这种机械的步骤可以很大程度上克服粗心带来的失误。
- 认真总结自己错题的类型。有可能是题意理解错误,计算粗心,没注意到DS题的条件1和条件2其实是等价的,某个知识点不熟悉,某类型的解题方法太复杂。

第三步,选个合适的考试时间,换题后一周狗狗就很充分了。


第四步,考前一周仔细做一遍狗狗。


前300道自己认真做一遍再对答案。做的时候也带着目的性。
- 每题都想想考点和思路
- 对照NN整理的答案,看看还有哪些遗漏。
- 注意变体。

第五步,当你复习verbal累的时候,请上CD看看难点帖和热门贴。

看单列出来的狗狗讨论帖,可以巩固一些难点。比如概率的计算方法,排列组合题,集合题韦恩图解法,余数题总结。

第六步,现场考试时前十题慢点答。

考试的时候你可能太熟悉狗或者题目太简单,一眼就看到答案了。建议还是解答一遍,再验算一遍,确保不要有粗心或变体引起的不必要丢分。如果真遇到卡壳的,也不要郁闷,即使错1到2个题还是可能51分的。

其他个人经验
-  OG的sample questions,prep破解版,GWD数学部分,陈向东数学,feifei数学等等,个人认为可以不用做,一是题太多,二是ROI太小,不如省点时间集中研究狗狗直接。
-  51分不是意味着全对。我模考的时候,一次错8题得50分,一次错3题得51分。
-  不要把题想得太复杂。GMAC设计的是平均每题2分钟,如果你解题时感觉算得很复杂,八成是你想多了,在钻牛角尖。

以上所有工作量应该不会超过3天。如果顺利的话,51分近在咫尺,而且可能提前15到30分钟答完,还能信心膨胀一下,为verbal部分打针强心剂。
10#
发表于 2011-1-10 03:06:44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继续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7-6 00:2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