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米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度]拾贰月贰拾肆日起月度整理(54骗,北京时间25日23:30更新)

[精华]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1-1-1 21:08:37 | 只看该作者

1.1.6 考古

第一篇:比较北美自由贸易圈和欧盟两个区域经济济团的异同
版本1

讲区域一体化,研究了美国和加拿大的那个北美自由贸易圈和欧盟两个区域经济济团的异同。

有一个问题是说可以infer欧盟1992年以前是怎样的,文中说1992年以后会消除成员国之间impediment of free flow of goods, labor等等,所以可以推出92年以前是有障碍的。


版本2)

还有一道是关于政府和跨国公司的,提到了两个组织,大概是北美和欧洲的两个经济合作组织。说现在合作组织贸易国间都互相减少贸易壁垒之类之类。


下面是该阅读的大全全文

As the economic role of multinational, global corporations expands,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will be shaped increasingly not by governments o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but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global corpor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Japan.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is shifting world economy is the trend toward regional trading blocs of nations, which has a potentially large effect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Two examples of this trend are the United States-Canada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and Europe 1992, the move by the European Community (EC) to dismantle impediments to the free flow of goods, services, capital, and labor among member states by the end of 1992. However, although numerou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were operative in launching the move to integrate the EC’s markets, concern about protectionism within the EC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been a major consideration. This is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FTA; the overwhelming reason for that bilateral initiative was fear of increasing United States protectionism. Nonetheless, although markedly different in origin and nature, both regional developments are highly significant in that they will foster integration in the two largest and richest markets of the world, as well as provoke questions ab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1.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s a whole is to

(A) describe an initiative and propose its continuance

(B) chronicle a development and illustrate its inconsistencies

(C) identify a trend and suggest its importance

(D) summarize a process and question its significanceC

(E) report a phenomenon and outline its probable future


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elements of the shifting world economy EXCEPT

(A) an alteration in the role played by governments

(B) an increase in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institutions

(C) an increase in the formation of multinational trading alliances

(D) an increase in integration in the two richest markets of the worldB

(E) a fear of increasing United States protectionism





3.     The passage sugges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global corporations?

(A) Their continued growth depends on the existence of a fully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market.

(B) Their potential effect on the world market is a matter of ongoing concern t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C) They will have to assume quasi-governmental functions if current economic trends continue.

(D) They have provided a model of economic success for regional trading blocs.E

(E) Their influence on world economic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on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FTA and Europe 1992 is that they both

(A) overcame concerns about the role of politics in the shifting world economy

(B) originated out of concern over unfair trade practices by other nations

(C) exemplify a trend toward regionalization of commercial markets

(D) place the economic needs of the trading bloc ahead of those of the member nationsC

(E) help to ensure the continued economic viability of the world community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bout the European Community prior to the adoption of the Europe 1992 program?

(A) There were restrictions on commerce between the member nations.

(B) The economic policies of the member nations focused on global trading issues.

(C) There were few impediments to trade between the member nations and the United States.

(D) The flow of goods between the member nations and Canada was insignificant.A

(E) Relations betwee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governments of the member nations were strained.


6.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TA and Europe 1992 most likely in order to

(A) point out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wo seemingly disparate trading alliances

(B) illustrate how different economic motivations produce different types of trading blocs

(C) provide contrasting examples of a trend that is influencing the world economy

(D)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economic integrationC

(E) trace the history of regional trading blocs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ssage?

(A) An argument is put forth and evidence for and against it given.

(B) An assertion is made and opposing evidence presented.

(C) Two hypotheses are described and shown to inconsistent with one another.

(D) A phenomenon is identified and illustrations of this phenomenon offered.D

(E) A specific case of a phenomenon is discussed a generalization drawn.


122#
发表于 2011-1-1 21:12:44 | 只看该作者

1.1.7 考古

15. 公司贷款抵押

By richardmzq720讲为什么公司在贷款时要抵押。整篇完全在讲一个经济模型。
P1,说银行贷款时往往碰到两类公司,Low-cost high-cost(以下简称好和坏)。说了下好公司风险低,借了钱还的概率比较高。但是在实际中,外表上看银行是区分不了这两类公司的。讲的是模型的假设
P2,说银行贷款审查时要收费,好的公司和差的公司都要交,而好的公司实际上不必要审查,由于银行不审查区别不了才这么做,这实际上相当于好公司补贴坏公司。于是为了躲避审查,给抵押就是一个好办法。从而好公司都愿意给抵押,而坏公司大多不愿意。
P3, 开始讲抵押。好公司为了让自己区分于坏公司,就说提供抵押,因为坏公司项目失败可能性高,自己都没信心所以不愿意给抵押,而好公司相反。 但好公司给抵押也要一定程度的,至少抵押多到坏公司不愿给的程度。
题目1,问了下列哪个说法正确,就是绕来绕去的选项,我选的是坏公司比好公司更有可能进行欺骗性的抵押
题目2,好公司为什么要给抵押,我选的是不去进行审查从而躲避对坏公司的变相补贴

By SherryBNU(730M51V37)题目1,问了下列哪个说法正确,就是绕来绕去的选项,我选的是坏公司比好公司更有可能进行欺骗性的抵押(我选的好像不是这个)
题目2,好公司为什么要给抵押,我选的是不去进行审查从而躲避对坏公司的变相补贴(对)

bytangsusielow operating cost 的公司比high operating cost的公司去贷款,bankevaluation of the firm,还需要charge fees,有一题问bank charge fee的考括号里imply什么,好像是说bank charge fee 的时候要charge company approved不然bank 可以通过charge fee赚钱而且不用真的去evaluation。然后说low operating cost的公司可以通过post colleteral。。我不会拼诶,是不是说抵押的意思?不知道,low cost post colleteral only if 某某某condition,然后说low cost 的公司post Colleteral的风险比high cost低,他们做project成功的概率也高,然后bank就给他们放贷without evaluation

考古(未确认,感觉很像) 感谢vincent007

v1 economist 有一个 hypothetical model, 内容主要说: when firms apply for a bank loan, 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operating costs,但是operating cost会被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还需要向bank 申请evaluation, bank要对他们进行investigation.
higher cost firms不容易被approved,while low cost firm更容易被approved,那么high cost firms will be subsidisized by low cost firms. and the low cost firm knows that.  因此,to distinguish from the high cost firm, they will 跟银行弄一个collateral.collateral 的风险成本很大,所以high cost firm基本上不会collateral,而low cost firm 因为本身low cost,不特别在乎其带来的风险. 所以到后来,就只有low cost firm collateral,而且他们只要弄了collateral银行就基本上不会对他们进行eveluation.
v2: 关于bank loan的。
第一段先提出了一个经济模型(有题)
第二段大概是对high cost company low cost company借款之前要先evaluation一下,要收费。后来发现,low cost company subsidize the high cost company, 就是低成本的在花费这方面补给了高成本的公司,于是低成本的公司想出了一个办法,那个词挺关键,不过我不认识,记不清了,大概是co什么的。最后一段说low cost company用这种办法的前提是什么。High cost company为减小这个花费也有一些risk.

注:原文参考首页raist的原文文章
V3  by foxwill low cost公司和 high cost公司的担保问题。机经上貌似没有。主要是讲经济学上一种叫做screening啥玩意的模型。第一段讲假设公司分两种:low cost公司和 high cost,显然high cost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更弱,银行因此更不愿意把钱贷给他们,所以银行发贷款前要审查;第二段讲审查是要成本的,因此呢,那些low cost公司等于就在补贴 high cost公司了(因为low cost其实是不需要审查的);第三段讲鉴于此,low cost公司就为贷款提供担保,好让银行把他们从 high cost公司里挑出了,而不用审查,避免补贴 high cost公司(这句话有题);第四段讲这个手段为什么有效呢,因为 high cost公司模仿的成本很高——如果他们提供抵押担保的话,他们是很容易还不了债而出去抵押物的。后面的题目不难,找准定位即可。
V4 by qiuhailing01 economist 有一个 hypothetical model, 内容主要说: when firms apply for a bank loan, 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operating costs,但是operating cost会被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还需要向bank 申请evaluation, bank要对他们进行investigation.
higher cost firms不容易被approved,while low cost firm更容易被approved,那么high cost firms will be subsidisized by low cost firms. and the low cost firm knows that.  因此,to distinguish from the high cost firm, they will 跟银行弄一个collateral.collateral 的风险成本很大,所以high cost firm基本上不会collateral,而low cost firm 因为本身low cost,不特别在乎其带来的风险. 所以到后来,就只有low cost firm collateral(质押),而且他们只要弄了collateral银行就基本上不会对他们进行eveluation.
问题好像有:
(1)银行只对批准贷款的公司作风险评估,为什么?
(2)high cost firms 在什么情况下会去做质押?
现在头很痛,我刚起来还没洗脸,趁着还记得些东西赶紧先写下来.以后想起来再补.下面说点儿经验供广州的G友参考.
higher cost firms不容易被approved,while low cost firm更容易被approved,那么high cost firms will be subsidisized by low cost firms. and the low cost firm knows that.  因此,to distinguish from the high cost firm, they will 跟银行弄一个collateral.collateral 的风险成本很大,所以high cost firm基本上不会collateral,而low cost firm 因为本身low cost,不特别在乎其带来的风险. 所以到后来,就只有low cost firm collateral(质押),而且他们只要弄了collateral银行就基本上不会对他们进行eveluation.
问题好像有: (1)银行只对批准贷款的公司作风险评估,为什么? (2)high cost firms 在什么情况下会去做质押?
V5  by carolwting Past collateral.这题我总觉得是以前考过的..但是又想不起来是在哪里了.是说经济学家提出一个假设,假设有两种公司,一种是low operating cost,一种是high operating cost.在为项目申请贷款时候,低的因为成本低,项目成功性大,容易成功.而高的相反.银行为保证他们的贷款,都通常会对申请进行evaluation.然后第二段就开始说,银行的evaluation是有cost,为了保证他们的cost可以recoup,他们通常只向贷款成功的firm收费.而因为低成本公司通过审查的成功率高,因此到头来,他们发现都是低成本的那些公司在为高成本公司的审查买单.第三段,低成本公司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就申请post collateral.(这里我不是特别确定,有点记不太清楚了).有些经济学家就又提出一个观点...(这是一个段内的小观点).第四段就说,这样一来,申请贷款的公司在银行那里就是一个低成本公司的代名词,从而导致银行的审查不严格或干脆不审了.
123#
发表于 2011-1-1 21:25:13 | 只看该作者

1.1.12考古


45.美国经济现状的争论
V1 by xuke10002000650
一篇是讲美国经济,2段短文。 主旨是比较两种观点。
2
第一段:
大体讲美国从原来的放贷大国变成现在的欠债大国。然后有两种观点。一种说这样好,说美国现在就想像是个有潜力的公司,外国就像来投资的股东。外国通过美国的经济增长可以获得利润。然后作者说出了这个观点的不足,说外国其实和公司的股东不同,因为他们没有实质的股权,无法拥有控制公司的权利。(意思是没法控制美国)有高亮,问作者提到这种股权的形式是为了什么?我选为了削弱第一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说这样欠一屁股债不好。因为会导致贸易逆差,美国以后就完了。
第二段:作者说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考虑到美国这样作为欠债大国对世界自由贸易的积极影响(干!都是华尔街搞出金融危机,还积极影响)
问题,主旨题,问这篇文章讲了啥。
还有问这两种观点在争什么? 选欠一屁股债是否会影响美国经济
V2 by sweetmirror710 v36
很简单,第一段讲美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有人说是好事,说明美国经济强,吸引外资。但外资投资美国的方式是portfolio investment to diversify the investment intead of xxx investment
所以另一种观点认为这说明美国在变弱。人家投资美国只是为了diversify investment,并不是看好美国经济成长。
第二段很短,讲这两种方法都有缺陷,都没有考虑到美国的国际化公司的外债和对外投资。
题目:中心思想, 谈到portfolio investment 的作用
V3 by Johnnyli (750)
美国经济状况的争论:有道题同意机经说法:具体事例是如果美国是债权国,某个事实就应该是,但实际上事实不是这样的.问举该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我选的是:是为了反对某个观点的提法。 还有考主题题
V4 by gillianpiao
第一段讲美国由最大的CREDITOR变成DEBTOR
第二段讲这种趋势可以由美国大公司的股东看出来,他们只是想短线投资,没有真正参与公司运营(貌似这种意思,大家斟酌)
第三段忘了
考古 by somervill
版本1
"第一篇是对美国究竟是债务国还是债权国的研究.
第 一段,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目前是债权国,作者说尽管这是个好的appeal,但从目前事实来讲,某具体事例(想起来,这里有个考点,具体事例是如果美国是债 权国,某个事实就应该是,但实际上事实不是这样的.问举该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我选的是:是为了反对某个观点的提法)说明美国还没达到债权国的水平.另一 种观点认为美国现在负债太多如何如何.
第二段,作者有点赞同第二种说法,但他说这两种说法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即美国公司的globalization的重要性(该处有考点,即同义替换)"
版本2
[讲 美国从creditor变成debtor到底是好是坏。两种理论,第一种说是好,将其比喻成rising corporation,但这种没有考虑到美国的投资者都是用portfolio(有一题)。第二种说是不好,比成falling ones。第二种更有说服力。但两者都没有考虑美国的跨国公司所起到的作用(有题,意思是问两种说法的共同点)。
版本3
"说 美国是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国家,一个学家说1这是经济强劲的表现,说这是2跨国公司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结果,作者说美国现在大部分的外国公司是间接投资 (出题:是in order to 的题,答案我选:反驳第一个人的观点) 另一个学家说这是美国经济萧条的表现……,最后作者说两个理论都没考虑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出题)
问题:
Q1
第一种说是好,将其比喻成rising corporation,但这种没有考虑到美国的投资者都是用portfolio(有一题)
Q2:两种说法的共同点:两者都没有考虑美国的跨国公司(globalization)所起到的作用
Q3in order to题:作者说美国现在大部分的外国公司是间接投资的目的:我选:反驳第一个人的观点(跨国公司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结果)"
考古 by ssisi888
V1一篇讲的是外国资本在美国的增长,以及两种观点,
一种说这种增长对说明美国经济健康有竞争力,要不人家干吗来投资呢,
一种说人家是投机,对美国公司并没有ownership,所以,这种投资的增长不能说明美国经济的健康
最后,作者把这两种观点都鄙视了一顿
V2两段 第一段 关于美国的关于利用外资的一个经济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说美国公司的运行的好,导致国外投资进来, 获取收益,但是作者又给否定了这个获取收益(一道细节题),第二种说美国的公司运行的不好,导致美国必须向国外借钱,引起的外资流入。 第二段说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都忽略了美国公司在全球化时代所处的情况。 总之比较简单,题也不难。有道主题题:对一个现象给出2个解释,及其不足。

124#
发表于 2011-1-1 21:30:45 | 只看该作者

1.1.13考古

non-profit企业
V1    by Iversonnbnbnb
有一个关于non-profit 这个没怎么看懂,是关于他们采用一种什么战略的。。。感觉像是怎么宣传自己吸引别人赞助。。。
V2    by 0250008
第二篇非盈利组织。说这些组织最重要的是要订立一个目标。其中一个方法是确立intended impact(好像。。。)第二段说需要帮助的人远多于这些组织能够提供的,也就是资源不足啦,所以这些组织要确立哪些做哪些不做。
V3    by ericphantom
non-profit 组织应该采取的战略 第一段 说要明确组织的利益和能带来的好处有个类比题,选项都很长
第二段 说上述方法挺难做到的,但还是要做并采用另一个方法递进
V4    by jasoncheng82
一个非盈利组织的intend impact的决定方法。
第一段,定义什么是intend impact的方法。
2段说这个东西实际很难实现,考了一个主旨题。
小鱼1988: non-profit的企业要注重benificial the benifit the organizaiton can apply。。。
灿若葵花:第一段说非盈利组织应该有clarified mission statement,既要阐述target beneficiaries,也要阐述自己会为beneficiaries做哪些changes, improvements(有类推题,就是下列哪种情形是一个好的mission statement, 记得要包括两点,beneficiarieschanges,我选E
第二段说写一个好的mission statementdifficulty,然后举了一个key difficulty,大概是legitimacy之类的有关。
(有题问文章的结构,我选第一段说要有mission statement的必要性,第二段说这个的difficulty)
tonyhaha第二篇是讲非盈利组织的。这里大家注意一下。这篇阅读和以前的寂静是不一样的,不是讲什么提高reputation什么的。这篇阅读的大致意思是,非盈利组织必须不断的specify它的目标,分清它要服务的最终要的内容,因为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第二段讲什么忘了。。
yi2sun:阅读第二篇考到的好象是关于非赢利组织的,但是内容和寂静讲的貌似不是一个东东...所以大家上考场仔细看....
asuka0704:Non-profit org 跟狗上差不多,第一段讲这些机构要把mission转化为goal还是什么的,既要compelling enough to attract investors又要考虑resourcesallocation.第二段讲很难,这些机构要明确what not to do考主题
考古感谢忽然忘了解脱和bettyboop_wu同学
V1
关于NPO组织的,文章长,说政府为npo组织提供很多税收和优惠措施,但是很多npo组织并不是真正的npo组织,政府的优惠措施会造成不正当竞争。最后一段说真正的npo组织还是应当支持,关键是如何区分两种npo
V2
1、美国的非盈利组织对盈利的小企业造成了迫害。2、举例说非盈利组织的优势:税少,能直接拿到政府的项目等等。3、非盈利组织没有创造就业。有一句是Ironically,小企业还得交税来补贴这些非盈利组织。4、非盈利组织中有一些慈善组织还是有价值的
v3
四段就是上面说的,基本内容就是那个题目我记得的:nonprofit组织享受的特权中不包括什么?答案在第二段,看第二段没有提到什么。对于small business作者suggest什么: 他们不能用什么subsidary来支持他们的operation(因为文章中说nonprofit组织可以)
v4
政府补贴非盈利组织,是间接参与了这些组织于私企业的竞争, 这是不公平的. 然后说了非盈利组织享受了什么好处, 比如可以支付比较低的邮费,可以通过税收见面来改善自己的运营等等。然后说私人企业是如何的..最后,作者说尽管如此,这些非盈利组织还是有其价值的,  要做的是如何避免伤害这些组织的前提下避免不公平的竞争
v5
记得有说政府支持NON-PROFIT ENTERPRISE的那道。问主要文章意思,还有问以下不是反映small firm的情况。看清楚第二段就好。

125#
发表于 2011-1-1 21:34:53 | 只看该作者

1.1.14考古

30 奖金与工资的发放关系[附考古]
V1 by gaohuiwy700
还有一篇是说员工的表现和bonus还有raise的关系,3
最后一段说了一个试验结果,如果提高3%bonus员工表现变好5%,涨薪多少员工表现变好百分之几(数字不准确,没有bonus变动幅度大),但是如果同时提高bonus又涨薪,那么表现变好19%
V2 by jadeyang710 V37
第一段第一句就说到……basis salary, raises and bonus. 接着举了调查的例子说basis salary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员工显示出比较高的类似commitment的东西吧(这个举例有题,我觉得我做错了,因为我把basis salaryraisebonus当三件东西了,后来感觉raise其实与basis salary是联体的,bonus是附加的东西)。
第二段就说到raisebonus的区别了,(注意哦,这里没有提到与绩效挂钩),说raise上升多少公司绩效提高不多;但bonus只要上升多少,公司绩效马上应声上涨。(就这个意思了)
第三段说的是raise,通常把performanceraise挂钩不会增加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但与bonus挂钩却能大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为员工不愿因为业绩的原因损害到基本的工资(也就是把raise当做permenant的一部分,此处有题),但却把bonus作为附加的福利。
第四段是举具体的数据说明第二段观点,好像是把performanceraisebonus挂钩,raise上升1%performance上升 2.2%bonus上升2%performance上升16%。(数字不准确)但是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能上升18%
第一题是第一段最后一句高亮表达作者的意思,我做错了,不误导了,反正也没记住
有一题考到作者认为什么样的薪酬激励制度最好。选项有:salaryperformance挂钩(我选这个,好像是c,因为只有这个选项明确说到与 performance挂钩),其他混淆选项有e有把raise2%提高到3%同时把bonus2%提高到4%(但没有提到与薪酬挂钩)。个人理解: 如果公司原来的薪酬制度是没有与绩效挂钩的,那你再怎么提高也对绩效是没有大帮助的,这就是所谓的薪酬体制改革。
一题是为什么员工对bonus与绩效挂钩更感冒,我选:因为他们把raise当做permenant工资的一部分
有一题考这篇文章比较可能用在什么情况下,我选一个希望进行薪酬体制改革的公司,应该是对的。
V3 by bigbigtongue(700+ V40+)
第一段:公司发bonus会提升员工的performance,这点并不奇怪,调查研究的结果也是这样。
第二段:研究发现annual raise会比bonus raise要好,比如1%的工资提升的效果相当于3%bonus提升(考点:考什么情况下员工performance提升最大,我选择了2%的工资提升,干扰项有1%的工资提升和2%bonus提升,当时太紧张,就简单的做了加减乘除,没多想)
第三段:里面提到公司不愿意提升工资,更愿意提升奖金,是因为工资是permanent的,而奖金是一次性的(考点:为什么公司更favor提高奖金)最后提到工资+奖金混合提升对于performance提高最有效,举例说明。
除了以上俩个考点,还有问这篇article对什么最有帮助,我选了对于那些希望调整payment structure来提升performance的公司
V4 by jlsxmdgd(760)
第一题,第一段高亮,强烈建议读完第一段就做这题,否则其他段的知识点会有误导的作用。 我选的是心情好坏会影响工作效率。可能是其他题答案了。。。。。 请自己真戳。
有一题考到作者认为什么样的薪酬激励制度最好。我选的:salaryperformance挂钩。其他关于增 salarybonus的选项我觉得不好,定位最后一 段的一些数字。

考古
V1
篇幅较长,好像有4段或5段,但内容并不难懂,条例非常清晰。
第一段开篇说公司通过加工资或发奖金激励员工。一个研究发现,如果员工底薪低于市场平均工资,则加薪根本起不到提高员工performance的作用。但作者随即对此持怀疑态度,说早就有研究发现,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不在于工资高低,而在于和周围同事相比,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这块地方牵涉到考题中的某个选项)
第二段比较加薪和奖金这两种方式,说前者的效果没有后者好。Averege raise(我觉得是指不看个体表现的差异,普涨工资吧)更是一点都起不到提高performance的作用(这儿有考题)。
第三段解释原因。对雇主来说,加薪是长期成本,发奖金是一次行为,后者更有利。对员工来说,虽然前者更好,但是加薪的激励作用并没有发奖金的激励作用大。相关研究解释说对员工来说,奖金更像是一笔额外收入、意外之财,促使他们take risk(该处有考题)。
第四段接着讲相关研究,运用一系列的百分数做了一系列的对比。加薪多少会提高员工多少的performance,奖金发多少会提高多少,工资(这里对加的工资有一些限定词,与考题有关)和奖金都加又会提高多少(这个数据当然是最高的,也即效果最好)。
V2
关于公司通过工资和奖金来激励员工。说研究发现资本家涨工资是根据市场形势来决定幅度的,如果工资涨幅低于市场形势公司员工的performance就会差。然后说这并不奇怪,以前的研究早就得出累似结论。然后就讲发bonus和涨工资的差异,说工资涨了就是长期的成本了,bonus还是就比较有利。然后说有些公司发现发bonus更能激励员工,给的解释是bonus是额外的收入能促使员工take risk等。最后一段说两种方式的激励程度,说发多少工资可以产生多少效果,发多少bonus可以产生多少效果,两者同时采用又可以产生啥效果,应该是两者同时采用效果最好。
V3750
工资和红利那篇,机经非常全了。这篇非常的长,但是比较简单,只是长。问题都是很简单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的问题里的选项,很多是文章原文,但是段无关或层无关,建议大家先读第1段,然后最第1题,然后读比较2者的那2段,做23题,然后最后1题我看大部分人都考的一样:以下哪种最有效:选结合涨工资+给红利。
infer题:问作者infer了什么:我选的是infer了:如果心情好,那么工作效率会提高,比较确定。 下面哪个选项是公司在决定给bonus而不是提高工资的考虑:我选了bonus是短期的,涨工资是长期的。什么时候提高工资对于员工的激励是inefficient的:我选了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比其它同类公司低的时候
V4730
有一篇讲员工激励的,讲base salary 和奖金
第一段讲到种种事实表明很多因素跟企业的利润相关的
有个问题:怎么最好的激励员工,定位最后一句,选最后一个,当然是工资和奖金都长
还有个问题选员工一般不愿用base salary 冒险,所以bonus激励效果更好
第二段讲到社会责任,讲到共同基金喜欢这些有社会责任的公司,他们容易吸引投资者
126#
发表于 2011-1-1 22:01:06 | 只看该作者

1.2.2 考古。。不确定

【版本1】很多人类学家在谈到peublo的文化的时候,都用一种peublo culturesingular form,单数)来指代,因此他们必须justify 这个有400000something 人的部落,说着6 different languages,但是他们却用单数的culture而不是用cultures来指代他们的文化,为此必须 justify why 400000 people in this race speak 6 differentlanguages。这些人类学者所提供的justification是一种概念化的东西:研究一个团体,他们就只去寻找这个团体中的共同,而且不变的 特征。而实际上这个p根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文化的特征常常在不同的部落中间转变的。他们在一个相对confined的地方生活,在英国使美国大部 分地区变成殖民地的时候,他们也逃脱了英国的控制,使他们更有自己的空间survive他们的文化不同性。一个更加重 要的例子就是,在文化发展之前,他们就开始在小部落之间交换货物,技术,文化,虽然他们语言不一样,但是这样的交流无疑促进了他们的文化不同性。

题目1:以前的人类学家用culture的单数形式 (singularform)来指代P的文化,必须要justify(辨证)什么。

the nation is in alinguistically diverse group)。

题目2:人类学家所用的JUSTIFY的方法是怎么样子的。

【版本3Mexican Culture. 以前anthropologist 把一些mexican-indian culture 统称为“the pueblo”, 而忽略了他们本身实际上都有6种语言系统。而且pueblo一般是mexican 自己来区别自己和居住在同一个community的其他culture. 后面又提到,连那些anthropologist认为是pueblo共性的什么东西(xx cult), 有些mexican也不做的. 后面还提到这些 墨西哥人很大的特点就是不管怎么样都住在原驻地(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互相之间也有联系之类。【版本4】某民族Peudio(?)文化研究. 老观点认为其文化具有同一性. 作者认为应该 是多元化的, 以其多语言交流为例说明其适应性. 【版本5】在Mexico Arizona的某 民族Plupe的文化研究. 老观点(impression)认为其文化具有同一性. 作者认为应该是 多元化的, 以其多语言交流为例说明其适应性. 作者认为老观点之所以有这样的impression, 是因为老观点基于对某个概念”(忘了单词了)的认同。【版本6JJ主人700说人类学家把Pueblo看作一个群体有待于证明,因为Pueblo得人说6种语言。Pueblo的人把自己看作一各群体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与Pueblo以外的人不一样。人类学家把一个群体定义为共享一种文化的人,但是在Pueblo中有好几种不同文化,而且文化不是共享的。后面忘了….题目有1.    主旨题2.    提高的那个人类学家群体的定义什么的
【文章脉络】:

老观点:虽然mexican-indianculture400000人,说6种不同语言,但是很多人类学家把mexican-indian culture 统称为“thepueblo”

新观点:通过justify why 400000 people in this race speak 6 differentlanguages来说明P部落根本不是一个一尘不变的整 体,P部落中包含着很多小部落,以及这些小部落形成的原因。

文章段落还不是很清楚,但是脉络已经比较清晰了,建议大家读读背景文章,多点有关的单词量也 是好的。:)
127#
发表于 2011-1-2 00:09:05 | 只看该作者

1.4.2 考古

写实主义照相
V1    by realwuxiaoqi
pictorialism(Photorealism)的,粗看以为是讲拍照,回来一看原来是讲写实主义风格的绘画,幸好都是细节题,容易把握,否则就杯具了
中心思想就是,写实主义是19世纪末开始产生的,和艺术是亲家,是用一些光影手段表现,第二段讲20世纪写实主义成了主流举了些例子
V2    by 特仑苏爸爸 (刚看到这篇帖子的修改)
有关摄影技术的争议(这篇我做得最差,仅供后人补充参考,大家别上心)
第一段:以前人们对Photography的看法是主要要靠实力,怎么取景啊,色彩啊什么之类的。但是20世纪开始,鉴赏家们发现了拍摄者事后修改图像的迹象(这里用了一个the hand in, 之后有题目的).有些鉴赏家就不爽了,觉得你们小丫的怎么可以这样呢,要原汁原味。
第二段:介绍了照片修改的一些由来。20世纪以来怎么样怎么样。然后举了以为叫ABC的家伙,这人呢在事后修改照片上面颇有造诣,出神入化。但是他更多地是拍一些和家庭生活有关的照片。然后说了业余的,专业的什么的,没看懂
关键是,整篇文章的脉络没怎么看清楚。似乎作者还是对这个技术持有比较宽容的态度。(大家别上心,这里有主旨题看法题)
题目
1. 在第一段提到的 the hand in XXX(就是说事后修改照片的痕迹)和以下哪项中的hand表达的意思最为接近
举了一些hand的意思,比如give a hand to啊什么之类。有心的童鞋可以字典上查一下"hand"用法对解题会大有帮助
2. 作者对这种事后修改照片还是第二段那个家伙的具体做法抱有什么样看法
选项就是一些看法咯。
3. 问到了第二段那个叫ABCNB他的处理照片的一些特点。(我晕了当时)
选项好像是景色啊,图像比较细腻,主要围绕家庭生活啊,比较专业还是比较业余啊。这道我估计十有八九错了(我选了个倾向于描述家庭生活的,后来觉得妈的这怎么看不像正确答案)
V3    by raistlin422
第二篇是那篇有关照相技术的。第一段说这种P技术由于它的手法很艺术使得照相本身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其中有一个Hand的类比题(不是新题型),文中Hand指的是艺术家对其画作在最终阶段的加工,Hand就是那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第二段讲这种技术在十九世纪很流行,非常受上流社会欢迎。提到了三个代表性人物,他们的作品虽有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似相通的(此处有题,答案就选这个“similar”)本段最后是让步,虽说P技术很好,但它也有缺陷,阻止了什么什么的发展(没记住,不重要)。
V4    by glitters
写实主义绘画,但我真觉得就是讲的摄影,而不是绘画,因为第二段满篇都是photograph什么的。生词多。
第一段:生词多,句子长,没太明白,但明白一点:Photorealism这个运动是希望photograph成为一种fine art。第一段好象没有题
第二段:将photograph20世纪之前非常流行,举了个例子,是个业余的人,他照的照片有一种bygoneMiddle什么什么风格。还有些照相的,他们的照片是反映思乡,或童年主题的。这些照片基本都是private use by 他们或他们的家庭,但是有aestheticlink,后面还有一句话将这个link,没明白。。。
V5    by violakennedy
第二篇:照片技术那篇。其中举了三个人名的那个(没考到与那三人有关的东西)。大致是说某个照相的技术P,一开始用来做domestic use的,然后又有些什么什么改变
V6    by 莎莎lele1011照相技术那篇,对了 提醒大家一下那貌似说的不是写实主义绘画的事,还是照相照片的问题,没准儿那是变体?我就不知道了 这篇生词很多!
V7    by 忽然忘了解脱:貌似只碰到了那个pictorialism,很期待HAND IN那道题,但是我没有碰上。分别有一题主旨,两题细节~这篇生词很多,不是很长。没满一屏。
V8    by tsangust那篇摄影的就被狗狗束缚住了,导致做的效率很差。
V9    by gzpg
Picturelism没有hand题。问题1,什么东西促使photolism成为一种movement?好像没有明显的定位标志。2是问如下那张照片最像 picturelism的风格。3是问如下那项技术最表现
V10    by lightleo2000(760)
今天我第二篇阅读就碰到了那篇我很担心的关于photograph的。所以我那时感觉应该分数不低,那篇文章我觉得文章不难,但是题目真的很诡异。第一题在第二段中的photograph能推出什么?我的答案好像是这个photograph不是为了商业利益。第二题继续是第二段,问作者强烈的想说明什么?我的答案是那些摄影师想把这个photogragh的技术发扬光大。
V11    by 汽水瓶子
19世纪拍照片的什么东西。第一段就是介绍这个趋势,不重要,貌似没有题目。第二段详细讲这个流派。很多的细节题。说了三个代表性的人物,怎么则么拍照。在他们当地日常生活中取材,而且照片大多都是personal use 还是family use,记不清了,总之,此处有题,说这些照片由什么特点。我选的都不是为了卖钱。
题目    by brokendoll710就有以前TX提到的Hand的用法的题目
背景知识,仅参考好像还真没找到相似的
Pictorialism is the name given to a photographic movement in vogue from around 1885 following the widespread introduction of the dry-plate process. It reached its height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declined rapidly after 1914 after the widespread emergence of Modernism. The terms "ictorialism" and "ictorialist" entered common use only after 1900.
Pictorialism largely subscribed to the idea that art photography needed to emulate the painting and etching of the time. Most of these pictures were black & white or sepia-toned. Among the methods used were soft focus, special filters and lens coatings, heavy manipulation in the darkroom, and exotic printing processes. From 1898 rough-surface printing papers were added to the repertoire, to further break up a picture's sharpness. Some artists "etched" the surface of their prints using fine needles. The aim of such techniques was to achieve what the 1911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termed, in discussing Pictorialism, "personal artistic expression".
Despite the ai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best of such photographs paralleled the impressionist style then current in painting. Looking back from the present day, we can also see close parallel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and picturesque subject of genre paintings and the bulk of pictorialist photography.

The 1911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noted that: "as a distinct movement pictorial photography is essentially of British origin", although in its later phases there w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American photography. The Brotherhood of the Linked Ring and The New American School were notable organised U.S. tendencies in Pictorialism around 1900. An American circle of photographers later renounced pictorialism altogether and went on to found Group f/64, which espoused the ideal of unmanipulated, or straight photograph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ublications that promoted Pictorialism was Alfred Stieglitz's "Camera Work" 1903 - 1917. Each publication had up to 12 plates that were reproduced in Photogravure, Halftone or Collotype. These plates are now collected and very sought after in the art world. Most of the photographers that made up the issues were members of the Photo-Secession, a group that promoted photography as art and soon moved away from the ideals of pictorialism.
By the year of 1910, when Albright Gallery bought 15 photographs from Stieglitz' 291 Gallery, a major victory was won in the battle for establishing photography as art. Pictorialism, which had served to open the museum doors for photography, was now already regarded as a vision of the past by the spearheading photographers of that time. Stieglitz, always craving for the new, was quoted around 1910 saying "It is high time that the stupidity and sham in pictorial photography be struck a solarplexus blow." and "Claims of art won't do. Let the photographer make a perfect photograph. And if he happens to be a lover of perfection and a seer, the resulting photograph will be straight and beautiful - a true photograph."[1]
The new and proceedingly modern America needed a new representation in art. This necessarily meant the end for pictorialism as major form of art, although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portraitist Sally Mann revisited the pictorialist style in her 2003 book What Remains.



128#
发表于 2011-1-2 01:01:37 | 只看该作者

2.1.2 考古

脊椎动物靠皮肤呼吸
1.一篇是讲脊椎动物靠皮肤呼吸
第一段..就是一些总起的话吧..
第二段说一种方法是比如青蛙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皮肤变得薄,进而适应缺氧的环境
第三段说有一些动物心脏功能不强,很多的已经耗费了氧气的血液在进入肺部之前会先到皮下流一遍,这样是很好地利用了皮肤呼吸的功能.
2。皮肤也呼吸P1, 说原来科学家觉得皮肤相对于肺是其次的,现在有新证据否定老观点P2,青蛙的实验,把青蛙放在缺氧和不缺氧的环境里,结果缺氧的,皮层(DIFFUSER BARRIER?)变薄,加强了呼吸功能P3,reptile Amphibianincomplete heart dividor 如何帮助gas exchange.
NPO组织(NPO Non Profit Organization 非盈利性组织)
关于NPO组织的,文章长,说政府为npo组织提供很多税收和优惠措施,但是很多npo组织并不是真正的npo组织,政府的优惠措施会造成不正当竞争。最后一段说真正的npo组织还是应当支持,关键是如何区分两种npo

non-profit org占便宜,它们不公平竞争,不利于其它的small business。然后说,第二段又说其它对它们的财政上面的倾斜实际上是用了其它小企业的tax。最后作者又让步了一下,说这个问题真是头疼啊,其实大部分的non profit其实都是慈善机构,它们做了很多好事儿,咱不能让它们不发展啊。它们获得的proft又被用来再服务社区了。
题目有,讲了几种情况,问你觉得作者最同意那个。有一个是社区non profit装了spa设备,membership 费用和那个一般其它profitclub的一样。它们把挣的钱用来买更好的设备了。
还有问题就是第二段主要说了个啥,有什么重要作用。

129#
发表于 2011-1-2 01:04:13 | 只看该作者

2.1.3考古

岩洞壁画
V1    by ttss
一篇关于岩洞壁画。类似于一篇托福阅读,主要讲一个地方有很多史前人类留下的岩画,但是有的位置很深,有的却是open的。主要列了两种观点第一段的观点如何如何,但是这个观点的弊端是解释了啥啥啥,没有解释了啥啥啥;第二段说的另一个观点,同样说,这样能解释啥啥啥,但不能解释啥啥啥。包括这些动物是不是当时hunting的主要对象啊,人们是不是靠这个来学习打猎啊。这篇有两道高亮题。一题是针对最后一句,在For example后面,答案往前一句小论点找就可以。一题是考第二段第一句,高亮了an alternertive观点,问题忘了。
V2    by streamsun
前一段大意是说一个理论解释这个现象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很深的山洞里发现了很多壁画,怀疑和hunting之类的有关.这些在深处的壁画画的都是大型动物,可能是来标记imprison的动物的.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这些画都在偏远的深山里.
后一段大意是说在另外的不是深山的地方也有壁画,这些壁画可能是用来描述记录这个地区都有些什么动物之类的.这些画很detail,很精确的反应了动物的样子.
问题:哪种画最不可能出现..好像有一个选项是半人半鸟,还有一个选项是蛇和鸟?
好像也有道"根据文章可以indicate..."的题
V3    by Shawnsea
前一段大意是说一个理论解释这个现象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很深的山洞里发现了很多壁画,怀疑hunting之类的有关.这些在深处的壁画画的都是大型动物,可能是来标记imprison的动物的.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这些画都在偏远的深山里.
后一段大意是说在另外的不是深山的地方也有壁画,这些壁画可能是用来描述记录这个地区都有些什么动物之类的.这些画很detail,很精确的反应了动物的样子.
问题:哪种画最不可能出现..好像有一个选项是半人半鸟,还有一个选项是蛇和鸟?
好像也有道"根据文章可以indicate..."的题
V4    by mmpp700+岩洞壁画有一题说如果文中所诉正确, 哪个不太可能有, (大致是说那些画中不太可能有供人类吃的动物,所以选了一个有killing的选项,不确认), imprison 有一题说那些壁画主要是M人种作什么用的. (文中提了主要是 spirital 的作用, 选项中有两个有关项,比较纠结,随便选了一个)
V5    by linyurun
第一段说在某个地方发现了prehistoric的岩画,这些画在洞里很深的地方,接着给出一个理论说解释了为什么会在深洞里出现这些动物,解释说是什么hunter ,说那些凶猛的大动物也被屈服了,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不足的地方。它没有解释为什么有些画在open的地方。
第二段解释了画在岩石...open地方的原因....最后一句话说can’t consumed as food,有个选项问,哪种动物的画不可能出现在open的地方。
half  human beings.....half horse.....
其它选项里举出的动物鸟,熊,什么的都是能被食用
V6    by elinorsong:洞穴壁画 有道题问的是下列哪项是a tenet of the first theory
V7    by kathy1989717:岩洞壁画,第二篇,文章都不难,还短,比较简单。题目都在我的机经整里稿里。
V8    by Diffany
第三篇,岩洞壁画,内容我觉得与V1 by ttss的版本比较一致。就是就说发现了岩洞里的壁画,这些画有些在岩洞很深的地方,有些很open。第一段一个观点解释了这些画好象能反映了hunter还有大型动物之类的,但这种说法有弊端,因为它。第二段另一个观点解释了啥啥主要是说岩洞外面的比较open的画的。最后一句Yet打头好象是说这个观点也有不足。有一道题寂静里没提到过,是问第二段的观点什么意思?选项有:大部分画都是在岩洞外面比较容易看到的地方;岩洞深处的画和岩洞外面的画反映的东西不一样(我选了这个,不敢肯定,但其它看着更不像)

130#
发表于 2011-1-2 01:13:08 | 只看该作者

2.1.6

压力和免疫系统[附考古]
V1 by mochii
stresseffects.      3.
第一段是说stress的引起有hormones的因素+stimulus.有说adrenal gland:
我提供一些similar info:
"Attention all parasympathetic forces. Urgent. Adrenal gland missile silos mounted atop kidneys have just released chemical cortisol weapons of brain destruction. Mobilize all internal defenses. Launch immediate counter-calm hormones before hippocampus is hammered by cortisol."
Hormones rush to your adrenal glands to suppress the streaming cortisol on its way to your brain. Other hormones rush to your brain to round up all the remnants of cortisol missles that made it to your hippocampus. These hormones escort the cortisol remnants back to Kidneyland for a one-way ride on the Bladderhorn. You have now reached metabolic equilibrium, also known as homeostasis.
第二段也是比较学术性的.
最后一段说effects, environmental factors有关.
最后1大句话出题了. authortone是怎样的? 选项有: skeptical? speculative? 最后那句话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The effects of stress on the bod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short termand long term effects irrespective of the age groups. When the triggeris repetitive, prolonged or unanticipated, then it becomes pathological. The immediate, transient or the short term effects are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whereas the delayed, persisting or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stress are the pathological responses.
还有一道题目是原文定位, 原文写的是: what is more surprising, 作者表达的意思是? 答案是找一个同义词. 我选的是unexpected.
V2 by dugujianzp660
第一段感觉说了压力和免疫系统的关系,什么压力导致免疫系统问题啊,什么的,然后说切除一个动物的什么东西然后这个动物在什么刺激下还是有问题,然后说了 一个结论,此处没题
第二段就是JJ里面那个背景资料那段,就是一堆晦涩的理论,说了肾上腺素什么的,大家看那个就行
第三段说了环境的因素 也会引起免疫系统的问题,然后说了JJ上那个人被老虎咬了,伤口特别疼,然后免疫系统没啥问题,但是过几天伤口好了然后就问题了,说环境和免疫系统互相影 响的
问题我就记住了,本文是说明什么的(乱序啊)
1,就是说明压力和免疫系统的关系
2。说明免疫系统和环境变化的关系
还有两个选项是细节,不对
还有一个问题,说了一个单词,定位第二段,说这个词出现的那句话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
答案都挺难得,但是貌似和文章 没关系,因为是说证据证明这句话,首先我没看懂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好意思词汇量不够

考古
V1
原来认为人身体里的某个gland 分泌荷尔蒙和其他一些东东从而使得压力可以影响免疫系统。后来发现这个理论不太对,因为有这样一个实验,把将该胰腺切除的小老鼠作试验,发现经过电击以后,这个小老鼠的免疫系统还是受了影响。于是推测(原文有may有题,问这个新理论的可靠性??忘了,反正就是答-不确定之类的)可能还有除胰腺外的其他因素对压力产生反应。之后举了个例子(有题,答案就是证明该影响的复杂性)
二段作者自己推测(有题,问作者此处的态度之类的,反正答案是speculate)说有可能是一种能够修复创伤的蛋白质有可能起到了有力的神经元的作用。 。。。。后面忘记了 好象也有主旨题除了上面那两个还有一题问这个场景的,问这个伤口上的细菌microphyte是怎么着了,选记得两个 一个 misleading  一个 controversial  忘了选哪个了
V2
说众所周知depression can result in decline in immune system. 最开始大家认为是紧张焦虑导致分泌肾上腺素(adrelin?), 从而抑制免疫系统活动。但是做试验,把小白鼠的肾上腺切了,再电它,还会导致免疫下降。(这里有题,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所以有其他途径。
又有假想认为白细胞可能是中介。不但用来消灭入侵的细胞,而且还把需不需要增强免疫的信息传回控制中枢。否则免疫反应过度,杀死太多自身细胞(这里有题,问为什么说白细胞由two-way communication然后描绘了一个场景,说比如n万年之前一个动物被老虎咬了,紧张和惊吓(despression),  但是伤口一时半会儿感染不了,不需要太多免疫系统介入,过几天细菌侵入比较多了,紧张的情绪没有了,但是就需要免疫了。这样的巧合久而久之就导致了depressionimmune 此消彼长。(有题,问最后一段作者的预期时,我选speculativ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 21:4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