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yiw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美国找工作的故事

[精华]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1-24 14:04:1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不是ABC啊?
叙事的风格很不像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留美学生。
anyway。楼主威武的很。。。。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4:21: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不是ABC啊?
叙事的风格很不像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留美学生。
anyway。楼主威武的很。。。。
-- by 会员 cppaza (2011/1/24 14:04:11)


中国出生,美国长大。
33#
发表于 2011-1-26 11:33:16 | 只看该作者

front office - 有没有 严重的种族歧视

我想请问一下, front office in IB 有没有严重的种族歧视,我很想从 mid office support 进入 front office,去做 ResearchAnalyst, 但同事华人说 front office 相当难混, less than 30% 能成 Portfolio manager, 都说对华人种族歧视特别严重,不知都是不是?

(1)我的第一次工作面试,是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的经济分析部做一名科研助手(Research Assistant)。
        本人的本科专业是经济和数学,所以也算学有所用吧。当初是通过学校投的简历,也没觉得有什么可能。
        一,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只有大学成绩和为教授做科研的一点经验而已;二,当时我还比较年轻,所以没寄太大的希望。
        但两周后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问我是否还对在美联储工作感兴趣,我马上回复说有。
        就这样,我得到了一个面试的机会。
        我的父母都是金融界的,当然觉得能在美联储工作对我的前途会有帮助,所以也都鼓励我去碰碰运气。我想自己挣点零花钱也是好事,就跑去面试了。
        面试是定在下午3点,我提前到了10分钟。经过检查后,一位人事部的女士把我带了进去。一共有3个人面试了我,每人大概20-30分钟左右。主要是问我一些应该知道的专业应用知识(比如我在简历中说我会用一个统计软件,他们就问一下使用方面的问题)。
        记得,当时的一位经济师问:“如果我想写一篇‘美国新移民大概多久可以赶上美国本土人的经济状况’的文章,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始这项研究?”
        我就把我的想法一的说给她听——那是最长的一个面试。
        结束后回到宿舍,自己也说不出是好是坏,父母来电话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一周后,我收到一个电话留言,说希望我有时间回个电话,我还暗想:“这帮人还不错啦,即使不要你也跟你打个招呼。”
        电话刚接通,那面就说:“谢谢你来面试,当然,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申请了这份工作。”
        ——我一听,完了,八成是没戏了,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接着她说,“我们对你的成绩和面试表现都很满意,希望你可以考虑加入美联储。”
        ——那瞬间,当时差点没笑出声来,但还好,硬是装酷忍住了。回答了一句“谢谢,我有几天时间考虑?”
        在得到两天的答案后,我就把电话挂了。那天是周五。然后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我就原形毕露啦!妈妈很高兴。
        就这样,我进入了美联储,那年我20岁......
  
  
  (2)就这样开始在美联储上班。工作日很清闲,早9点晚5点,也学习、体验、收获了不少东西。
        但不知为什么,总是觉得应该做点别的。我把这个感觉告诉了我大学的导师。
        其实,我的老师们都认为我应该留在学术界,至少应该成为一个经济博士。但是,当我表示,有点厌倦学术研究时,他们都鼓励我去外面看看。
        还记得后来的谈话。
        导师:你想做什么呢?
        我:不清楚,但我很想知道,我出了学术界能挣多少钱?都说搞学术不是为了钱,但我不希望有人说我是挣不到钱才留在学术界的。
        导师:那你去街上看看吧,比如去投资银行,那时你会知道你的“钱”途。不知道你看到钱后,还会不会再回到学术界。来,把你的简历给我,我帮你打个电话……
        ——我没有想到,就是那次很短的一段对话,让我进入了华尔街。
  
  
  (3)一周后,我在办公室接道一个电话。
        “你好,我是XX投资银行的,和XXX(我的导师)是高中时的哥们儿。我们要找一个分析员(analyst),他对我说,你是他最优秀的学生。你对这个工作感兴趣吗?”
         “当然,谢谢你打电话联系我。”
        “那好,我希望你可以和我们当地办公室的一名同事见个面。如果可以的话,我会让她联系你。”
        “没问题。”
        两天后,我和投行的一名女士吃了午饭,期间没有任何技术面试性的提问,只是随便聊聊。
        “你的简历我看了。你很优秀,但好象更适合学术界吧?”她说道,“比如,你没有在街上做过实习生,一点经验都没有。为什么要做投行呢?”
        我当时是打算实话实说:“我其实一直都以为,我会去读博士的。但是最近突然想看看,自己的教育值多少钱。听说投行挣钱多,所以想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
        “你对投行了解多少?”
        “我不了解投行。”
        “你可能更适合学术界……”
         就这么一顿午饭。之后,我当时觉得是没戏了。
  
  
  (4)刘德华在《赌侠》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就是:“人要是走运,城墙都挡不住。”——我就是比较走运的。
        本以为没戏了,但不到一周,就又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发信人说想和我通过电话谈谈,想问我一些技术问题;他说他比较忙,问我能不能早晨六点谈谈。
        我本来想说,这样不好吧?但后来一想,算了,不就是早起一天么?豁出去了,我奉陪!
        电话响......我稀里糊涂的从床上爬起来。一上来,他就劈头盖脸的问:“假如我卖债,你是债主。5年期限,市场给我的定价是年利息5%,但是我说将来限期到时,你可以选择,让我还钱或拿走我公司的50股股票。你认为这样的债的价格(年利)要比5%高还是低?为什么?……”
        就这样来来往往,我们谈了20分钟左右,他的问题是理论上的一些概念问题。
        最后他说:“不错,你的思路很清晰,我会让人事部的和你联系为你买机票,希望你可以尽快赶到纽约来,我想让更多的同事面试你。”
        我又爬回床,一直睡到12点(那天我请假没去上班)
  本以为没希望了,就这么又让我迷迷糊糊的弄出点希望来了!
  
  
  (5)就这样,我来到了曼哈顿。这次面试从早九点到晚七点。中午时,公司请我出去撮了一顿。
        在面试中,技术问题和闲聊的都有,我就不一一重复了,但有一个有趣的经历问题和大家分享。
        一般在每个面试快结束的时候,面试官都会问“你有什么问题没有?”
        问我的,是一名很漂亮的女士。她说:“你回答的很好,你有没有什么想问我的?”
        我:“听说做投行很挣钱,请问大家都什么时候金盆洗手?”
        女士:“……我不大清楚,钱好象永远挣不完……比如,你的同事都有快艇,那你也想要快艇,所以你又要再接着干;或者,你新在海边买了一个房子、你的子女要去私利学校……”
        我:“我们可以炒股么?”
        女士:“一般不可以,如果炒的话,会有很多规定。”
        我:“我会有时间去看NBA球赛么?”
        女士:“买联票你肯定没问题,但你不一定有时间去。”(后来我才知道,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还有一位先生问:“你为什么想来投行呢?”
        我:“我其实想打NBA来着,但可惜我水平有限,也没什么别的好干的,所以才打算来投行的。”
        最后,累了一天,终于要回家了。一位老板告诉我:“我们对你很满意。我虽然不能现在就给你正式的OFFER,但请放心,我们只需要几天时间整理一些细节。”
        几天后,收到电话,告诉我,他们希望我的加入。我就这样进入了华尔街。那年我21岁....
        
  
        在街上干了两年,公司问我有什么打算,也提出送我去香港分部去工作。
        会中文是我的一大优势,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投资银行没有翻译么?”我也这样问过香港分行的同行,得到的答案是:“如果翻译可以把投资银行的业务翻译明白的话,他就不做翻译了。”
        于是,我选择了回到学校,读博士。
        临走的时候,老板说:“如果暑假没什么事的话,考虑一下回来赚点外快,要比你的奖学金多。”
        我:“谢谢。这两年我学了很多,我想趁着年轻读完博士……”
        就这样,23岁的我离开了纽约,离开了曼哈顿,离开了华尔街,继续学生的生活。
  
  
  我是2006年夏天离开投行的。当时金融界正是形势一片大好,所以很多同僚不太理解。我就再在这里讲个故事好了。希望能对某些人有些帮助。当故事看也可以。
  
  
  我在投行工作不到一年的时候,一位很有资历的老银行家请我们几个新生吃早饭,算是关心一下晚辈吧。在饭桌上他问我们有没有去读mba或博士的打算。很多同僚可能是由于刚从学校出来不久,都说没有太大再读书的兴趣了。而且说读书太贵了(并不是学费太贵,而是在投行一直干可以挣更多的钱)当然是用当时2005年的预算来看。有个同僚大概算了一下,我们这样的人如果去读mba(两年),保守的算会损失50-60万美金。如果读博(4年)的话,损失会至少在100万美金以上。这时候这位前辈对我们说“不要为了钱而放弃学习的机会。很多人可以拿走你的钱,但他们不能拿走你在学校得到的知识和经历。当你们到了40多岁的时候,你还会在乎你的百万年薪是从28岁开始还是30岁开始吗?你们会在乎你是在35岁而不是34岁迈入千万身价阶级的吗?”我认为这位前辈说得挺对的。大家认为呢?
  自从回到学校,日子过的很清闲(当然是和工作时比较了)一眨眼的工夫半年就过去了。每天上课、学习、打球,好象又回到了本科,只不过经常需要提醒自己:我不再是19岁了。
          圣诞节的时候父母来看我,问我暑假要不要回家。我才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利用暑假3个多月的时间做点什么。
          上一次什么都不做的暑假还是大一那年。前一个多月还不错,后来实在是一点意思都没有。虽然学校假期也给我奖学金,但还是要找点事充实自己。
  
          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在欧洲生活过,所以就和父母说想去英国看看。要是找不到在英国的假期实习、就再回投资银行混3个月,父母说:“既然你认为在投资银行很累,还是算了,找不到就回中国旅游。”
          话又说回来,我对英国可说是非常陌生,我又不是什么名人,哪来的工作给我呀?但巧的很,我一起读博的同学里有一哥儿们,是英国人,牛津大学读的本科,毕业后也是工作了几年才又来继续读书的。听说我对英国感兴趣,就说愿意帮我把简历发给他以前的公司。他以前是做经济咨询的(Economic Consulting)正好对路。
          但他表示,因为我不是英国人,所以公司雇佣我还要办工作许可证什么的,好象挺麻烦;而且就一个暑假的时间,公司很有可能觉得不值得,所以叫我别抱太大希望。
          我想,人家说的确实也对,但是不管成功与否,都要谢谢他的好意和帮助。
          就这样,冬假时(12月末)我把简历给了他,然后就没怎么再想这事。
  
          一月10号,我收到一个电子邮件。是这家公司来的,说对我的简历比较感兴趣,在近期人事部会和我联系,定个时间来一个电话面试。我一看很高兴,至少有点希望了,礼貌的回复了一下,就静候人事部的联系。但遗憾的是,一周过去了,没信。
          这人也是,一觉得没什么希望的时候,就不再当回事;但一旦有点希望,就总惦记着。
          所以我只好再发个电子邮件打听一下。
          又一周就要过去了,我有点放弃希望了。还是妈妈告诉我,不要急、他们会和我联系的,就算不联系也没事,夏天带我出去玩儿。我的哥们也说,英国的工作节奏比较慢,和投资银行不一样。
          终于,在一月22号,人事部的人和我联系了。说26号九点给我电话考试。我马上回复,问是伦敦九点还是加周九点,但又没信了……
          然后,同学又和我说,伦敦早九点是我这凌晨一点,我这早九点是伦敦下午5点——当然是我这早九点了。我觉得有道理。
  
          电话响,我睁开眼睛,看看闹钟,凌晨一点…没办法拿起电话(还抱着说不定是打错了的希望)
          那边一个先生用纯正的英国口音说:“你好,我是XXX Economics Consulting,不知道人事部是怎么搞的,把面试定在这个时候,真不好意思,我们可以谈谈么?”
          电话都接了,还说现在我正忙也不合适…再说了,还是想去英国首都生活一下吗,当然要付出点代价了。
          这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最后他说,一周后将会再有一个电话考试。
          两点多钟了,我又回到床上。早晨还要上课呢。
  
          然后就又是等待。
          说真的,这次是我所有找工作中等待时间最长的。
          前2周还觉得是正常,但三周过去还没消息,我又开始犯愁了,时不常会想为什么还没有信呢?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信箱。就连我的哥们都说:“就算按英国节奏也该回信了!”
          我想,这么长时间不回复肯定没希望了。
  
          可是,在二月20号,我居然收到了回复——是人事部的。
          对方首先为迟迟没有回复表示抱歉,然后说他们对我在第一次面试中的表现印象很好。
          我以为他会说什么时候再来一次,没想到……她说,公司决定雇佣我了,让我自己选择一下开始日期和打算工作多长时间。然后就谈了一下酬金,而且还会为我办理工作许可。
          挂了电话后,很高兴,马上告诉家人。妈妈爸爸也都很高兴,那天是大年初三,是个好兆头!
  
  
  
          在电话过程中,对方提出的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说说自己的答案。
          “在经济学里,有替代品和互补品。比如说左鞋和右鞋是互补物品,而面包和馒头就是替代品。面包贵了,消费者对馒头的须求就上升;而左鞋贵了,消费者对右鞋的须求会随着下降。
          请问,哪两样物品在什么情况下既是替代品又是互补品?”
  
          这个问题我当时觉得有点难。就说我需要一两分钟思考。但电话考试不能让人等太久,答的比较匆忙,不是最好的答案。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从讨论中得到更好的结论。
  
  
          山地自行车和越野汽车都是交通工具,说是代替品也不算牵强。因为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由于汽车太贵自行车才有市场(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汽车和自行车一个价,你买哪个?)
          但在一种(当然是我能想到的,并不等于是唯一的)情况下,它们就是互补品。
          比如说出去野营。如果我很喜欢山地骑车这项刺激运动,我就需要一台山地自行车才可以享受这项运动;但没有好的越野汽车,我怎么从市区到山地呢?所以如果是等价的汽车,那么它们之间又成为互补品了。
  
          上面是我在电话考试中的答案。
  
  
          在英国工作了一个暑假后,我离开了那里,又回到了学校。
          他们说希望我考虑下个暑假再为他们效力。
  
  2009年暑假实习:
        今年的情况特别不好。大方向咱就不说了,反正话说竞争非常激烈。我上个暑假选择了不工作。跑到中国旅游和看奥运了。所以这个暑假不打算继续玩物丧志。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我找假期工作的经历。现在刚得到一个。还有几个在等待。
        大家都知道找工作人脉很重要。只不过人脉不是一两天就能建立的。我虽然还相对比较年轻,但多少也建立了一些人脉。
        前两天刚刚得到的一个offer,就是小时候曾经工作过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虽然已经离开那里五年多了,但我和我当时的上司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么多年也没想到以后她还会帮我弄到一份工作。就是觉得她人很好,我在那里时也都很照顾我,所以过年过节的时候我都会发个电子邮件问候一下她和她的家人。一晃,加上我在那里工作的一年,我们都认识六年多了。应该算得上是老朋友了。
        今年开学的时候,我还是按照习惯和她打招呼。告诉她我的近况。就这样她知道了我选择了宏观经济,再具体一点是货币政策作我的主要科研方向(我在攻读经济博士,现在3年级了)。我也提出过如果有可能,我会考虑暑假回到美联储(当然,待遇都会得到相对的调整)。有她帮我说话,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但是这个工作就是会耽误我论文的进展,因为研究题目是人家定。所以一直也没有正式敲定。
  
        冬假过后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导师的指导下写我的论文,也没太注意。后来发现是要考虑暑假了,就和导师商量是否可以暑假离开校园。他倒是很好说话,马上就同意了。还说会帮我推荐我喜欢的工作。
        我现在最喜欢的工作无非是在美联储或者世界银行这样听起来还比较气派的地方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说白了就是拿着人家的钱,干自己的活。这种机会也有,但是可惜不在我以前工作过的那家美联储,所以并不是很保底。
  但是还不能先报自己喜欢的,然后看结果后再去通知我的前上司让她帮我安排,因为那时候人家可能也都找完了。如果先敲定了,然后等拿到更好的再改变主意,又觉得可能会给我前上司带来不好的印象。这样的经济情况下帮你搞定工作,你最后还不来,而且还是去其它的美联储,提前也不打招呼,这要是放在我是她,我八成也会有些想法。我不知道大家会如何选择。但我考虑了一下还是打算实话实说。
        给她发了个邮件。把我的情况说了一下。还说我最希望的是能用这个保底。但是要是她觉得不合适我就连报都不报了,因为在是否能有暑假工作和我们的友谊之间,我更重视我们的友谊。既然是朋友就不应该玩什么花样。过了几天她回信,说她非常喜欢我的诚实,而且还告诉我作为朋友,她希望我做对我最有利的事情,而且会尽量帮我。如果最后我不能来,她也理解。
        就这样,我回信表示感谢后,就麻烦她帮我把我的简历传给人事部。还拜托她在必要时帮我说些好话。既然是朋友就也不用客气了。没想到她回信说今年招人她负责,已经把我的简历传给人事了。我已经差不多了。过两天人事部会和我联系,然后就是一些书面文件上的事了。看完邮件,我想人还是诚实一点好。要是耍什么花样,以后可能连这个朋友都损失了。这样我又有了保底的,还可以非常放心的去申请其他我更喜欢的工作。
                    ——我今年的第一个offer就这么到手了。
  
        当然,今年找工作也不是一点波折都没有。女朋友鼓励我去申请McKinsey,在两轮后,我就被拒了。
        自己不太适合做咨询,这点我知道。但是,如果不是女友鼓励我,我连报都不会去报;等报了被拒绝了,我还是觉得被拒有点失落。而且,虽然我没有花时间准备,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还是影响到了我。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觉得一份工作不适合自己,还是不要报。总是会浪费精力和时间的。不管事前怎么样,告诉自己,就是试一下,但申请后还是不能保持平常的心态。
          我还在等几个其他的,希望可以得到。也祝大家好运。
  
          那个暑假我没有回美联储,而是得到了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经济师实习机会。
  
  2010年暑假:
  我从19岁的时候,就有在世界银行工作的想法.一开始有这个想法,还是与大学的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他提到学经济的在世界银行工作应该是一件很牛的事.其实当时我们谁都不懂搞经济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就像我当时会希望到投行工作,但是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投行一样.就是觉得好像很酷,所以很想去.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去世行的网页上投了简历,在得到一个系统信息确认申请已经收到之后,就再无任何后话.
  
  日子过得很快,我今年已经27了.我的简历也从小时候的基本空白慢慢的丰富了起来.可能是由于大学时代的渴望,虽然一直对自己的工作还算满意,但是我每年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在世行的网上提交我的新简历.而每次都是同样的确认信息,然后再无消息.我没有感觉过失落,可能是我一直都有其他的工作机会.到了后来,我每次提交申请都知道希望渺茫,但是却总是习惯性的提交着我的简历.
  
  去年暑假我有幸在IMF做暑假实习,就在世行的对面。我当时和同事聊起我的世行情节,有人笑着回答,世行太大了,所以一般简历一定要有关系才可以被审批。想从网上直接申请而得到面试机会是不可能的。我当时想想,这倒也是。就像申请博士需要有老师写推荐信一样,要在世行作经济师需要推荐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是不在申请网页上说明,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妥。
  
  在知道了游戏规则之后,我还稍微的安慰了一下自己。这么多年主要是不知道规则呀。但转念一想,知道了好像也没用,关系是需要碰的,也不能说有就有。暑假后,我又回到学校,继续我的学业。在无意中发现一位我经常请教论文问题的教授曾经在世行工作过20年。他虽然不是我的导师,但同意加入我的论文审批组。我知道他在世行工作过后,就非常礼貌但也非常直接的请求他的帮助,希望他可以帮我提交简历,得到一份假期实习的机会。他也没有犹豫,一口答应了,但是也说不能保证什么,毕竟他已经离开世行好多年了。
  
  他帮我提交后,有半个月都没有什么消息。他也帮我追问了一次,但是还是没有消息。他说希望可能不大了。我还是很礼貌的感谢了他。但是在他帮我提交简历一个多月后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世行的电子邮件,主题是要求和我对关于在世行实习(以及工作)进行对话,并提出了时间。在我回复确认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世行的电话面试。
  
  问题都在意料之中,他们先是介绍了一下自己以及他们所在的部门,然后就问我描述一下自己的博士论文,以及在我的描述过程中,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这种问题很利于我,毕竟我在论文上花费了很多精力,所以一般一个刚刚听到的人能提出的问题我都已经考虑过了,所以回答得很顺利。还有就是我除了学历之外,还有其他的工作经验,他们也大概询问了一下。在对话半个小时之后,他们说对我的经历和面试回答都很满意,会在下周告诉我他们的决定。面试几个小时后,我习惯性的发了电子邮件给我的面试官,感谢他们抽出时间面试我。他们也礼貌的恢复了。
  到了周一,我又发信询问了一下进展,就得到了他们决定接收我的回复。按理说这么多年的希望终于实现了,应该很激动,但是我却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兴奋。晚上的时候和大学的那个同学通了个电话,告诉他这个消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你终于完成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的那个心愿了!”
-- by 会员 dyiwang (2010/11/20 2:05:26)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3:11:45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歧视。
35#
发表于 2011-1-27 11:41:57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a lot for responding

I think your story is very very inspirational.  I would say you are a good example for young Chinese, very well accomplishe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haring your personal experience.  If you don't mind, what school you graduated from?  I need to organize my thoughts again. My current company is pretty good. It is risky for me to go back to school as a full time MBA. Thinking of doing part time MBA, but top tier schools don't really offer too many choices.  I live in the east coast.  Among nearby schools, probably only NYU has a competitive program. But part time MBA won't matter that much. Dilemma !!!

我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歧视。
-- by 会员 dyiwang (2011/1/26 13:11:45)

36#
发表于 2011-1-27 17:05:30 | 只看该作者
膜拜楼主。。。。。。。。
37#
发表于 2011-1-28 09:55:14 | 只看该作者
I think your story is very very inspirational.  I would say you are a good example for young Chinese, very well accomplishe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haring your personal experience.  If you don't mind, what school you graduated from?  I need to organize my thoughts again. My current company is pretty good. It is risky for me to go back to school as a full time MBA. Thinking of doing part time MBA, but top tier schools don't really offer too many choices.  I live in the east coast.  Among nearby schools, probably only NYU has a competitive program. But part time MBA won't matter that much. Dilemma !!!

我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歧视。
-- by 会员 dyiwang (2011/1/26 13:11:45)


-- by 会员 siqizhang (2011/1/27 11:41:57)

我觉着楼主其实是美国人……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6:02:5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
[/quote]我觉着楼主其实是美国人……
-- by 会员 cppaza (2011/1/28 9:55:14)

[/quote]
39#
发表于 2011-2-7 05:52:20 | 只看该作者
果然实力还是很重要的(对lz无限崇拜中...)
40#
发表于 2011-2-13 11:09:54 | 只看该作者
实力派!实力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2-26 18:3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