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结构的完善,尤其是marketing方面(我的target industry)。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大约从大二开始。微观经济学是主要基础,另外研习有针对性的课程比如市场营销、管理学和跨国公司,还有选修的项目管理。在学习市场营销的过程中,Philip Kotler的Marketing Management: An Asian Perspective(营销管理:亚洲视角,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这本书内容涵盖了营销的各个层面,里面引用的例子多数来自亚洲中日韩的著名企业。这些经典案例一方面增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更有助于了解本土企业如何将营销方法有针对性地结合当地情况而贯穿在产品设计、研发、推广及售后的过程中(现在推崇的理念已经由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逐渐转变成think locally, act globally了,把握这个转折很重要)。另外,一些热门营销类书籍也有很大的帮助,包括《定位》、《新定位》、《奥美的观点》、《营销战》等,也让我对某些行业的典型企业所执行的营销策略有所了解。此外还辅助补充了一些管理战略、消费者行为学、广告类的知识。因为在快销企业,marketing是leading function,不仅要design,还要deliver,和strategy紧密相关。因此研读这些材料对把握marketing在整个企业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个人认为,这些准备无论是对于求职marketing,sales还是public relations,advertising,甚至是consulting,都有很可观的收益。
二、Soft skills
主要体现在leadership,teamwork和creativity方面。这方面的积累几乎是每个行业的要求,从进入大学就开始行动。Soft skills最好的支持就是生动的例子。我选择参加了几类活动,都受益匪浅。一类是商业竞赛,比如OVAL,主要锻炼的是分析能力和大局观(案例分析)和交流能力(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合作并讨论)。由创意到执行的过程中也运用到了许多营销和管理类的专业知识。另一类是社团活动:学生会外联部、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和后来的AIESEC。通过参加一系列校园内外的项目,发展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三是实习。对我而言,实习内容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实习的两个项目比较有特点,一个是在非洲,一个是在自动化行业,所以实习不光提升了项目管理能力,更说明了我的一些个性,result- oriented and detail-focused。通过这三方面有目标地积累,对leadership这个宽泛概念也有了自己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