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alluplin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all 2011 OB/Leadership PhD 申请答疑/互助

[精华]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10-4 05:40:16 | 只看该作者
iowa, asu, florida, msu 的placement 的上线不比顶尖学校的placement的下线差。这不是说这些学校可以跟名校相提并论,而是说作为一个有潜质的人去读这些学校,只要用功用心,或许也能成为大器。

不过提醒各位申请者思考你们的动机。如果你真心喜欢研究并想一辈子以此为事业,那么只要能学好东西,做好东西,你就成功了!如果你5年内有名利的动机,那么追求名校的硕士才是正解。
32#
发表于 2010-10-4 12:17:0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kevin,美国哪些学者在研究dark side of leadership(e.g.,TL)呢,还有我出去做survey发现中国企业不作为型领导也很多,但是我发现跟nonleraderhip又不太一样,这块有人在研究吗??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3:27:11 | 只看该作者
请问kevin,美国哪些学者在研究dark side of leadership(e.g.,TL)呢,还有我出去做survey发现中国企业不作为型领导也很多,但是我发现跟nonleraderhip又不太一样,这块有人在研究吗??
-- by 会员 caiyahua (2010/10/4 12:17:08)





我知道的人里,我们系的fred luthans做过,dennis duchon目前正在做,还有一个是HBS毕业的Jay Conger,目前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学校边教书边做咨询赚钱,conger是我知道的少有的几个有自己的agent的教授(mark huselid, patrick wright, tim baldwin, gary yukl 都是有的)。HBR曾经想过发special issue做这个dark side,但是无奈投稿人太少(想投HBR必须得有自己的agent去联系HBR的manager,要不成功机率极低),那期取消了。conger当时投了,无奈后来转投了。


建议你慎重考虑这个方向,绝对是非主流,因为数据极难从industry弄到,做纯qualitative又有局限性。
34#
发表于 2010-10-4 22:37:0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kevin, rainbow等前辈们的分享,对我们这些申请者很有帮助,谢谢啦~~
35#
发表于 2010-10-5 00:36:19 | 只看该作者
嗯,发完这个贴你已然变成前辈了。



马甲不太成功,让所有人都看出来了。
-- by 会员 omick (2010/10/3 23:18:16)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by 会员 rainbow146 (2010/10/4 5:22:20)

36#
发表于 2010-10-6 18:44:21 | 只看该作者
再次请问kevin大侠,那些研究leadership的人手头的project是用social netwrok视角的?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23:58:44 | 只看该作者
再次请问kevin大侠,那些研究leadership的人手头的project是用social netwrok视角的?
-- by 会员 caiyahua (2010/10/6 18:44:21)



这个我不可能了解得那么全。。。。说说我知道的吧,uhl-bien在用并且建议我们多学,jay barbuto在用这个做servant leadership,kristen lucas自己正在学。uic那边shelley brickson做identity用这个用得多,她很sharp,发ASQ和AMR都是自己独作,非常厉害,学术上很有思想。其他学校有谁目前正在用这个做手里的项目,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方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热点之一。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1:53:3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今年申请的如何?出来冒个泡吧~
39#
发表于 2011-1-18 02:52:1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今年申请的如何?出来冒个泡吧~
-- by 会员 galluplinc (2011/1/18 1:53:38)



Any admission news right now?
40#
发表于 2011-2-12 00:38:41 | 只看该作者
也冒个泡吧。。攒rp
我这篇是讨论OB这个专业的不好的地方,欢迎拍砖,对于没有决定专业的同学们也是一个参考。
我明年准备申请mgt的PhD,可是我还没有决定是做micro还是macro。我现在做的就是micro OB可是我想转了,其原因有三
1. 收数据比较困难,如果要自己收的话,现在都要收三个wave,还要配对的,还要不同source避免什么common method bias。公司都不愿意提供这么复杂有些还比较机密的数据。。收起来也很昂贵。如果杯具地要做关于affect之类的,就更难了。如果Macro OB的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OT/strategy 一般不会遭遇收数据的问题(我也不推荐去读需要自己去收firm-level数据的strategy方向。。我身边的同学都读的很惨)。虽然OT需要自己coding比较慢但是也比去收的数据可控。我帮我导师在公司收了一份数据,真的耗费了我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用掉了我唯一的人脉。。

2. OB竞争很大。因为早期来国内宣传的教授如Anne Tsui Kenneth Law之类的牛人都是OB方向的 就造成了一个误区,以为management=OB。所以国内的同学们大多都盯着OB看,想要做这一行。无论是申请还是就业都比较困难。详情请参考ASU今年新招的assistant p,毕业之前四篇已接受的JAP. 由此可见,OB压力有多么的大。像我的导师,都是同时在进行15个project 才能令自己的publication的速度比较体面。然而macro OB就算是没有paper发表也能找到工作 (assume你跟了牛人 身在牛校或有牛project进行中)因为那边发表的process比较慢所以也不会强求你毕业就有论文。虽然四篇JAP很夸张,可是最少也要有一篇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差的placement。

3. OB的theoretical contribution越来越少。请看近年来AMJ AMR和ASQ上发表的关于OB论文的数量锐减,而OT/strategy却有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三本journal都是开放给所有mgt的领域并且强调theoretical contribution的journal。OB实在是没什么可做的了,这可不是我说的,是香港某大牛说的。就是拼拼积木了,你看那些牛人们发表的paper不都是大同小异吗。悲观的来说,虽然我个人目前是OB领域的,我认为我们OB做出来的东西没什么实际意义,而且说给那些CEO啊manager啊听,他们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些研究(大部分的)。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6 21:3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