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你这里说的财务管理和面试官说的公司管理不是一个意思。前者是financial management,which is part of corporate finance,后者是general management。我觉得这个是中文翻译造成的误解。 因为家庭选择商学院肯定不是天经地义的,不论是美国的学校还是中国的学校。
[/quote] 你这里说的财务管理和面试官说的公司管理不是一个意思。前者是financial management,which is part of corporate finance,后者是general management。我觉得这个是中文翻译造成的误解。 因为家庭选择商学院肯定不是天经地义的,不论是美国的学校还是中国的学校。
如果大家看过《21》,应该记得开场那个面试官就说了,你表现出众,参加各种课外club和竞赛,GPA 4.0,恩,很完美,但是申请这份奖学金的76个人中,绝大部分人都有你这样的成绩和背景,你要有不同的"life experience that dazzles me",才可能jump off the page。申请MBA竞争一样很激烈,申请人大多都有很出色的背景,你要有一些东西,尤其是你的life experience,不一定dazzle,可是去给人留下印象,你的胜算就会高出很多。
3. leadership。这个是中美文化差异的一个表现。对很多中国申请者来说,一讲到leadership,就是CEO,CFO,management,我自己也做过interviewer,也看过很多朋友的essay,迄今为止不知道看过多少“我给management提了建议,management采纳了我的建议,由此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节省了巨大的成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例子,以至于我现在看到这样的例子条件反射就不想读下去(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一读到类似故事的开头我就会想到任正非的“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开玩笑的,不要砸砖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对美国人来说,做好自己岗位上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越是日常的东西,越能表现who you are。leadership正是应该体现在日常点滴中的,举给management建议这样的例子,第一不容易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situation(对方会有很多疑问,你为什么要提建议?management为什么需要你的建议?为什么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为什么别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你的职责范围之内,负责的人干嘛去了,等等),第二不日常。
you gotta push back sometimes. But 'not interesting' was not a good reason to reject your story. You should have challenged his logic as well, plus his reason to go for Chicago, maybe instead of HBS... don't take it too serious. It is just an interview and you don't need to sell anything to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