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882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5-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这是第一次在CD上发帖子,以前对CD中的牛牛一直抱着仰视的姿态,因为考完的第二天就换题库了,所以我就是记住寂静也没有用了,就说一些经验吧。
我是属于比较后知后觉的类型,八月份开始准备GMAT,期间做了陈向东的数学,刘镇民语法精解,白勇语法,狒狒逻辑,关卫东至今没有做全,这是一战时主要的备战材料,再加上CD上的一些资料,其实我个人认为我一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题做得不够,而是不系统,题做得很多,但没有总结,总结真的很重要,总结之后的复习更重要。
一战失利之后,我痛定思痛,决定趁热打铁准备二战,我向一位师妹借来了新东方的小兰,复印了一本,然后从头开始做,一开始准确率很低,但我发现我错的其实基本上都是以前错过的题,于是我弄了一个错题本(不是把错题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上,而是手抄的笔记),把每一道错的语法题都抄在本子上,一边抄一边想非正确答案为什么会错,正确答案为什么对,出题人的考点在哪里?这样记忆就会很深刻,而且会提醒自己下次做题的时候要认真,因为抄题的写字量真的很大,就这样,进度不是很快,我大概用了两三周的时间攻克了小兰,其实没有全部做完,但大概做到SECTION20左右的时候,做语法题就非常有感觉了,我知道,我突破了很多人为之头疼的瓶颈了,而此时,我的笔记本已经有一寸来厚了。
然后我如法炮制了新prep的两套语法题,但这个时候我发现我做prep的准确率已经很高了,基本上在80%左右,做完prep之后再做GWD就很轻松了,每次都会提前答完,错误率在10个左右,而我一战是关卫东的错误率在15-20个之间(当时真的快疯了)。。。。
因为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法上,逻辑的准备就有点忽略了,但后来一想,其实也弄一个错题本,系统的总结一下逻辑的话,效果也会很好,因为逻辑题做多了就会发现其实套路都是那几个,只不过是外表不一样了而已。逻辑的准备我觉得狒狒和关卫东比较好,我还听了新东方网络课堂(这多亏了我们学校图书馆买了新东方网络课堂的版权)里费允杰讲的逻辑,感觉有很大的提升,因为我之前一直被别人讽刺为涣散性思维,想问题从来不成体系,天马行空,后来我在脑海里大概把逻辑题分成几种思路,然后做完题之后回想出题人的意图,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就很有感觉了。
如果时间比较紧的话,我就建议放弃阅读了,但做官卫东的时候,我一直坚持练杨继长难句中的“不回头阅读法”,这是我起的俗名,顾名思义就是在一遍阅读之中不回视,尽量记住有效信息,但考场上因为时间有点紧,所以阅读我就主要靠寂静了,但还是会尽量确认一下,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觉得也可以把阅读总结一下,因为做到最后我发现其实GMAT考来考去,不是女人就是黑人,不是火山就是地震,没有很新鲜的素材,总结一下可以增加背景知识和单词量。
最后,就是大家一定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堆在最后,因为最后几天如果手忙脚乱,真的很影响复习成果,最好制定一个复习计划,这是我们寝一个牛人的经验之谈。我做了一个月的二战计划,前三周比较紧,最后一周我安排的内容比较少,结果天有不测风云,第三周的时候我接到实习录取通知,要去体检,第四周就入职了,因为之前两个实习生短时间内接连跳槽,攒了很多活,那一周现在想想都让我很佩服自己,我白天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早上晚上挤地铁的时候还再看我做的错题笔记,晚上回去看阅读寂静,临考之前的周六周日在咖啡厅泡了两天,看了400题的数学寂静,90题的逻辑寂静,又看了一遍54篇文章的阅读寂静,每天出来的时候觉得脑子都快成糨糊了。。。。。周一请了一天假调整状态,周二九奔赴考场了,考前没有模考,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怕影响状态,因为毕竟有一周的时间没有认真复习,自己也怕前功尽弃。。。。
周二考试的时候,北京考点有位姐姐很NICE,把我送进考场跟我说了一句“美女,祝你好运”,让我觉得心里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恩,在此表扬一下这位姐姐。。。。。
还有,不是迷信,我觉得人品也很重要,一战后我去了趟西山八大处,还去了趟崇文门的大教堂,一战失利最沮丧的时候,刚好我过生日,几个老乡送了我一个写GMAT700+的蛋糕,让我觉得很受鼓舞。。。。除了人品之外,心态也很重要,我知道好几个700+的同学准备的并不是十分充分,但在考场心态很稳定,心态稳定,pace就会很稳定,pace稳定做题才不会紧张,这就是一个循环,关键在于你是把他变成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好吧,就说这么多吧,算是攒人品,希望能对还在GMAT中挣扎的同志们有所帮助,上回我看到一位G友的话,在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这句话在支撑着我,“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与所有G友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