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既然是“结论是政府的计划成功了”,那么这个条件已经成立,说明“医生给患中耳炎的孩子开的抗生素处方大大降低”以后,在治愈率上痊愈小孩站患病小孩的比率上升了(或者不变,此时政府政策成功被定义为为患者省钱了),否则,不能定义政府政策成功。也就是说,不管得病的小孩多了还是少了,必然有原因造成治愈率提高了(或至少不变)。所以我个人认为总量是否变化为无关选项。
我支持“有些耳朵发炎是不需抗生素就会好的”,这个是推出政府政策成功的直接原因。
我想换种思维方式,答案可能会明朗一些
我们不管政府这样做对不对,只是说它的政策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如果达到了,计划就成功了
患病的总人数没减少情况下,而抗生素的使用确实减少了,说明医生开抗生素少了,那么无疑政府的政策就达到预期目的,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至于“中耳炎自愈”,这个只能说政府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但与政策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关系,即使中耳炎不能自愈,但医生很听话,还是较少使用抗生素,政策还是成功的实施了,尽管这个政策很SB。。。
我认为一个计划或政策的成功,不在于这个政策本身对与错,而在于政策达到预期目的没有;
比如说,某个人想去杀人,制定了一个计划,后来他确实按照计划把想干掉的人干掉了,说明计划成功了,尽管这个计划不对。。。
大家别吵了 本大牛来了:
如果没有这句话的话‘ 结果是医生给患中耳炎的孩子开的抗生素处方大大降低了,’ 有些耳朵发炎是不需抗生素就会好的. 这个选项还有可能是对的。 也就是说这个选项要对是不需要上面这句话的。
而有了这么句话,显然”得耳朵发炎的小孩的总量并没有少“是正解
靠 23楼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 还麻烦我 楼主标题可以改改了
政府的计划不是要减少得病人的数量,而是要减少使用抗生素的数量
因此选其为加强,可以反向论证,如果抗生素数量的使用减少是因为得病的人数量少了,那么显示不出是政府的作用,而是患者本身的原因;但现在的病人的数量没有变,但由于政府的计划使医生使用抗生素的数量少了,从而加强“是政府的介入导致计划成功了”
非常感谢众位的支持和参与,看了各位的见解后,我还是比较支持“总量没有减少”这个选项,或者说至少支持这个选项的大大们的讲解我看懂了,感谢
但是还是欢迎不同的意见,很希望这道题有个结论
我也觉得 总量没变是 答案
因为政府的计划算不算实施成功在于到底处方是不是真的被限制了,如果医生开处方数是由于病童数量减少而减少,那就证明政府的计划没有得到处方被限制的效果。所以总量没变应该是答案吧。
如果选 自己就能好 那个选项,加强的是政府的决策对不对,而不是有没有成功
发表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27 22:0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