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80508|回复: 2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MBA生活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MBA生活

我的MBA生活(序)


近因为工作的关系,去了好多个MBA
Tour,跟很多和我一样曾经怀抱着年薪十万美金梦想的年轻人面对面的交流,看到很多自己当年的影子,也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艰辛,却仍然可以体味
自己当时的那种茫然和无助。美国有本书叫做《Monkey
Business》,是两个顶级商学院毕业生向后来的学生描述他们如何挣扎着进入投资银行,在金融世界中摸爬滚打的过程。这本书一直是我的最爱,因为它给人的启迪作用可以左右人们对于投资银行作为一个行业的认识,这是很了不起的。我也很想把这几年我在商学院的生活写下来,对自己的过去算是一种缅怀,对后来的学生也希望能有一点借鉴作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MBA生活(1)


  

2007年的3月28号,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我收到UCLA的录取信。那时候我正在给一个洛杉矶的房地产公司打工,做的是重复劳动的房产估值。那天我高
兴坏了,因为这意味着那年的秋天我再也不用继续给我的老板打工,指望着他能给我多点红利。可是,我却一直要按捺住我激动的情绪,因为像很多想要申请的上班
族一样,我是瞒着我的老板申请MBA的。


  


我那时工作的公司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房地产投资公司,大概公司里也就20-30个人。我是在没有任何金融背景和房地产背景的情况下进入这家公司
的。老板用我大概是因为我的一个亲戚跟他的哪个亲戚认识(我至今也没搞清楚),然后面试的时候看我还算机灵,就同意培养我,那是真正的从头开始培养。我是
彻头彻尾的文科生,这倒不是说我的理科不行,实在是被中国的文理分科搞得没了脾气,想多学点数学都没机会。幸好我是个勤奋好学又天生敏感的人,老板在培训
我的时候,我每一个字都记下来,不懂的地方都会很仔细的问,这样才算把房地产的基础给打扎实了。后来的技术都是一个公司的台湾合伙人,跟我很聊得来(平时
花时间看的《康熙来了》是我们聊天的一大部分主题),才不厌其烦的手把手教我,每次做出来的东西都给他检查,这份需要房地产金融背景的MBA才能干的工作
让我这个平庸至极的小女生take了下来。


  


我在这家公司的责任是用一个叫做Argus的软件,把老板或者老板合伙人弄来的房产和信息一点一点输进去,然后算出一个合理的价值,老板再决定是不是值得
投资。通常从broker那里拿来的房产价值都是bullshit,我们公司需要自己重新value它。比如我收到一份30个单位的公寓楼的资
料,broker会告诉我这栋楼最近几年租金的收缴情况以及每个房客租约的长度,维护费用,各种税费,空置率等等很多信息,我把所有可以找到的信息都填进
去,然后再用一些假设,比如某个百分比的通胀率之类的,最后算出这个公寓楼的正确估值。如果价值跟broker给的价值比相差很多,那么老板就会瞄上一
眼,如果真的可观到他觉得这买卖值得认真讨论,才会真正地去开个会研究一下。不过大部分时间,买卖的决定也不在于我们部门的计算,而是老板的“灵感”,或
者英语叫
“gut feeling”。


  


两三年下来,虽然钱也没有少挣(不好意思,也没多挣),活也没有少干,我却总是忧心忡忡,因为我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到我要离开的时候,公司里的人从
我这一层到老板这一层的距离只有纸那么薄,可是却永远捅不破。这是很糟糕的,我的事业一直要这样下去吗?我那时才20多岁,虽然也有人在我这个年纪就开始
相夫教子,可这却远不是我的理想。我的职业之路看似稳定通畅,实则艰难崎岖。


  


于是我就开始偷偷去老公所在的学校UCLA的Anderson商学院蹭课。好死不死,蹭的课据说是Anderson最好也是最难的课之一Cost
Accounting,是一位好像每年都得“杰出老师”头衔的老师开的。那时候的我有一些会计底子,却没有好到可以听懂他在讲什么。我记得很清楚,这位老师喜欢固定座位,开学第一节课就让大家写了张”seating
chart”, 
轮到我的时候我故意跳开,递给旁边那个人,所以在老师的学生座位表上我这里是很奇怪的老是多出一个人,也许是因为坐在最后一排,他一直也没发现我的存在。


  

在那同一个学期,我还跑去听了另外一门课,叫做Financial Accounting,
我当时以为是Accounting的另外一个分支,可是听了大概几节课才发现根本就是基础会计课。上课的老师口音有点重,可是很好笑,每次见他都穿着西装
短裤和花衬衫,很像要去夏威夷的样子,腿比女生都要细,而且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叫名字拗口的同学。他的会计讲的很通俗易懂,这在当时的我听上去是比Cost
Accouting舒服的多的一门课。 可惜后半学期因为一些别的事情就没有坚持。


  

在那一个学期以后,我就坚定了自己要读MBA的想法,而且把UCLA封做Dream School,
因为我已经切切实实地感受过老师的教学风格,也跟很多的学生聊过,觉得他们的学生都很年轻,很愿意组织活动,很活泼的样子。再加上家庭的原因,UCLA在当时的我看来,也就是比哈佛和斯坦福差一点的学校,而哈佛和斯坦福我是从来没有指望可以申请上的。


板凳
发表于 2009-9-30 07:42: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这要大赞,坐等楼主继续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MBA生活(2)


  


我已经有7-8年没用中文写过什么正经的东西,可是重归母语写作却让我又熟悉和激动起来。好像一支烟,刚刚开始老也点不着,一旦点着了,就开始越烧越旺,旺到我都不想睡觉,只想表达。


  

话说我怀揣着录取通知书,兴奋了好几个月,以被录取为名吃吃喝喝也不下几十次,终于到了要跟老板坦白的时候。
我也有点反正要走你能把我怎么样的心态,跟老板透露了一下我九月份的计划,老板是小”惊喜”了一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然后就恭喜我,最后补了一句,“我8月底要出差,你等我回来找个人替上再走”
(资本家还是想自己比较多一点)。好吧,我就任劳任怨地一直做到9月初,跟大家吃了顿告别饭之后开开心心地奔赴UCLA,
开始我的锦绣前程。


  


我在开学之前都一直还在原来的公司干着我的房地产估值,要说结束一段职业的旅程,在一个新的起点重新开始,是需要好好规划的。可是那时的我,却以为读
MBA跟以往任何一个新学期开学一样,买个漂亮书包,买点纸笔,一切等老师开讲再说。现在我所碰到的比较“arrogant”的申请人,每当我问起“你打
算学什么呢”,
都会告诉我“等上了再说”的时候,我是忧心忡忡的,因为接下去我要告诉你,“等上了再说”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


  


在说可怕的事情之前,先插一段小插曲,那就是开学前的2周Pre-MBA集训。我不知道这是UCLA特有的训练,还是其他MBA项目也都有的部分,总之那两个星期立刻让我对MBA大倒胃口。


  

Pre-MBA的第一周是Leadership
Foundation课程,就是所谓的培养学生领导能力的课程,每天早晨从8点开始,到5点结束。一刻不得停,大概只有中饭三十分钟,这一周
schedule排的非常非常满,每天上午都是leadership的一些课程和类似心里测验的东西,我还清楚的记得有一个case是说有个女的中层干
部,内忧外患,团队的人跟她合不来,销售情况非常不如人意,然后上级在某一天要找她谈话,谈工资的晋升问题。然后老师把学生分成两个两个一组,一个学生扮
演这位女干部,一个学生扮演她的上级,两个人开始谈判,看最后谈判出来到底工资加没加。我们这一排正好单数,排到我的时候没人了,老师只好让TA跟我做谈
判,我的妈呀,我真是慌成一团。一来我的TA是个美国男生,这先把我压得不敢吭声了,再来他又是个非常能讲的美国男生,要不然他也不能成为我们的TA了;
而且两个学生谈判吧,丢人也就算了,弄个TA来,还是给你打分的,我心想完了,第一天就栽了。反正当时我大概是扮演那个中层女干部的角色,整个就被我弄成
讲不过人家,胡搅蛮缠的中年女愤青,翻来覆去没词,就是“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加工资,因为我做的不好是外部原因。。。”巴拉巴拉几句话。那个TA倒是越战越
猛,每次我“不变应万变”的时候,他都给我来点新理由,说我不该加工资。
说到后来,TA看看没辙了,实在没法进行下去了,他就开始说,“我教你,你应该这么说,你看可能的理由有很多。。。。。。”他变成左手打右手了,回想起来
真是能笑破肚子。


  


第二天的活动更有意思。老师让我们先看了一段录像,录像讲的是五个人坐了个直升机,飞到一片一望无际的山林里面突然发生坠机事件,幸好机上的五个人都没
事。那时下着鹅毛大雪,整片山林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景,于是大家都到周围看了一下,发现短时间内找到救援部队是不太可能的。这时候大概是下午,
估计还有五六个小时天就会黑了。老师给了大家一个包含14种物品的单子,其中有火柴,打火机,绳子,雪橇,锅,指南针等等(记不清其他东西了),让每个人
和每个小组按重要性排序。每个人需要排两次,一次是自己个人的排序,一次是小组经过讨论后的排序。
于是整个班级的人按照5个一组分成大概10几组,开始完成这项“性命攸关”的使命。我们小组(也就是后来第一学期的学习小组)五个人的背景各不相同,一个
律师,一个IT从业人员,一个老师,一个会计和一个我。具体过程有点忘记了,总之律师做的最好,大部分都对了,IT那个还行,剩下其他三个都是没有野外生
活经验的,大部分都是错的。做这个活动的意义还不在于个人对错哦,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10几个小组只有一个组的组员共同讨论的分数低于任何一个个人(干
脆不要合作算了,这几个人要一起合作肯定很低效),其他组都是共同讨论的分数好于绝大多数个人,所以这就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发表于 2009-9-30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不顶不行。。。。

6#
发表于 2009-9-30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支持lz
7#
发表于 2009-9-30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真希望CD上面有更多类似分享体会的帖子出现,已经加了精华了,楼主妹妹,希望你继续写下去,给我们这些后来人以帮助。祝你一切顺利,家庭幸福。
8#
发表于 2009-9-30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支持!
9#
发表于 2009-9-30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顶!!!!!

10#
发表于 2009-9-30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让“MBA"这个词不那么陌生和遥远,变得活生生的! 期待楼主继续,我会支持到底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20 14:3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