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精英突患血病 上海姑娘毅然相许
余健最初不同意,但爱人一句“和你的病相比,我们结不结婚实在是小事了”最终令两人走入神圣的婚姻殿堂……一部小小的DV机器记录了当时简短的一刻:“我,沈潞,接受你余健,做我的丈夫,从今天开始互相拥有互相扶持,无论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疾病或健康,永远相爱珍惜,直到生命终结……”
最近,一名在美国得州达拉斯工作的华人青年余健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几天后,他的女友、一位上海姑娘沈潞作出了结婚的决定。这对年轻的夫妻正经历一场“生死时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无血缘关系但具有相匹配骨髓的捐赠者。
上周,沈潞给《申》报发来电邮,希望借助本报,找到那把战胜死神的钥匙。
“我在等待一个奇迹”
北京时间3月7日下午2时,记者拨通沈潞在达拉斯家里的电话时,她刚从MedicalCity医院看望余健回来。上个月的3号,刚满30岁的余健被确诊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此之前,他经历了持续一个多月的低烧、咳嗽和骨痛。自2月10日起,余健开始在达拉斯的MedicalCity医院接受化疗。
沈潞回忆道:“确诊后最初的一星期是最难熬的。我想很多与我有类似经历的人都能够感同身受。我还记得第二天看着余健在病床上,一一写下他的银行账号,退休基金等等给我留做记录,那种伤痛的感觉,一辈子也忘不了。我更无法想象余健是用怎样的心情,回想那一切。”
目前,由于化疗导致肌体造血功能受损,余健隔几天就必须接受输血,另外在治疗中还要大量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沈潞表示,这种白血病病情来势凶猛,化疗只能暂时抑制癌细胞,却无法根治,治愈的希望在于找到无血缘关系但具有相匹配骨髓的捐赠者,而这样的捐赠者极可能只有亚裔尤其是华裔人士。
余健是安徽马鞍山人,曾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集训队,后保送直升中科大,1996年考取中科院软件所研究生。1997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就读于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系(全美排名前十位)。19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同年进入VERIZON(美国最大的电讯公司之一),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
沈潞来自中国上海,1990年进入复旦大学。他们于1997至1999年间在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脑系求学时相识。
沈潞说,一个月来,在不少朋友的帮助下,已经搜寻过现有在美国和亚洲地区的骨髓库,都没有找到相吻合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最近在台湾的骨髓资料库检索结果显示有一例的指标比较相近,但不完全匹配。如果按这一例的资料结果进行手术的话,会有很大风险。另外,现在是否还能找到或及时找到这位资料提供者,也在未定之数。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其它骨髓库中尚未找到合适的配型。
沈潞已经和北京的中华骨髓库取得了联系,但该库尚未确认是否有与余健相匹配的骨髓。沈潞说:“我在等待一个奇迹,我相信奇迹会出现的。”
婚礼,在确诊6天后举行
2月9日,在沈潞的坚持下,她和余健在达拉斯市政府登记结婚。余健最初不同意,但爱人一句“和你的病相比,我们结不结婚实在是小事了”最终令两人走入神圣的婚姻殿堂。
参加婚礼的只有很少的几名朋友,一部小小的DV机器记录了当时简短的一刻。“I, Lu Shen, take you, Jian Yu, to be my husband,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for richer o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as long as we both shall live(我,沈潞,接受你余健,做我的丈夫,从今天开始互相拥有互相扶持,无论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疾病或健康,永远相爱珍惜,直到生命终结。)”
宣誓后回到癌症病房,医生和护士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结婚蛋糕,祝余健健康长寿。这不同寻常的礼物,顿时让沈潞泪流满面。
沈潞说:“我始终认为认识余健是我的幸运。他在绝症面前坚强镇定的态度,给了我很大的精神支柱。只要还有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收到无数相识与不相识的朋友的帮助与鼓励,我们越来越相信,我们会战胜死神。”
在余健的英文网站上,沈潞写过一封公开信,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捐献骨髓的行列。她写道:“也许我们今天并无法拯救余健,但也许我们的努力将来能拯救其他同样焦急等待移植的人。让我们互相帮助,渴望有一天世界上没有人再让癌症残酷地夺去生命,更渴望我和余健,还有所有相爱的人,有许许多多的幸福时光在一起。”
沈潞和余健的爱情故事在海外华人中引起巨大反响,很多素未谋面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海外中文媒体正在跟踪报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0 17:33: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