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没有来更新,从上周开始第二遍review OG开始,我觉得每一次看OG都有新的感受,总是能挖到很多新的东西。 现在就是有了一个迷惑:对于在职的人,看到什么样的深度才算是ok呢?比如语法题,很多题我们可以选对,我在很努力的每一题每一题的抠所有的语法知识点,可是有时候有些语法知识点是矛盾的,毕竟ETS是要求选择最优的答案,这次对于GMAT是个能力考试感触更深了,有时候一直在想ETS到底在考什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我目前的感觉,ETS对于一些明显的correctiveness错误是从不放过的,而对于很多模棱两可的错误我查阅了很多讨论帖,真是五花八门百家争鸣,很多题目却还是争论不出到底考题的目的是在哪里,而OG上面很多不清不楚的解释也真是让人不清不楚,我有点迷惑,尤其是看OG看到不懂得题目,而讨论帖上XDJM讨论热火朝天的很多内容让我摸不着头脑的时候。 后来想想,也许偶尔还是需要闭门造车的,我感觉我被很多东西影响了,有点迷失~ 至于阅读,昨天做的南丁格尔的那一篇,我真的觉得每一次做阅读都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比如南丁格尔的那一篇,第一段写的是AS对南丁格尔的view,第二段写的是letter editors对南丁格尔的view,第三段写作者自己的view(结合前两者的优点总结),我第一遍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完全没看懂于是乎跳过不看:(,第二遍看文章的时候是强迫自己做逻辑简图(准确的是写段意,而每一次写的段意几乎就是把原文抄了一遍,找不到重点)然后和mumu的逻辑简图一起看,记得当时是对了4个错了3个,只是知道最基本的结构,但是对于作者的观点是结合前两者完全没有看出来~ 而昨天算是正式做第二遍,我目前做阅读的pace是最多一题两分钟,所以昨天7道题用了11分半,只有最后一题错了(完全理解错误作者的意思)。这一次我发现阅读速度上来了,而且文中很多知识其实是盘根错节的,那些该读那些不该读等等,仿佛全部都浮现在眼前。当然也没有那么神了,我只是觉得对我读的很懂而且很懂得怎么读的文章,每题一分半就了不起了,而对于自己不懂得文章和题目其实才往往用时很多。特别是对于一篇45行以上的但是只有3~4题的文章,这种我认为非常“缺德”的文章,我经常都会超时,当然主要还是因为练习太少,相信多做几篇会有新的感觉,到时再publish。。。 而SC也是一样,我觉得白勇是让我慢慢用小火炖,然后用大火的OG来烘,可是为了让肉炖烂我认为还是需要再用小火炖,所以我准备过一段时间回归白勇,仔细研读其中最基本的语法点。这里也要顺便谈一下XDF,我个人认为XDF一些比较经典的技巧是需要掌握的,但是GMAT考的绝对不是基本的技巧,这种能力考试重点绝对不在技巧,即使侥幸通过,我相信也没有那种小火炖出来的肉好吃。 昨天OG做题其中有一道虽然做对可是搞不懂,然后凌晨一点看讨论帖,发现这道题从03年讨论到09年仍然没有结论,所以我决定勇敢的放弃这道题,而且对于一些比较“搞”的题目对于在职的我也要勇敢的放弃!有舍才有得,希望这个招数是管用的。 GMAT让我很痛苦也很难受,可是我就是欲罢不能。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XDJM的签名:从我准备考GMAT,我就没把自己当人看,我现在也有这样的感觉,不过走过这一步前面就海阔天空了,共勉,大家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