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背景~英语非牛人,口语比较好但是英语考试一向不是太强,大学的时候四级530,六级学校要求500分才算过,所以考了两次才pass……2007年考过托福98(过期了,下个月重考)。目前在某投行项目执行部门工作,6月份开始决定申请MBA,6月底开始正式在职复习GMAT。由于平时工作强度较大,就是大家平时经常传闻的一周90+小时的那种,所以只能每天晚上回来以后挤时间熬夜复习。7月份被派到某大型项目执行中,大概有连续两周完全没有时间看GMAT,所以有效复习时间大概在一个月多一点,且是每天下班后的时间~~ 复习一开始OG过了一遍,但语法和逻辑没做完。觉得自己逻辑还不错,只要看懂了基本都能作对,最差的就是阅读和语法。考虑到语法提高起来应该比阅读要快,于是花了两周左右的时间把白勇语法肯了一遍。7月底开始做GWD,verbal经常错在13-15道……深受打击。于是开始在CD上经常潜水学习NN的心经,特别是阅读部分的做题方法。8月初开始练了第一套prep,只有670……再次受到打击,离自己的700分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啊,而且听说prep一般比实考来的高…… 不过这套prep做完之后好像突然开窍了不少。发现自己阅读的毛病很多时候是看到后面就心浮气躁看不下去,语法很多错误都是因为粗心忽略。于是刻意让自己加大阅读的强度,两天之内把OG的阅读从头到尾全部连续重做一遍,然后开始看prep语法笔记并总结解题套路。阅读连续大强度训练了几天之后发现似乎不再像此前一样时常全篇错光了(惭愧……)语法也开始不是光凭语感,而是开始能有根据地分析,并且快速排除掉几个明显错误的选项。GWD模拟开始错在10题左右。考前5天重新模了一次prep1,710,考前两天再模了一次prep2,720,感觉自己上700的实力应该有了……关键是考场的发挥了。 数学方面,自己以前高中时搞过奥赛,尽管没有拿奖,但已经算比较好的水平了。后来读文科以后也是文科班里至少单科始终是最高分。这次复习时做过一次gwd觉得自己数学基本上问题不大,所以后面就是偶尔翻翻数学的单词了。练得几次gwd基本都是提前25分钟做完,prep刻意放慢了速度一般也能提前15分钟,所以就没有下太大功夫去看诸如狒狒宝典等。 本来准备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专注看JJ。结果题库换了反而坦然了不少,省的自己再花力气研究机经,该怎么考怎么考呗。实考前一晚睡了一次难得的好觉……周六上午翻了翻昨天考完的G友们的JJ(后来发现效果不大,碰到的JJ题目也不难)。下午吭哧吭哧就跑去新世纪日航酒店了。工作人员比较帅气,参加考试的MM居多~~ 开考后作文顺利,数学开始几道题还算正常,后来竟然越来越难……虽然猜到自己可能进入高分库,但是动辄就碰到大段大段的DS文字应用题和很难短时间内确定的题目心里还是有点发毛……最后刚好卡着点做完,复习GMAT以来第一遭……数学考完以后出考场喝红牛的时候琢磨着莫非咱家这次要栽在数学上了……不过既然来了也总归要全力以赴考完吧……于是继续verbal,做到后来觉得很疲劳了……第四道阅读结束以后后面又是连着逻辑,读着实在是辛苦……总算卡着时间做完,pace还算顺利。点next前还是有点紧张的……想到如果不理想那么9月底二战的话……不但和托福时间太近复习会很苦……而且自己现在手上的项目估计也是9月下旬执行……那岂不是要过神一样的生活了…… 还好人品关键时候爆发, Quantitative: 51, 98% verbal: 35, 73% total: 720,94% 跟NN肯定不能比,但对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工作强度很大,每天都是深夜回来复习……上班的时候偶尔还偷偷练一篇AA/AI。复习时间又短~~不过反过来讲也至少说明了工作忙、复习时间短的且基本没JJ参考的人也能考700+~~后人努力~希望比我考得更好。MM今天飞美国读master,因为今天考GMAT没有去送;临飞之前还开玩笑说把人品全借给我考GMat,考完再还给她让她旅途顺利。感谢MM真诚的bless……这会儿估计已在太平洋上空沉沉睡去。希望MM旅途顺利,想告诉MM我GMAT在人品帮助下顺利通过了。并且希望自己申请顺利,明年能在美国重逢并结婚。 --------------------------------------------------------------------- 长期潜水,在CD受益匪浅,试着回忆些JJ,希望能尽点微薄之力 AI:讲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电子图书发展的很快,这种方式下都是免费或者价格很低廉的。因此literature classic会被wided read。近期的调查显示,有80%多的人认为会在网上读电子书,有70%多的人认为literature classic很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投资E-classic公司,这家公司专门做网上literature classic电子书的。 AA:traditionally, lo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business cuccess. The importance of location has not changed even the internet and other communications has developed a lot. math: 1)w,x,y,z为正整数且是462的因子,若1<w<x<y<z,问z是多少 这个比较简单,应该是11 2)有一道比较y^x和x^y的大小的DS题,好像还比较难,记得不是太清楚了 3) wholeseller以y的总价格从进货商那里进了x个什么物件,然后会以60%(还是63%?,忘了)的溢价卖给消费者。如果这些物件里有8%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那么投资者对这些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支付的总价格是多少,用y,x表示 4)一个班里,10个人会弹钢琴,14个人会拉小提琴,11个人会弹XX(忘了)。其中三样都会的人有3个,只会一样的人有20个,问会且近会两样的人有多少。答案应该是[(10+14+11)-20-3*3]/2,因为在10+14+11的过程中,三样都会的人加了三次,两样都会的人加了两次,只会一样的人加了一次,所以最后不要忘记除以2 5)造纸机A和造纸机B,速率不同。8台A机器在x小时内早了多少单位的纸,6台B机器在y小时内早了多少单位的纸(x,y是具体数字,我忘记了),问4台A机器和3台B机器同时开动,24小时可以造多少纸。题目比较简单,但是数字很大……算的时候注意仔细 6)一个仓库里有大、中、小三种盒子,大盒子有11个。大盒子要么空着,要么装6个中盒子;中盒子在大盒子里,要么空着,要么装6个小盒子;小盒子放在中盒子里。问一共有多少个盒子。DS题:(1)小盒子有48个(貌似是这个数字?记不清了);(2)空盒子有14个(这个数字也记不清楚了) 这道题比较难,算了好久…… 7)x,y是正整数,x+y<8,问x*y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解。穷举罗列一遍很快的,不过记得一定要把重复的数字删掉 其他的想到再补充。这次考试里有几道几何题比较绕,但我不知道怎么上图?@@ verbal: 阅读: 1.机经里关于美国mexico american的那一篇。大意是说有个教授主要研究houston的mexico american在历史上移民过程里的道德民俗之类的东西的演变(应该没错吧?)。然后他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在于认为这种演变不是独立的自己在那里发展演变,而是要和其他种族的演变,甚至美国历史的演变结合起来一起看和一起研究。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class的研究,一种是biculturilism。文章比较长,但逻辑比较清楚,题目不是太难。 2)讲群居动物的警惕性随着group size的上升而呈现下降的现象。然后有学者开始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个哥们儿认为这类群体动物的individual觉得在加入群体之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feed(有考题);第二个哥们儿认为是individual出于risk的考虑。因为加入group以后被predator抓住的概率下降,individual觉得风险变小了,所以加入群体,这类觉得自己个体风险减小的考虑抵消了群体因为过大而更容易被predator发现的风险考虑。 3)照相机的一篇。第一段讲在照相机出现以前,人们主要通过一些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来再现景物,而这些景物或者人雕的样子取决于作者已经形成了的创作风格(大意如此,有一道考题,细节还原就可以了)。而照相机的出现使得很多实实在在的线条、瑕疵、人脸上的不对称等等都能直接呈现。所以很多人在看到自己照片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失望,同时大家都认为照相机“never lie”。 然后第二段反驳了最后那句话,认为在早期照相机技术中,并不是never lie的。举了一个例子,某张对XXX街道上午的照片中,只有两个人,其他什么都没有。这是因为早期照相机曝光时间过长,所以只有在这一阶段保持不动的东西才照的进来,而汽车啊行人啊统统没有了。此外还说了一点是什么来着,记不清楚了 能想起来的先这些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3 1:28: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