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643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耶鲁MBA第N课:我变成了一名“坏学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转)耶鲁MBA第N课:我变成了一名“坏学生”

华尔街日报20090818

此文转自华尔街日报,文中的张苏粤不是我,大家千万不要误会哈哈。

夏日的纽黑文(New Haven)宁静而清爽。据说,这是个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低的夏天。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开始艰苦的MBA课程,应该算是件幸运的事。在到达耶鲁的第二天,尚无暇仔细看看这座培养过无数美国、甚至是世界领袖的顶级学府,我就拖着生物钟依然紊乱的疲惫身躯开始了学前培训(Orientation)

首先隆重登场的是耶鲁管理学院著名的Audubon Street商业企划竞赛。这是每年MBA新生都必须经历的案例教学热身课程。2011届的223名同学被随机分为28个小组,任务只有一个:为位于市中心的Audubon Street上一个1000平米临街商铺设计一个商业企划案。要求具有可行性及一定的盈利性,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能体现出耶鲁管理学院独特的教学导向及社会使命,即为该商铺所在的社区带来积极有益的社会影响。

客观地说,这个商业企划本身难度并不大,因为没有行业及预算的限制。而且评判的标准基本是看商业概念本身,而非盈利率高低。但是不曾料到,自认为已经非常了解美国的我,却在这第一次团队合作中遭遇到生平最大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

我们组共八人,国际学生只有一个印度人和我,其中六个均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组员的工作背景迥然不同:金融、咨询、媒体、创业者外加海军陆战队,可谓是一应俱全。但众所周知,印度的官方及工作语言是英语,且这位兄弟是在美国读的本科,如此一来,真正“国际”的仅我一人而已。

美国人在团队协作中畅所欲言是他们标志性的工作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头脑风暴(brainstorm)。正是这个头脑风暴着实让我领教了文化冲击的威力。

先是语言交流。本人自认为是北外科班出身,且有近两年海外工作经验,英语也算得上是炉火纯青。但当我真正参与到纯美国环境的讨论中时,仍经常被他们带着浓重本土风格及复杂文化背景的幽默及俏皮搞得莫名其妙。常常是我在深思熟虑许久后,终于鼓足勇气插上话,说出一点想法,美国哥们听过先是礼貌地赞同,然后用我听不太明白的语言调侃一番便一笑而过。可怜的我还没缓过劲儿来,意见就已经默默地消散在了这友善的笑声中。当然,这无关尊重或歧视这些严重的字眼,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是如此,可是无奈我还是有被排除在主流之外的尴尬感觉。

二是团队协作的方式。通常我们认为,所谓的团队协作,其精髓便在于分工与合作,以提高效率达到最佳资源配置效果。但我们组的实际情况是,在头脑风暴到三个小时,终于确定核心业务定位之后,大部分组员仍然坚持继续用“群策群力”的方式来做每一项具体工作,包括财务分析模型的建立,幻灯片演示稿的制作,甚至是演示中表达用的措辞选择。

于是,奇妙的一幕出现了──一个打字速度极快,且能熟练用Excel及PowePoint的有咨询业背景的女生充当操作员,另外七个人“七嘴八舌”的提出五花八门的要求和指令。如此又折腾了近三个小时之后,这位神奇的女生竟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期间,我曾怯怯地问,难道我们不应该再分成3个小组,大家分头行动吗?得到的答案,竟是一句口号式的“我们是个团队!”顿时令我无言以对。

最后的演示由5个组员合作完成。我有幸成为了做开头介绍部分的那位。我们的计划是做一家提供环保产品及全面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因为切中时下最热门的环保概念且整体计划完整可行,我们最终杀入了周一的决赛。真不知这是否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进入决赛就意味着这个周末又得和这几位兄弟姐妹一起边吃三明治,一边继续头脑风暴了……

无论如何,我的MBA生活就从这精疲力尽的一天开始了。今天起的两年时间里,我相信将会有无数的故事发生,太多的体会要和你们分享,让我们一起期待。

我们把太多的期待装进未来,才使未来如此值得期待──Let’s start from here.

(张苏粤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法律系本科。 2005加入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先后在北京、新疆及肯尼亚常驻工作。出于对媒体投资与管理的浓厚兴趣,于2009年进入耶鲁管理学院攻读MBA课程。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5 12:11:36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9-8-18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很能体会其中的感觉,主流到非主流
板凳
发表于 2009-8-18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地板
发表于 2009-8-18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up,好文章,赞~
5#
发表于 2009-8-19 05:23: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文章,但是全文没有感觉到具体文化上面的冲击,不是很清楚在什么上面造成了culture shock也好culture conflicts也好。
6#
发表于 2009-8-26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up~~
7#
发表于 2009-8-27 02:13:00 | 只看该作者
主要还是语言问题吧。日常的口语确实牵扯到一些文化差异的问题,但讨论case,听不明白,应该还是词汇不过关。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转)耶鲁MBA第二课:公司访问日

华尔街日报20090824

张苏粤
            

2009820日下午6,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

高高的主席台上,院长莎伦奥斯特(Sharon Oster)轻轻举起交易金锤,全场屏气凝神。,沉沉的锤声在大厅里回响。

今天,百年历史的纽约证交所完全被我们占领。欢迎你们,耶鲁管理学院MBA2011级的全体同学们!

这是我们在公司访问日的最后一站。以往只能在电视上仰慕的交易大厅,此刻只有我们管院的同学老师。大家手持香槟和红酒,信步游走在各家券商的交易岛之间,随意交谈着,甚至还可以自由把玩那些每分每秒都关乎上亿美金的专业交易键盘。想到这就是世界金融中心的心脏地带,平日里有上百个交易员在这里大呼小叫地紧张忙碌,那种感觉真是奇妙极了。

公司访问日是学前培训的最后一个活动。上午我们两百余人浩浩荡荡地登上纽黑文开往纽约的列车,每个人都着正装,且胸前佩戴姓名牌。更梦幻的是,我们包下了这趟列车的四节车厢,在车厢外贴上耶鲁标志性的“Y”字样,让人不禁联想起哈利波特中那著名的霍格伍兹小火车

中午在传说中的耶鲁俱乐部用午餐。始建于1897年的耶鲁俱乐部是一座22层高的多功能私人会所,目前有会员一万一千名,基本以耶鲁校友为主,其中当然也包括多位历任美国总统及政府要员。我们在20层的大宴会厅享用了一顿经典的耶鲁式西餐──简约可口,其中尤以那一道耶鲁鸡最为可口,名不虚传。

下午是公司访问时间。学院的职业发展中心竭尽全力,为我们联络了各个行业的领军公司,其中包括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巴克莱投资、欧莱雅、蒂芙尼珠宝、纽约州经济规划署、全美篮球联盟(NBA)及时代华纳集团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自由选择访问其中的一家,与公司高管直接对话。

于是,我毫无悬念地来到了时代华纳中心。拥有AOLCNNHBO、《时代》周刊和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等众多一线媒体品牌的时代华纳集团,可谓是本行业中的领头羊。其产品横跨电影、电视及出版等诸多媒介形式,内容涵盖新闻、时尚、生活等不同领域,是媒体娱乐业里最大的内容提供商之一。

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夫比威克斯(Jeff Bewkes)亲自与我们一行人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会谈。期间他提到了两个观点,我认为值得进一步领会与思考。

一是市场地位。他认为目前是一个市场优势异常脆弱的年代。70年代时,如果一个公司在其行业中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竞争优势就不易在短时间内被打破。时至今日,市场份额的优势变得无比脆弱。今天也许你还占有本行业中的绝对份额优势,下个月的最新数据就可能显示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凭借一个独创的商业概念或创新技术,在不经意间已经抢走了你引以为豪的优势地位。这一现象,在以IT为基础的新媒体领域显得尤其突出。GoogleYoububeFacebookTwitter的成功都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内容提供商与新媒体运营商的共生关系。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往依靠渠道、订阅及广告为主导的媒体盈利模式受到了空前冲击。网络下载、在线观看、搜索引擎为导向的在线阅读等都对内容提供商的直接获利构成极大威胁。

比威克斯认为,媒体行业的当务之急是研究出一套能适应新形势且具可持续性的双赢商业模式,使内容提供商能与新媒介运营商能合理分享市场收益。时代华纳已经与AppleYoutube有了合作协议,用户可以在iTunesPodcast上订阅正版授权的部分HBO影视作品及CNN新闻产品,同时在Youtube上也有了授权播放的时代华纳影视及新闻短片。这些都是对新商业模式的有益探索,至少时代华纳能够在增加产品传播渠道的同时,控制并增加广告的播放时间和观看率,以期对广告商有一个更好的交代。

在纽约闷热的地铁里反复思考着杰夫的话,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华尔街。院长的祝酒辞听得人心潮澎湃,坐在交易员的转椅上把酒言欢,那一刻我感到骄傲与自豪。这是学前培训的最后一天,更是一个重要开始。眼前的一切都是未来的美好远景,只有无悔的付出,才能铺就一条真正通往成功的坚实道路。

核心课程下周开始。我想,我准备好了。

(张苏粤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法律系本科。 2005加入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先后在北京、新疆及肯尼亚常驻工作。出于对媒体投资与管理的浓厚兴趣,于2009年进入耶鲁管理学院攻读MBA课程。)

 

9#
发表于 2009-8-27 11:23:00 | 只看该作者
帮我昔日校友顶一下 呵呵!
10#
发表于 2009-8-28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看来你们的纽约一日游很舒服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4-28 04:0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